梓人 [zǐ rén]
1. 古代木工的一种。专造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等。
2. 泛指木工、建筑工匠。
4. 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
梓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木工的一种。专造乐器悬架、饮器和箭靶等。
引《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笋虡。”
郑玄 注:“乐器所县,横曰笋,植曰虡。”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侯……而鵠居一焉。”
《仪礼·大射礼》:“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两楹之间。”
郑玄 注:“工人士、梓人皆司空之属,能正方圜者。”
⒉ 泛指木工、建筑工匠。
引《旧唐书·李训郑注等传论》:“如梓人共柯而殊工,良奕同枰而独胜,盖在得其术,则事无后艰。”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锤锻》:“梓人转索通眼、引钉合木者,用蛇头钻。”
唐 柳宗元 《梓人传》:“裴封叔 之第在 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隟宇而处焉……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羣工役焉。捨我,众莫能就一宇。’”
⒊ 指印刷业的刻版工人。
引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盖当代板本盛行,刻者工直重鉅,必精加讐校,始付梓人。”
清 冯桂芬 《<思适斋文集>序》:“辑録得二十卷,将授梓人,问序於余。”
国语词典
梓人 [zǐ rén]
⒈ 木匠。
引《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梓人为笋虡。」
⒉ 从事建筑的人。
引唐·柳宗元《梓人传》:「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梓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六九比势释义:谓旗鼓相当,势均力敌。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怅眺》:“你公公説道:‘ 宗元 , 宗元 ,我和你两人文章,三六九比势:我有《玉泥水传》,你有《梓人传》;我有《毛中书传》,你便有《郭驼子传》。’”
- 2.
乡衡释义:古人以爵饮酒,酒将尽时,爵底翻转向上,爵柱与两眉相对,谓之“乡衡”。衡,眉毛。一说,衡,平衡。谓爵平与人口相对。乡,通“向”。《周礼·考工记·梓人》:“凡试梓饮器,乡衡而实不尽,梓师罪之。”郑玄 注:“郑司农 云:‘衡,谓麇衡也。’衡,平也。平爵乡口酒不尽,则梓人之长罪於梓人焉。”孙诒让 正义:“云‘衡谓麇衡也’者,麇、眉声近,叚借字……乡衡者,饮酒之礼必立而饮之……试举古铜爵饮之,爵之两柱适至於眉,首不昂而实自尽。衡指眉言,两柱向之,故得谓之向衡也。”
- 3.
梓匠轮舆释义:古代对梓人、匠人、轮人、舆人的并称。 亦泛指木工。
- 4.
梓匠释义:⒈两种木工。梓,梓人,造器具;匠,匠人,主建筑。⒉比喻干才。
- 5.
梓师释义:古代梓人之长。
- 6.
燕射释义:⒈古代射礼之一。 指宴饮之射。《周礼·春官·乐师》:“燕射,帅射夫以弓矢舞。”孙诒让 正义:“燕射者,王与诸侯、诸臣因燕而射。《梓人》注云:‘燕谓劳使臣,若与羣臣饮酒而射。’是也。”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三射》:“燕射於寝,兽侯用质。”宋 周密《武林旧事·燕射》:“淳熙 元年九月,孝宗 幸 玉津园,讲燕射礼……皇帝第二箭射中,皇太子已下,各再拜称贺,进御酒。”参见“射礼”。⒉泛指宴饮作乐。宋 范仲淹《上执政书》:“某又观今之郡长,鲜克尽心,有尚迎送之劳,有贪燕射之逸。”
- 7.
献爵释义:犹献酒;敬酒。爵,古饮酒器。语出《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则一豆矣。”《仪礼·士昏礼》“饗妇,姑荐焉”汉 郑玄 注:“舅姑共饗,妇舅献爵,姑荐脯醢。”唐 张馀庆《祀后土赋》:“鬱人献爵,司干授器。”
- 8.
穨尔释义:厌伏不振貌。《周礼·考工记·梓人》:“爪不深,目不出,鳞之而不作,则必穨尔如委矣。”孙诒让 正义:“此穨尔形容厌伏不振之貌。”
- 9.
衆工释义:⒈许多乐工。《仪礼·燕礼》:“主人受爵,众工不拜。”郑玄 注:“工,瞽矇,歌讽诵诗者也。”⒉许多能工巧匠。《文选·曹植<名都篇>》:“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李周翰 注:“工,能。”宋 王安石《集贤院学士余靖转官加勋邑制》:“在后之侗,纂修成法,敢忘大賚,以劳众工。”⒊泛指许多工匠。唐 柳宗元《梓人传》:“委羣材,会众工。”唐 袁高《茶》诗:“众工何枯櫨,俯视弥伤神。”
- 10.
远国释义:远方的属国。 《周礼·考工记·梓人》:“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贾公彦 疏:“夷狄为远国。”《管子·小匡》:“远国之民,望如父母,近国之民,从如流水。”《洞冥记》:“天汉 二年,帝昇 苍龙阁,思仙术,召诸方士,言远国遐方之事。”明 宋濂《林氏诗序》:“周 之盛时,凡远国遐壤,穷閭陋巷之民,皆能为诗。”
- 11.
采侯释义:⒈指彩绘的箭靶。《周礼·考工记·梓人》:“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郑玄 注:“五采之侯,谓以五采画正之侯也。”清 朱大韶《实事求是斋经义·宾射及正鹄解》:“采侯者,大射之侯也。”⒉宋 宋祁 的别称。宋 欧阳修《六一诗话》:“惟 天圣 二年,省试采侯诗,宋尚书 祁最擅场,其句有‘色映堋云烂,声迎羽月迟’,尤为京师传诵,当时举子,目公为 宋采侯。”
- 12.
钟虡释义:⒈亦作“钟簴”。一种悬钟的格架。上有猛兽为饰。《周礼·考工记·梓人》:“若是者以为钟虡,而由其虡鸣。”孙诒让 正义:“《説文·虍部》云:‘虡,钟鼓之柎也,饰为猛兽。’即谓臝属之兽。”汉 蔡邕《隶势》:“钟簴设张,庭燎飞烟。”晋 干宝《搜神记》卷九:“终当使係嗣死於钟虡之间,大子毙於金酒之中。”《新唐书·于公异传》:“钟簴不移,庙貌如故。”⒉饰以猛兽形象的悬乐钟的格架。汉 班固《西都赋》:“列鐘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元年》:“董卓 坏五銖钱,更铸小钱,悉取 雒阳 及 长安 铜人、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