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í,(1)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组词】:尼姑。尼庵。削发为尼。(2) 古同“昵”,相近,亲近。
shān,(1)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组词】: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2) 形状像山的。【例句】: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3) 形容大声。【组词】:山响。山呼万岁。(4) 姓。
1. 即尼丘。
3. 指孔子。
⒈ 即 尼丘。参见“尼丘”。
引宋 周密 《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尼山 枯无华,奄奄山鬼相揄揶。”
⒉ 指 孔子。参见“尼丘”。
引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昔 尼山 奥旨,传在经师。”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一·儒家类序》:“王通 教授 河 汾,始摹拟 尼山,递相标榜,此亦世变之渐矣。”
清 曾国藩 《圣哲画像记》:“而 宋 之贤者,以为可躋之 尼山 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