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义 [zhì yì]
1. 制宜,裁断适宜。
2. 制定尊卑之义。
4. 即八股文。
制义 引证解释
⒈ 制宜,裁断适宜。
引《易·恒》:“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
韦昭 注:“义,宜也。”
⒉ 制定尊卑之义。
引《左传·桓公二年》:“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
《史记·五帝本纪》:“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
司马贞 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
⒊ 即八股文。参见“制艺”。
引《明史·选举志二》:“其文略仿 宋 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
清 刘大櫆 《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惟制义为后学所推奉。”
吴晗 《朱元璋传》第五章:“科举各级考试,专用《四书》、《五经》出题。文体略仿 宋 经义,但要用古人思想行文,并且只能根据几家指定的注疏发挥,绝对不许有自己的见解。格式排偶,叫作制义。”
国语词典
制义 [zhì yì]
⒈ 八股文的别名。参见「八股文」条。
制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德释义:古谓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九德内容,说法不一。《书·皋陶谟》:“皋陶 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 曰:‘何?’皐陶 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彊而义、彰厥有常,吉哉!’”孔 传:“言人性行有九德以考察,真伪则可知。”《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逸周书·常训》:“九德:忠、信、敬、刚
- 2.
八股取士释义: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用排偶文体阐发经义,称为“八股”,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直至清末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时才废除,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被废除。
- 3.
制义释义:⒈制宜,裁断适宜。 《易·恒》:“夫子制义,从妇凶也。”《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韦昭 注:“义,宜也。”⒉制定尊卑之义。《左传·桓公二年》:“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史记·五帝本纪》:“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司马贞 索隐:“鬼神聪明正直;当尽心敬事,因制尊卑之义。”⒊即八股文。《明史·选举志二》:“其文略仿 宋 经义,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清 刘大櫆《金复堂先生八十寿序》:“惟制义为后学所推奉。”吴晗《朱元璋传》第五章:
- 4.
发药释义:⒈药气散发。喻事情已经开始。元 刘祁《归潜志》卷四:“有 晋 必无 楚,两雄难竝驱,向来既发药,其可止半途。”⒉开列药方;使用药物。清 戴名世《宋嵩南制义序》:“良医之发药也必因病,而国工之角胜也必争先。”孙中山《<民报>发刊词》:“近时杂志之作者亦伙矣。姱词以为美,嚣听而无所终,擿埴索途,不获则反覆其词而自惑,求其斟时以立言。如古人所谓对症发药者,已不可见。”⒊放置药石。谓善言劝人以当药石。《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 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宾者以告 列子,列子 提屨,跣而走,暨乎
- 5.
司训释义:⒈明 清 时县学教谕的别称。 明 叶盛《水东日记》篇目有“蒋司训”。《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回目:“鲁小姐 制义难新郎,杨司训 相府荐贤士。”张慧剑 校注:“司训,县学教官‘教諭’的别称。”清 叶廷琯《吹网录·石林燕语》:“復假 仁和 劳季言 司训所藏……底本,覆勘一周,考证益密。”⒉指担任司训之职。清 方苞《大父马溪府君墓志铭》:“苞 生六年,大父司训於 芜湖。”
- 6.
吉符释义:吉祥的符瑞。 《后汉书·荀爽传》:“人事如此,则嘉瑞降天,吉符出地,五韙咸备,各以其敍矣。”唐 张说《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诗:“星为吉符老,雪作丰年庆。”
- 7.
批尾释义:在别人著作后面加评论批注。清 黄宗羲《<天岳禅师诗集>序》:“不知先贤之学,如百川灌海,以异而同,而依傍集注,妄生议论,认场屋为两廡,年来遂有批尾之学。”清 黄宗羲《<马虞卿制义>序》:“黠者从而张皇其间,寱语狂吠,发为时文之批尾。面墙之士子,遂以批尾为学。”
- 8.
措思释义:犹构思。 唐 刘肃《大唐新语·著述》:“坚 承乏,已曾七度修书,有凭准皆似不难;唯《六典》,歷年措思,未知所从。”清 戴名世《<野香诗集>序》:“制义之为道,无所用书,然非尽读天下之书,无所由措思也。”
- 9.
故纸释义:⒈旧纸。 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用故纸糊席曝之,夜乃勿收,令受霜露。”《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箇祇因惜字纸拾得一张故纸,合成一大段佛门中因缘。”清 戴名世《<意园制义>自序》:“偶於破麓故纸之中检出,淘汰其十二三,存其可观者三百篇。”⒉指积年的文牍簿册。《北齐书·韩轨传》:“安能作刀笔吏,返披故纸乎?”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六科廊章奏》:“此皆积年堆弃残帙、各衙门紧要章奏及四夷番文,共十三万二千餘本……此等无用故纸,正合付一炬。”⒊指古书旧籍。宋 杨万里《题唐德明建一斋》诗:“平
- 10.
治气释义:⒈涵养精气。《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彭祖。”《韩诗外传》卷一:“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 彭祖。”⒉修养气质。《史记·五帝本纪》:“﹝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⒊谓掌握军队士气。《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⒋犹呕气,生气。知侠《铺草》:“同志不会跟我这板老头治气,同志的心胸能像咱这庄稼人那样狭隘么?”《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人家不听,就好像跟我治气似的。”
- 11.
襃讥释义:亦作“褒讥”。赞扬或批评。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六:“任香谷 宗伯常言其乡老宿 芮先生 者,专心制义,自总角至白首,凡六十年,手不停批,褒讥得失。”章炳麟《<韵文集>自叙》:“昔王泽竭而《诗》不作,《春秋》经世称道,行事始详,定 哀 多隐,褒讥亦晦。”
- 12.
説约释义:叙述简要。 《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揔微説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劌而不辩。”清 黄宗羲《马虞卿制义序》:“已又去蒙存而为説约。”
- 13.
说约释义:叙述简要。 《孟子·离娄下》:“博学而详説之,将以反説约也。”《韩非子·难言》:“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揔微説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劌而不辩。”清 黄宗羲《马虞卿制义序》:“已又去蒙存而为説约。”
- 14.
谒选释义:官吏赴吏部应选。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壬子年秋,余謁选至京。”清 戴名世《<洪昆霞制义>序》:“吾友 洪君 崑霞,以诸生高等,贡於太学,遂不就有司之试而謁选以去。”清 谭嗣同《先仲兄行述》:“初欲上京师謁选,因乏资,折而至 臺湾。”
- 15.
逐逐释义:⒈奔忙貌;匆忙貌。唐 胡皓《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稜威方逐逐,谈笑坐怡怡。”宋 范仲淹《送郧乡尉黄通》诗:“争先尚逐逐,致远贵徐徐。”清 戴名世《洪昆霞制义序》:“彼窈窕贞静之女,肯低首敛气,逐逐戚施籧篨之侧乎?”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我因急于来 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⒉急于得利貌。唐 柳宗元《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