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执一 执一的意思
zhí

执一

简体执一
繁体執一
拼音zhí yī
注音ㄓˊ ㄧ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í,(1) 拿着。【组词】:执刃。执鞭。执笔。(2) 掌握。【组词】:执政。执教(jiào )。(3) 捕捉,逮捕。【组词】:战败被执。(4) 坚持。【组词】:固执。执意。(5) 实行。【组词】:执行。(6) 凭单。【组词】:回执。(7) 朋友。【例句】:执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简称“执”)。(8) 姓。

yī,(1)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2) 纯;专。【组词】:专一。一心一意。(3) 全;满。【组词】:一生。一地水。(4) 相同。【组词】:一样。颜色不一。(5) 另外的。【例句】:蟋蟀一名促织。(6) 表示动作短暂,或是一次,或具试探性。【组词】:算一算。试一试。(7) 乃;竞。【组词】:一至于此。(8) 部分联成整体。【组词】:统一。整齐划一。(9) 或者。【组词】:一胜一负。(10) 初次。【组词】:一见如故。(11) 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7”。

基本含义

坚持一个观点或原则,不动摇。

执一的意思

执一 [zhí yī]

1. 犹言专一。

2.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4. 谓掌握根本之道。

执一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专一。

《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鼫鼠五能,不成伎术。”

⒉ 固执一端,不知变通。

《孟子·尽心上》:“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且时异事异,故宜改更,不可执一。”
吴组缃 《山洪》四:“小把戏,凡事不要太执一了吧。”

⒊ 谓掌握根本之道。

《吕氏春秋·有度》:“先王不能尽知,执一而万治。”
高诱 注:“执守一道,而万物治理矣。”
《文子·微明》:“见本而知末,执一而应万,谓之术。”


国语词典

执一 [zhí yī]

⒈ 专一。

《荀子·尧问》:「执一无失,行微无怠。」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

⒉ 固执一端,不知权变。

《孟子·尽心上》:「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执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双释义:⒈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唐 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老舍《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⒉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明 陶宗仪《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
    • 2.
      一棵树上吊死人释义:喻执一不化,自受其害。
    • 3.
      伎术释义:技艺方术。《鬼谷子·中经》:“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汉 荀悦《汉纪·平帝纪》:“传募有伎术者,待以不次之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数百年前,有一隐士,于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宋 高承《事物纪原·伎术医卜·伎术》:“凡伎术皆自 轩辕 始。”
    • 4.
      保残守缺释义:⒈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⒉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 5.
      傅别释义:古代的券据。剖为二,双方执一以核对。
    • 6.
      别券释义:契据。契据分两半,双方各执一半,故称。
    • 7.
      勘合释义:⒈验对符契。古时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凡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须勘合。《唐律·擅兴·应给发兵符而不给》“不以符合从事,或符不合不速以闻,各徒二年”唐 长孙无忌 疏议:“不以符合从事者,谓执兵之司,得左符皆用右符勘合,始从发兵之事。”⒉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宋 叶适《经总制钱一》:“得产有勘合,典卖有牙契。”《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将银五十两买了个勘合,驰驛到京。”《明史·食货志四》:“编置勘合及底簿……转运司亦有底
    • 8.
      发轿释义:旧时婚礼,男家派花轿往女家迎新娘,谓之发轿,也称发花轿、发宝轿。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发寳轿,约申酉之时,於轿前鼓乐齐奏,择年轻人各手执一灯,随彩舆至女家,谓之迎亲寳轿。今 江 北但云发轿,或云发花轿是也。”
    • 9.
      合卺释义:旧时成婚时的一种仪式。 将匏瓜锯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一个饮酒。后以合卺指成婚。卺(jǐn):盛酒的瓢。
    • 10.
      合欢梁释义:旧时婚礼中新婚夫妇各执一端的锦带。 以其相联如桥梁,故称。
    • 11.
      啮镞释义:古代武术名。咬住对方射来的箭鏃。语本《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隋 末有 昝君謨 善射……有 王灵智 学射於 謨,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 謨,独擅其美。謨 执一短刀,箭来輒截之。唯有一矢,謨 张口承之,遂囓其鏑。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前蜀 贯休《了仙谣》:“亦留仙诀在人间,啮鏃终言药非道。”
    • 12.
      坐地自划释义: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 13.
      左券之操释义: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作索偿的凭证。 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14.
      左券释义:也叫左契。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以为凭证。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后用以比喻事情有把握。
    • 15.
      执一无失释义: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 16.
      援枹释义:亦作“援桴”。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吕氏春秋·执一》:“援桴一鼓,使三军之士乐死若生。”《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是以援枹秉麾之将,拔距投石之士,含怒作色,如赴私讎。”清 冯桂芬《赠骑都尉世职候选道刘君家传》:“一军喜跃,援桴而前,麾下无不一当十。”
    • 17.
      月考释义:⒈每月查考。《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⒉宋 代太学每月对生员学业的考核。《宋史·选举志三》:“各执一经,从所讲官授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上之中书。”⒊指现代学校相对于学期考试而言的每月举行的考试。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考时,又和一个平日很欺负他的同学联坐。”
    • 18.
      滞隅释义:谓偏执一端。
    • 19.
      盲人摸象释义:传说几个瞎子摸一只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 20.
      置质释义:⒈犹委质。 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贄”。《吕氏春秋·执一》:“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璽辞官,其主安轻?”高诱 注:“置,犹委也。”《荀子·大略》“错质之臣”唐 杨倞 注:“置质,犹言委质也。”⒉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史记·六国年表》:“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汉书·西域传赞》:“其大国 莎车、于闐 之属,数遣使置质於 汉,愿请属都护。”

执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双释义:⒈用于成对的两人或两物。《礼记·少仪》:“其禽加於一双,则执一双以将命。”《史记·项羽本纪》:“我持白璧一双,欲献 项王,玉斗一双,欲与 亚父。”唐 李贺《唐儿歌》:“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元 张国宾《薛仁贵》楔子:“一双父母在堂,我不肯做庄农的生活。”老舍《正红旗下》一:“那是一双何等毫无道理的眼睛啊!见到人……她的眼总是瞪着。”⒉唐 时 南诏 耕地,五亩为一双。见《新唐书·南诏传上》。明 陶宗仪《辍耕录·称地为双》引《云南杂志》:“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约有
    • 2.
      一棵树上吊死人释义:喻执一不化,自受其害。
    • 3.
      伎术释义:技艺方术。《鬼谷子·中经》:“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汉 荀悦《汉纪·平帝纪》:“传募有伎术者,待以不次之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古人云,多为少善,不如执一;鼯鼠五能,不成伎术。”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数百年前,有一隐士,于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宋 高承《事物纪原·伎术医卜·伎术》:“凡伎术皆自 轩辕 始。”
    • 4.
      保残守缺释义:⒈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⒉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 5.
      傅别释义:古代的券据。剖为二,双方执一以核对。
    • 6.
      别券释义:契据。契据分两半,双方各执一半,故称。
    • 7.
      勘合释义:⒈验对符契。古时符契文书,上盖印信,分为两半,当事双方各执一半。用时将二符契相并,验对骑缝印信,作为凭证。凡调遣军队、车驾出入皇城、官吏驰驿等,均须勘合。《唐律·擅兴·应给发兵符而不给》“不以符合从事,或符不合不速以闻,各徒二年”唐 长孙无忌 疏议:“不以符合从事者,谓执兵之司,得左符皆用右符勘合,始从发兵之事。”⒉指勘合时所用的符契。宋 叶适《经总制钱一》:“得产有勘合,典卖有牙契。”《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又将银五十两买了个勘合,驰驛到京。”《明史·食货志四》:“编置勘合及底簿……转运司亦有底
    • 8.
      发轿释义:旧时婚礼,男家派花轿往女家迎新娘,谓之发轿,也称发花轿、发宝轿。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妇女》:“发寳轿,约申酉之时,於轿前鼓乐齐奏,择年轻人各手执一灯,随彩舆至女家,谓之迎亲寳轿。今 江 北但云发轿,或云发花轿是也。”
    • 9.
      合卺释义:旧时成婚时的一种仪式。 将匏瓜锯成两个瓢,新郎新娘各执一个饮酒。后以合卺指成婚。卺(jǐn):盛酒的瓢。
    • 10.
      合欢梁释义:旧时婚礼中新婚夫妇各执一端的锦带。 以其相联如桥梁,故称。
    • 11.
      啮镞释义:古代武术名。咬住对方射来的箭鏃。语本《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隋 末有 昝君謨 善射……有 王灵智 学射於 謨,以为曲尽其妙,欲射杀 謨,独擅其美。謨 执一短刀,箭来輒截之。唯有一矢,謨 张口承之,遂囓其鏑。笑曰:‘学射三年,未教汝囓鏃法。’”前蜀 贯休《了仙谣》:“亦留仙诀在人间,啮鏃终言药非道。”
    • 12.
      坐地自划释义:就地不动,自定范围。比喻固执一端,排斥其他。
    • 13.
      左券之操释义:左券:古代契约分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左联作索偿的凭证。 比喻有充分的把握。
    • 14.
      左券释义:也叫左契。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一联以为凭证。左券即左联,常用为索偿的凭证。后用以比喻事情有把握。
    • 15.
      执一无失释义:执一:专一;失:过失。非常专心,没有出现过失。
    • 16.
      援枹释义:亦作“援桴”。手持鼓槌。谓随时可以指挥进军。古时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轡,右援枹而鼓。”《吕氏春秋·执一》:“援桴一鼓,使三军之士乐死若生。”《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是以援枹秉麾之将,拔距投石之士,含怒作色,如赴私讎。”清 冯桂芬《赠骑都尉世职候选道刘君家传》:“一军喜跃,援桴而前,麾下无不一当十。”
    • 17.
      月考释义:⒈每月查考。《大戴礼记·曾子疾病》:“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⒉宋 代太学每月对生员学业的考核。《宋史·选举志三》:“各执一经,从所讲官授学,月考试其业,优等上之中书。”⒊指现代学校相对于学期考试而言的每月举行的考试。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考时,又和一个平日很欺负他的同学联坐。”
    • 18.
      滞隅释义:谓偏执一端。
    • 19.
      盲人摸象释义:传说几个瞎子摸一只大象,摸到腿的说大象像一根柱子,摸到身躯的说大象像一堵墙,摸到尾巴的说大象像一条蛇,各执己见,争论不休。用来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 20.
      置质释义:⒈犹委质。 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质,通“贄”。《吕氏春秋·执一》:“今日置质为臣,其主安重?今日释璽辞官,其主安轻?”高诱 注:“置,犹委也。”《荀子·大略》“错质之臣”唐 杨倞 注:“置质,犹言委质也。”⒉派遣人质作担保,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史记·六国年表》:“矫称蠭出,誓盟不信,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汉书·西域传赞》:“其大国 莎车、于闐 之属,数遣使置质於 汉,愿请属都护。”

执一造句

1.本文执一隅之见,求教于大方之家。

2.如果大家都各执一词,那就形不成一个统一意见。

3.在讨论会上,代表们各执一词,意见很不一致。

4.辩论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5.她争执一番後,无可奈何地缴纳了罚金。

6.在无常生活中执一颗平常心。

7.我们看事情要全面分析,不能盲人摸象各执一词。

执一(zhi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执一是什么意思 执一读音 怎么读 执一,拼音是zhí yī,执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执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