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事 [fú shì]
1. 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
2. 承担公职。
3. 服力役。
5. 犹服侍。
服事 引证解释
⒈ 五服之内所封诸侯定期朝贡,各依服数以事天子。亦泛谓尽臣道。参阅 清 程大中 《四书逸笺·服事》引《丛说》。
引《左传·昭公十二年》:“今 周 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周 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史记·周本纪》:“昔我先王世 后稷,以服事 虞 夏。”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非是喒服事君王不到头,则为一时同辈有寃讎。”
⒉ 承担公职。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于邦国都鄙,使以登万民……十有二曰服事。”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服事谓为公家服事者。”
《晋书·羊祜传》:“﹝ 李喜 等﹞皆服事华髮,以礼终始。”
唐 杜甫 《八哀诗·王思礼》:“服事 哥舒翰,意无流砂磧。”
⒊ 服力役。
引《韩非子·五蠹》:“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閔耄老之逢辜,怜縗絰之服事。”
⒋ 犹服侍。
引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四:“又有 王有 者, 汉州 卒也。州将每令 赵昌 画,则遣 有 服事供应之。”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 寳玉 ﹞忽然想起那年 袭人 不在家时, 晴雯、麝月 两个人服事,夜间 麝月 出去, 晴雯 要唬他,因为没穿衣服,着了凉。”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父亲是不成材的酒汉,也不嫌怨他的不仁而服事他的女儿,在甚么地方呀?”
国语词典
服事 [fú shì]
⒈ 臣服听命。
引《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⒉ 服侍、照料。
例如:「服事兄长」。
⒊ 从事公职。
引《管子·法法》:「今诬能之人,服事任官,皆兼四贤之能,自此观之,功名之不立,亦易知也。」
服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分天下有其二释义:泛指势力强大。语出《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 殷。”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殷紂 淫乱,文王 为西伯而有圣德,天下归 周 者三分有二。”《史记·太史公自序》:“楚 人迫我 京 索,而 信 拔 魏 赵,定 燕 齐,使 汉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 项籍。”张天翼《春风》:“小流氓太多了:三分天下有其二,不打还行?”
- 2.
三恪释义:周 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 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 虞 、 夏 、 商 之后于 陈 、 杞 、 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 公,而封诸 陈 ,以备三恪。” 杜预 注:“ 周 得天下,封 夏 、 殷 二王后,又封 舜 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 黄帝 、 尧 、 舜 之后于 蓟 、 祝 、 陈 。《诗·陈风谱》 唐 孔颖达 疏
- 3.
不事释义:⒈不侍奉,不服事。《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⒉指不任以官职。《晋书·刘寔传》:“臣以为古之养老,以不事为优,不以吏之为重。”《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不事,谓不使任事。”⒊不服劳役。《荀子·大略》:“八十者一子不事,九十者举家不事,废疾非人不养者,一人不事。”《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立石 东海 上 胊 界中,以为 秦 东门。因徙三万家 丽邑,五万家 云阳,皆復不事十岁。”《资治通鉴·始皇帝三十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不事者,不供征役之事。”⒋不办事;不做事
- 4.
伏事释义:⒈隐秘的事情。《战国策·赵策四》:“楼缓 将使,伏事辞行。”吴师道 补正:“‘伏事’句,隐祕之事也。”⒉指在朝廷或官员属下任职。《文选·陆机<吴王郎中时从梁陈作>诗》:“谁谓伏事浅,契濶踰三年。”李善 注:“《周礼·大司徒》:‘颁职事,十有二曰服事。’郑司农 曰:‘服事,谓为公家服事也。’‘服’与‘伏’同,古字通。”南朝 宋 鲍照《谢上除启》:“臣伏事日浅,蒙荷已丰。”宋 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刘某 曰:‘某伏事岁久,受恩亦多,忽见近日作为,某忧惧及祸,不忍遽辞诀。某今日乞 令公 与罪名
- 5.
侍俑释义:陪葬的俑人之一种。作婢仆状,职司服事主人。
- 6.
侍执巾栉释义: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左传·僖公二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东观汉记·鲍宣妻传》:“妻曰:‘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故使賤妾侍執巾櫛。’”汉 刘向《列女传·晋赵衰妻》:“﹝姬曰:﹞君棄此三者,何以使人?雖妾亦無以侍執巾櫛!”亦省作“侍執”。《後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多所毗補,而未嘗以家私干。”参见“侍巾櫛”。
- 7.
侍执巾节释义:拿着手巾、梳子伺候,形容妻妾服事夫君。
- 8.
国服释义:⒈谓服事于国,向国家缴纳租税。 ⒉国家规定的服装。⒊服国丧。
- 9.
处待释义:处置,对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二》:“且娘娘或身有喜事者,必须开恩免其服事……如此处待,方为合体。”邹鲁《中国同盟会》:“分别处待官吏:凡军到即降之官吏,保护其身家,愿留营者,量才器使,愿还乡者,厚给资斧,护送归家。”
- 10.
实沈释义:⒈古代神话谓 高辛氏 的季子名 实沉,是参宿之神。《左传·昭公元年》:“昔 高辛氏 有二子,伯曰 閼伯,季曰 实沉,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 閼伯 于 商丘,主辰。商 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 实沉 于 大夏,主参。唐 人是因,以服事 夏 商 ……故参为 晋 星。由是观之,则 实沉,参神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华阳博议引》:“夫异匪常经,僻非习见,俾 实沉 弗崇於 周,毕方 弗集於 汉,贰负 之形弗徵 上郡,干将之气弗烛斗牛,诸君子生平,遂几泯泯乎?”⒉星次名。大致相当于
- 11.
属当释义:适逢、正当。 《左传·成公二年》:“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杜预 注:“属,适也。”《后汉书·明帝纪》:“眇眇小子,属当圣业。”《魏书·恩倖传·侯刚》:“抚戎暴露,触御乖和,朕属当监国,弗获随侍,而左右服事,唯藉忠勤。”
- 12.
扰畜释义:⒈驯服,驯养。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董父 ﹞乃扰畜龙,以服事 帝舜。”杜预 注:“扰,顺也。”⒉驯养禽兽。《楚辞·大招》:“曲屋步壛,宜扰畜只。”朱熹 集注:“扰畜,驯养禽兽也。”
- 13.
昭事释义:⒈勤勉地服事。昭,通“劭”。⒉指祭祀。
- 14.
服劳释义:服事效劳。
- 15.
服车释义:⒈服王事者所用之车。指官车。《周礼·春官·巾车》:“服车五乘。”郑玄 注:“服车,服事者之车。”贾公彦 疏:“服车,服事者之车者,其孤卿以下皆是辅佐之臣,服事於上,故以服事之车解之也。”⒉驾车。《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今君命女以是邑也,服车而朝,毋废前劳。”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古者牛唯服车。《书》曰‘肇牵车牛’。《易》曰‘服牛乘马’。”
- 16.
畏天知命释义:谓知天命,识时务。《後汉书·冯異传》:“昔 微子 去 殷 而入 周,項伯 畔 楚 而歸 漢 ……彼皆畏天知命,覩存亡之符,見廢興之事,故能成功於一時,垂業於萬世也。”《晋书·宣帝纪》:“漢 運垂終,殿下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權 之稱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 不以謙讓者,畏天知命也。”
- 17.
着己释义:亲近;贴心。《醒世姻缘传》第六回:“谁是他着己的人,肯用心服事?”《红楼梦》第六三回:“尤氏 一闻此言,又见 贾珍 父子并 贾璉 等皆不在家,一时竟没个着己的男子来,未免忙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回:“就以父亲的身子年纪讲,沿路的风霜,异乡水土,没个着己的人照料,也真不放心。”
- 18.
睿圣释义:⒈明圣;明智。常指帝王圣明。《国语·楚语上》:“昔 卫武公 年数九十有五矣,犹箴儆於国……及其没也,谓之 睿圣武公。”韦昭 注:“睿,明也。”《后汉书·郑兴传》:“昔 文王 承积德之绪,加之以睿圣,三分天下,尚服事 殷。”金 王若虚《<新唐书>辨中》:“国家患难,今古何殊,自非睿圣钦明不能安辑。”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依乎前詁,孝慈於焉誌哀;逮乎后解,睿圣因以述德。”⒉指圣明的帝王。宋 曾巩《谢中书舍人表》:“晚逢睿圣,独赐收怜。”
- 19.
给使释义:⒈服事;供人役使。《墨子·备梯》:“禽滑釐子,事子 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其吏从兵众,皆士伍小人,给使东西,不得自由。”《隋书·李圆通传》:“李圆通,京兆 涇阳 人也。父 景,以军士隶 武元皇帝,因与家僮 黑女 私,生 圆通。景 不之认,由是孤贱,给使 高祖 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前任 浙江 学政时,署中一小儿,恒往来供给使。以为役夫子弟,不为怪也。”⒉供役使之
- 20.
给侍释义:服事;侍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