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汤汤 汤汤的意思
shāngshāng

汤汤

简体汤汤
繁体湯湯
拼音shāng shāng
注音ㄊㄤ ㄊㄤ
结构AA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āng shāng,(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tāng shāng,(1)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基本含义

形容水流涌动、汹涌澎湃的样子。

汤汤的意思

汤汤 [shāng shāng]

1. 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范仲淹《岳阳楼记》
东边是流水汤汤的延河,隔河是清凉山。——《歌声》

[ (of current)rushing; ]

2. 广大貌;浩茫貌。

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南朝梁·沈约《待罪江南思北归赋》

[ wide; ]

3. 形容非常流利。

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醒世姻缘传》

[ fluent; ]

汤汤 引证解释

⒈ 动荡。汤,通“荡”。

明 宋濂 《凝道记·终胥符》:“今四海汤汤,未知所底定,先生之辙迹将安之乎?”

⒉ 水流盛大貌。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孔 传:“汤汤,流貌。”
《诗·卫风·氓》:“淇水 汤汤,渐车帷裳。”
毛 传:“汤汤,水盛貌。”
《后汉书·班彪传》:“迺流辟雍,辟雍汤汤。”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水,汤汤若动,使观者有浩然之气。”
吴伯箫 《北极星·歌声》:“东边是流水汤汤的 延河,隔河是 清凉山。”

⒊ 广大貌;浩茫貌。

南朝 梁 沉约 《梁鼓吹曲·木纪谢》:“仁荡荡,义汤汤。”
南朝 梁 江淹 《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心汤汤而谁告?魄寂寂而何语?”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伤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汤汤。”
宋 叶适 《治势》:“故其势之至也,汤汤然而莫能遏。”

⒋ 疾去貌。

《楚辞·东方朔<七谏·自悲>》:“徐风至而徘徊兮,疾风过之汤汤。”
王逸 注:“风为号令,言君命宽则风舒,风舒则己徘徊而有还志也;令急风疾,则己惶遽欲急去也。”

⒌ 流畅貌。

《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别人拿上书去,汤汤的背了,号上书,正了字,好不省事。”

⒍ 流水声。

宋 王禹偁 《潘阆咏潮图赞》:“吴山 未泐, 浙江 未枯,汤汤潮声,与诗名俱。”
宋 范成大 《初发太城留别田父》诗:“流渠汤汤声满野,今年醉饱鸡豚社。”
沈从文 《从文自传·辰州》:“不过这船舱里舱板也没有,上面铺的只是一些稀稀的竹格子,船摇动时,就听到舱底积水汤汤的流动,到夜里怎么睡觉?”


国语词典

汤汤 [shāng shāng]

⒈ 水流盛大的样子。

《诗经·大雅·江汉》:「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清·夏敬观〈八声甘州·听愁霖一阵打窗来〉词:「谁管汤汤水?渐蹴吴天。」


汤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写忧释义:发抒排除忧闷。 语出《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南朝 宋 傅亮《登龙冈赋》:“静潜处以永念,聊驾言以写忧。”唐 陈子昂《春台引》:“怀宇宙以汤汤,登高臺而写忧。”
    • 2.
      剹流释义:回转貌。《文选·张衡<思玄赋>》:“乘天潢之汎汎兮,浮云汉之汤汤。倚招摇摄提以低佪剹流兮,察二纪五纬之绸繆遹皇。”李善 注:“剹流,繚绕也。”按,《集韵·平尤》:“剹流,回转皃。”
    • 3.
      吁咈释义:⒈语本《书·尧典》:“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孔传:“凡言吁者,皆非帝意。”蔡沉集传:“咈者,甚不然之之辞。”后以“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⒉谓君臣和洽。
    • 4.
      唐中释义:汉 宫苑名。位于 汉 建章宫 西。旧址在今 陕西 西安市 西北。《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 建章宫 ……其西则 唐中,数十里虎圈。”汉 班固《西都赋》:“前 唐中 而后 太液,览沧海之汤汤,扬波涛於碣石。”
    • 5.
      汤汤释义:水流大而急:河水汤汤。 浩浩汤汤。
    • 6.
      濬治释义:疏通河道,修治水利。宋 叶适《东嘉开河记》:“封疆道路,城郭沟池,其修补濬治之功,此民之力所能自为也。”清 王原《吴中吟·沟洫》:“濬治自壬子,吴淞 流汤汤。”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疑狐穴被水,诱此人濬治云。”
    • 7.
      烈烈释义:⒈猛火炎炽貌。 《诗·商颂·长发》:“如火烈烈,则莫我敢曷。”郑玄 笺:“其威势如猛火之炎炽。”宋 范仲淹《水火不相入而相资赋》:“水以流而顺,火以明而盛……烈烈汤汤,曰阴曰阳。”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风北来,礮火及茅苇,野燎焰天,乘势薄敌营,兵火俱烈烈。”⒉鲜明灿烂貌。三国 魏 曹植《弃妇篇》:“丹华灼烈烈,璀璨有光荣。”唐 牟融《赠浙西李相公》诗:“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謫仙。”《诗刊》1978年第3期:“成败百年战友情,丰碑酣笔丽于金。夜深无月非寂寞,烈烈繁星俱是君。”⒊引申为显豁,显著。
    • 8.
      玉膏释义:⒈玉的脂膏,古代传说中的仙药。 《山海经·西山经》:“丹水 出焉……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 是食是饗。”郭璞 注引《河图玉版》:“少室山,其上有白玉膏,一服即仙矣。”汉 张衡《南都赋》:“芝房菌蠢生其隈,玉膏滵溢流其隅。”晋 张华《博物志》卷一:“名山大川,孔穴相内,和气所出,则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明 无名氏《金雀记·定婚》:“天臺有路通 蓬岛,絶胜 裴航 碾玉膏。”⒉喻美酒。宋 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群音类选·溉园记·邀友游湖》:“玉膏满尊新市美,
    • 9.
      观兵释义:显示兵力。《左传·宣公十二年》:“观兵以威诸侯。”《史记·周本纪》:“﹝ 武王 ﹞东观兵,至于 盟津。”三国 魏 曹丕《至广陵于马上作》诗:“观兵临 江 水,水流何汤汤。”明 宋濂《卢龙清隐记》:“不以清为清,不以名为名,是则无所不名。可以治国,可以观兵,可以脩身,可以延龄。”
    • 10.
      负擕释义:亦作“负携”。抱负提携。《晏子春秋·问上八》:“国人负携其子而归之,若水之流下也。”元 袁桷《杨坚州治孟津金堤成作金堤辞》:“波汤汤,啮我堤,民昏垫,昼负擕,地不寧,缘木栖。”

汤汤(tangt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汤汤是什么意思 汤汤读音 怎么读 汤汤,拼音是shāng shāng,汤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汤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