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唢呐 唢呐的意思
suǒ

唢呐

简体唢呐
繁体嗩吶
拼音suǒ nà
注音ㄙㄨㄛˇ ㄋ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uǒ, ◎ 〔唢呐〕管乐器,形状像喇叭,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nà, ◎ 〔呐喊〕大声呼喊,如“呐呐助威”、“摇旗呐呐”。 ◎ 古同“讷”,说话迟钝。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尖利,听起来刺耳难听。

唢呐的意思

唢呐 [suǒ nà]

1. 管乐器,管身上面七孔,下面一孔。原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金、元时传入中国。

[surnay; suona horn;]

唢呐 引证解释

⒈ 波斯语的译音。或译为“苏尔奈”、“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 金 元 时由 波斯、阿拉伯 一带传入我国。

《清文献通考·乐二十三》:“其乐器有大鼓、小鼓、铜号、铰子、嗩呐、喇叭。”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外面忽然传来一阵非常热闹的吹吹打打的锣鼓唢呐声,掩住了风声。”
沈从文 《萧萧》:“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


国语词典

唢呐 [suǒ nà]

⒈ 乐器名。古觱篥之属,本回族乐器,原名「苏尔奈」。以木管为身,由细渐粗,上开八孔。木管上端为一细铜管,细铜管前端可套以苇制哨子。木管下端承接一个铜质的喇叭口。音色高亢宏亮。


唢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音会释义:北方农村的一种业余音乐组织。 其乐器有锣、鼓、钹、笙、笛、唢呐、二胡等。 赵树理 《新食堂里忆故人》:“他们都爱好民间音乐,八音会的乐器长期存在他们家里。”《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勤俭办社建设山区》:“社里还设置了图书馆……并且有八音会、读报组等学习和文化娱乐组织。”
    • 2.
      六场通透释义:亦称“六场通头”。戏曲术语。谓于文(唱)、武(打)、吹(笛、唢呐)、拉(胡琴)、弹(月琴、三弦)、打(锣鼓)等六种技艺无一不精。一说六场专指六种乐器的演奏,即文场的胡琴、月琴、南弦子,武场的单皮、大锣、小锣。梅兰芳 许姬传《舞台生活四十年》一集第五章:“他素性爱好戏剧,场面上鼓板、胡琴、唢呐、海笛都拿得起来,可称六场通头。”
    • 3.
      单人锣鼓释义: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湖南岳阳等地区。表演者一人掌握置于锣鼓架上的锣、鼓及胡琴、唢呐等三十余件乐器,自拉、自吹、自打、自唱。
    • 4.
      压场释义:⒈控制住场面:他说话没人听,压不住场。⒉在一次演出中把某个节目排在最后演出:压场戏。以他独创的唢呐演奏压场。
    • 5.
      吹吹释义:唢呐之类。
    • 6.
      吹奏释义:吹某种乐器:吹奏乐。 吹奏唢呐。
    • 7.
      成羣结伙释义:犹成群结队谓众多的人或动物聚结成一群群、一伙伙《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料着 安老爷 家办过喜事,一定人人歇乏,不加防范,便成羣结夥而来,想要下手”亦作“成羣打夥”杨朔《雪花飘飘》:“桃树爷爷 吹唢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眼,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
    • 8.
      打闹台释义:戏曲术语。又称打通。旧时戏曲多在乡间野台演出,开演之前先用锣鼓和唢呐演奏,借以招徕观众。演奏分为三通,每通之间停息片刻。
    • 9.
      柳青娘释义:曲牌名。属北曲中吕宫。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正格是四、六、四、六、七、七、七、六、六(九句)。一般用在中吕或正宫套曲内。或加以变化,作为乐队使用的唢呐或胡琴伴奏乐曲。
    • 10.
      民族乐队释义:一般指由中国汉族乐器组成、借鉴西方音乐经验而逐渐形成的管弦乐队。由吹管乐器、打击乐器、拨弦乐器和弓弦乐器组成。主要乐器有笛、笙、唢呐、定音鼓、扬琴、柳琴、琵琶、中阮、大阮、高胡、二胡、中胡、大胡等。大型乐队人数可达七十人左右。
    • 11.
      水龙吟释义:⒈词碑名。 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双调一百零二字,仄韵。⒉曲牌名。俗称《大开门》、《发点》。戏曲乐队所用的伴奏乐曲。有调无词。以唢呐演奏,锣鼓配合,高官统帅升堂升帐时用,如京剧《空城计》诸葛亮的升帐。
    • 12.
      爱物释义:⒈爱护万物。 《孟子·尽心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章炳麟《菌说》:“荀子 曰:‘万物同宇而异体。’以异体故必自亲亲始,以同宇故必以仁民爱物终。”⒉心爱的东西。唐 张祜《将至衡阳道中作》诗:“长年无爱物,深话少情人。”杨朔《雪花飘飘》:“桃树爷爷 有件时刻不离身的爱物,那就是支唢呐。”
    • 13.
      琐呐释义:即唢呐。簧管乐器。
    • 14.
      笙管乐释义:用民间管乐器演奏的音乐,以笙、笛子、唢呐等奏出主旋律,用鼓、钹、二胡、云锣等伴奏。
    • 15.
      管乐器释义:也叫吹奏乐器。指利用气流在管体内振动而发音的乐器。分两类:簧管乐器(如唢呐、管)、无簧管乐器(如笛、箫)。西洋管乐器也根据质地分铜管乐器(如小号、圆号)、木管乐器(如单簧管、大管)两类。
    • 16.
      节节高释义:⒈旧时 杭州 风俗,年初一把芝麻梗插在屋檐头,取“芝蔴开花节节高”之义以求日日进步,称为“节节高”。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正月朔日﹞插芝麻梗於簷头,谓之节节高。”⒉曲牌名。取自南曲《柳摇金》的后四句。以唢呐或笛演奏。在京剧等戏曲中多用以伴奏礼仪动作,或只用前半段,作为剧中演奏乐器时的“效果”。
    • 17.
      金口角释义:乐器名。 即唢呐。形似喇叭。因其两端以铜为口,故名。
    • 18.
      锁呐释义:亦作“锁哪”。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 19.
      雁落沙滩释义:唢呐曲。 起源于 陕西 民间。以双唢呐模拟群雁飞鸣而下的情景,曲调悲壮。

唢呐(suon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唢呐是什么意思 唢呐读音 怎么读 唢呐,拼音是suǒ nà,唢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唢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