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李烈钧 李烈钧的意思
lièjūn

李烈钧

简体李烈钧
繁体李烈鈞
拼音lǐ liè jūn
注音ㄌㄧˇ ㄌㄧㄝˋ ㄐㄩㄣ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例句】: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为人只要忠诚、正直一定会感动别人)。(2) 姓。(3) 通“理”。(①古代狱官,法官。②道理,规律。③惩治。④星名。)

liè,(1) 火势猛;引申为猛,厉害。【组词】:烈火。烈焰。烈酒。烈马。烈性。激烈。剧烈。(2) 气势盛大。【组词】:轰轰烈烈。(3) 刚直,有高贵品格的;为正义而死难的。【组词】:烈女。壮烈。先烈。烈士。(4) 功业。【组词】:功烈。(5) 古同“列”,行列。

jūn,(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例句】:千钧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钧之势。(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例句】:陶钧(亦喻造就人材)。(3) 乐(yuè)调(diào)。【组词】:钧弦。(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组词】:钧安。钧鉴。钧座。

李烈钧的意思

李烈钧 [lǐ liè jūn]

1. 江西武宁人。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曾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武昌起义后,在九江策动新军起义,任江西都督。1913年在湖口起义,掀起“二次革命”。先后参加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后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国民党政府委员。


李烈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次革命释义:孙中山等革命 党人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武装革命。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后,不断加强独裁统治,排挤革命党人。1913年 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接着又向帝国主义进行“善后大借款”,并免去江西、安徽、广东等省 国民党人的都督职位。7月,李烈钧、黄兴分别在湖口、南京起兵讨袁,南方各省也纷起独立,形成二次 革命。但很快遭到袁军镇压而失败,孙中山、黄兴再次流亡国外。
    • 2.
      啓碇释义:亦作“啟椗”。 谓开船。碇、椗,系船的石墩。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辛亥革命》:“略事补充,復启椗西上。”阿英《流离》一:“午饭后,又启椗,夜十时,到了 巢县。”刘白羽《长江三日》:“十二时,‘江津’号启碇顺流而下了。”
    • 3.
      啓示释义: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总理(孙中山)起立答词,对经营全国铁路多所启示。”巴金《家》五:“这几句话对她简直成了一个启示,眼前顿时明亮了。”杨朔《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是一个最普通的战士给我的启示。”
    • 4.
      护国军释义:护国运动中组织的讨袁军。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活动遭到全国人民反对,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起讨袁护国运动,组织护国军,与唐继尧、李烈钧联名宣布云南独立,并率军向北、向东进攻。次年形成全国规模的反袁斗争。1916年6月,袁世凯病死,护国军遂撤消。
    • 5.
      行馆释义:旧时官员出行在外的临时居所。 《水浒传》第三八回:“张顺 答道:‘些小微物,何足掛齿。兄长食不了时,将回行馆做下饭。’”明 袁宏道《自从行别袁水部》诗:“我见行馆 沙市 傍,市上桃花照春浪。”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忧国焦劳,驰驱尽瘁,遂卒於 广宁 行馆。”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余奉电先开省议会决定一切,并以 百花洲 陈列馆为总理行馆。”
李烈钧是什么意思 李烈钧读音 怎么读 李烈钧,拼音是lǐ liè jūn,李烈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李烈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