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 [huǒ xiàn]
1. 作战双方对峙的前线。
英[ firing line; battle line; ]
2. 电路中馈电的电源线。对市电,是指对地电压高的一根导线。在直流电路中是指接正极的导线。
英[ live wire; ]
火线 引证解释
⒈ 最前线;作战双方对峙的前沿地带。
引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此次事变,殊出意料之外,以致突陷火线中。”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一:“他亲自上火线去救护伤兵。”
⒉ 电路中输送电的电源线。
国语词典
火线 [huǒ xiàn]
⒈ 枪炮、子弹发射所及的地方。引申为紧张对峙的交战区前线。
近前方 前线
⒉ 输送电流的电线。通常指直流电路中接正极的导线。
火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交叉火力释义:战斗中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射击点进行射击,因而火线交叉的火力。
- 2.
军分区释义:在省军区或相当于省一级的军区范围内所划分的军事区域。军分区一般同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的行政区划相一致。毛泽东《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迅速在西 满、东 满、北 满 划分军区和军分区,将军队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军。”管桦《老营长轶闻》:“抗 日 战争时,我们军分区警卫营长 武英俊,每次往火线上调动部队,他都像个逞强的小孩子那样,向着弹雨纷飞的战场,挺直着腰板儿,站在高岗上,拿望远镜观察敌人。”
- 3.
导火线释义:⒈使爆炸物爆炸的引线。 ⒉比喻直接引起事变爆发的事件:1914年奥匈帝国皇太子被刺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也叫导火索。
- 4.
导火索释义:导火线。
- 5.
引火线释义:在确定的时间内,引爆炸弹、炸药包等的易燃绳线。也称导火线。
- 6.
抬枪释义:旧式火器,枪筒较粗,发射时枪筒放在一个人的肩上,由另一个人点导火线。
- 7.
擡枪释义:过去使用的一种火器。枪筒粗长,发射时装上火药和铁砂,枪筒放在一人肩上,由另一人点导火线。
- 8.
放炮释义:⒈使炮弹发射出去。⒉点燃引火线,使爆竹爆炸。⒊用火药爆破岩石、矿石等:放炮开山。⒋密闭的物体爆裂:车胎放炮。⒌比喻发表激烈抨击的言论:发言要慎重,不能乱放炮。
- 9.
沈溺释义:⒈亦作“沉溺”。沉没在水中。《韩非子·说疑》:“此十二子者……或飢饿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三国志·魏志·傅嘏传》:“孙权 遣兵入海,漂浪沉溺,畧无孑遗。”《水浒传》第一百回:“比及水势四散退去,城内军民沉溺的,压杀的,已是无数。”叶圣陶《倪焕之》二三:“他们擎起两臂,摇动着,招引着,有如沉溺在波浪中的人。”⒉谓陷入某种困境或苦难中。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汪静之《伊底眼》诗:“伊底眼变成忧愁的引火线了;不然,何以伊一盯着我,我就沉溺在愁海
- 10.
火引释义:火器的导火线。
- 11.
火线释义:⒈作战双方对峙、火力所能达到的前沿地带。⒉照明电路中电势高的导线。用测电笔的前端接触火线时,测电笔的氖泡发光。
- 12.
火绳枪释义:用火绳作导火线的枪。
- 13.
炮捻释义:引起炸药爆炸的导火线。
- 14.
爆竹释义:也叫炮仗、爆仗。用纸紧裹火药,两头堵死,通过点着引火线引起燃烧爆炸发声的东西。常用于除旧迎新等欢庆场合,但由于燃放时会产生污染或引起火灾、伤人,现在很多城市已禁止燃放。
- 15.
真空地带释义:指各方力量都未进入的地方、领域。曹靖华《飞花集·往事漫忆--风雨六十年》:“红军据守 伯力,白匪帮盘据 海参崴,中间的 乌苏里、伊曼 一带是火线,是所谓真空地带。”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我军撤走了,敌人还没来,象那战争中常见的真空地带一样:这里空荡荡的,看不见烟筒冒烟,听不见鸡叫狗叫,没有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