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制 [gǔ zhì]
1. 古时的法式制度。
古制 引证解释
⒈ 古时的法式制度。
引《汉书·平帝纪》:“皇帝二名,通于器物,今更名,合於古制。”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然 高祖 封建,地过古制……故有 吴 楚 七国之患。”
《李卫公问对》卷中:“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古制如此。”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就拿姑娘上头讲,便不是照国初旧风……也不是照前朝古制。”
鲁迅 《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恢复古制罢,自 黄帝 以至 宋 明 的衣裳,一时实难以明白。”
国语词典
古制 [gǔ zhì]
⒈ 古代旧有的制度。
例如:「你如果一味的因袭古制,如何能开创出崭新的格局呢?」
反新制
古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衷释义:⒈不善;不诚。《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君若惠保敝邑,无亢不衷,以奬乱人,孤之望也。”孔颖达 疏:“衷,善也。”《国语·楚语下》:“其为人也,展而不信,爱而不仁,诈而不智,毅而不勇,直而不衷。”⒉不合适;不恰当。《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服之不衷,身之灾也。”杜预 注:“衷,犹适也。”《左传·昭公十六年》:“发命之不衷,出令之不信。”杜预 注:“衷,当也。”《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凡是这些过於华靡不衷的服饰,都是 安老爷 平日不准穿戴的。”⒊不符合。《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 明,不衷古制者,
- 2.
东厨释义:⒈厨房。古制,厨房在正房之东,故称。⒉指灶神。⒊成都大圣慈寺三学院的旧名。
- 3.
乐道好古释义: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4.
九重城释义:宫禁。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故称。
- 5.
九雉释义:犹言高九丈。古制,高一丈、长三丈为雉。
- 6.
偏箱车释义:古兵车名。 《晋书·马隆传》:“隆 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於车上,且战且前。”《明史·兵志四》:“景泰 元年,定襄伯 郭登 请倣古制为偏箱车。辕长丈三尺,阔九尺,高七尺五寸,箱用薄板,置銃。出则左右相连,前后相接,钩鐶牵互。”
- 7.
制立释义:谓建立制度。 《晋书·舆服志》:“及 秦 变古制,郊祭之服皆以袀玄,旧法扫地尽矣。 汉 承 秦 弊, 西京 二百餘年犹未能有所制立。”
- 8.
县封释义:古制庶人死后以绳束棺下穴覆土埋葬,称“县封”。
- 9.
反古释义:⒈追祭祖先。⒉复古。⒊违反古制。
- 10.
古常释义:古制常法。
- 11.
同文释义:⒈同用一种文字。 《礼记·中庸》:“书同文。”《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唐 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四隩同文,五方异色。”⒉犹言国人。因其所用文字同,故称。《陈书·吴明彻传》:“风威慴於异俗,功效著於同文。”夏衍《乐水》:“所以他们的作品也变成了只供‘同文’欣赏的‘技艺’,而失却了领导民众精神生活的作用。”⒊通译文字。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今内之有同文、方言之馆舍,外之有出洋学习之生徒,行之数十年,而国家不获人才之用,盖有由也。”参见“同文馆”。
- 12.
宗卿释义:⒈与国君同宗之大臣。《左传·成公十四年》:“是先君宗卿之嗣也,大国又以为请,不许,将亡。虽恶之,不犹愈于亡乎?君其忍之!安民而宥宗卿,不亦可乎?”杜预 注:“同姓之卿。”《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吾子为 鲁 宗卿,而任其大政,不慎举,何以堪之?”⒉宗正寺卿的省称。唐 杜甫《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仇兆鳌 注:“《唐书》:宗正寺卿一人,从三品,掌天子族亲属籍,以辨昭穆。”⒊泛称朝廷中掌礼仪、祭祀、宗庙之长官。南朝 梁 陆倕《为王光禄转太常让表》:“故拜命无辞,受爵不让,况宗卿清重,歷选所难
- 13.
寝远释义:久远。寝,通“寖”。《太平广记》卷四七九引 五代 范资《玉堂闲话·老蛛》:“泰岳 之麓有 岱岳观,楼殿咸古制,年代寝远。”
- 14.
尚古释义:⒈上古。⒉崇尚古制﹐推崇古道。
- 15.
循古释义:遵循古制。
- 16.
扑箠释义:鞭笞。《东观汉记·左雄传》:“諫帝曰:‘九卿位亚三公,行则鸣玉。孝明 永平 始加扑罪,非古制也。’帝从之。卿于是始免扑箠。”
- 17.
拜时释义:旧时婚姻欲速成时采取的权宜措施。 古制婚有六礼,若遇非常之时,急于嫁娶,也可临时变通。其制以纱縠蒙新妇首,至夫家,夫揭去蒙纱,因拜舅姑,便成夫妇,六礼悉舍,名为“拜时”。参阅《通典·礼十九》。参见“六礼”。
- 18.
故老释义:⒈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 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问诸故老。”唐 韩愈《永贞行》:“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⒉年高而见识多的人。晋 陶潜《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金 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事实始末,虽不能详;而故老所传,犹得见其为人之大略。”袁鹰《悲欢·飞》:“淮安 故老相传: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爱倚在城中心 镇淮楼 的石栏杆上……伫目纵望遥天。”⒊前朝遗老。
- 19.
村井释义:犹村庄。 相传古制八家同井,聚居一处,故称。
- 20.
母服释义:⒈服丧制度之一。古制,父在母死,服丧一年。自 唐 垂拱 年间始,改为三年。见 宋 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母服》。⒉居母丧所穿的丧服。《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时 仲言 有母服,难入禁中,乃使衣民服,号 王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