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支释义:⒈指汉末、三国时来华弘法的月氏高僧支谶、支亮和支谦三人。⒉古印度因明学指组成比量的三个环节,即:宗(立义),因(论证),喻(设譬)。
- 2.
三点释义:⒈旧时以更计时,一夜五更,每更分三点。⒉指古印度婆罗谜字体表示i-的字母。原写作不纵不横的三个点,后在吐火罗语中作三个“c”字形,故称“三点”。佛教借此三点不纵不横的三角关系,以喻教义。一般指《涅槃经》所说的“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脱德。天台宗亦因以指空、假、中。
- 3.
中天竺释义:⒈古印度的一部分。亦泛称古印度。⒉指浙江杭州天竺山之中天竺寺。
- 4.
九山八海释义:古印度之世界观所示山、海之总数。
- 5.
五印字释义:古印度文,即梵文。
- 6.
五明释义:⒈见“五明扇”。 ⒉梵语意译。佛教所说的古印度五种学问。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见《菩萨地持经》卷三。
- 7.
优填释义:⒈即阿育王。⒉借指古印度。
- 8.
佛国释义:⒈佛所生之地,指天竺,即古印度。⒉指寺院。
- 9.
佛学释义:⒈即佛教哲学。通 常指包含在佛经中的各种教义、教理。来自古印度,东汉初传入中国。后融合儒、道学说,形成中国佛 学的多种派别。基本特征是否认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宣扬精神、意识第一性。把现实世界说成是无意义 的、假的,论证虚构的天国是真的理想世界,教人漠视现实生活,向精神世界寻求解脱。对宋明理学有 直接影响。⒉以佛教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
- 10.
佩章释义:⒈指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宋 沉括《梦溪笔谈·器用》:“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綬,得以印綬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於行阵者。”⒉佩带在胸前的奖章、勋章。如:市长亲自颁给她佩章。
- 11.
俱胝释义:古印度数字系统内最大的数字,意译千万。
- 12.
僧侣释义:僧徒,也借来称某些别的宗教(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的修道人。
- 13.
北天竺释义:古印度五天竺之一,约为今之旁遮普、喀什米尔、西北境州等地。
- 14.
印谱释义:汇集古印或名家所刻印章,印出底样,复制而成的书。
- 15.
古代东方释义:历史学上,指古代亚洲和非洲东北部各奴隶制国家。相对于欧洲(西方)而言。这些奴隶制国家主要有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波斯以及古代中国等。它们都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 16.
吠舍释义:古印度四个种姓的第三级。原包括社会的基本生产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商人。后专指商贾和富有的手工业者。
- 17.
大千世界释义:三千大千世界 的简称。佛教用语。古印度传说中的一个极大范围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日月所照的东、西、南、北四个洲(人类只住在其中一个洲)为一小世界,合一千个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 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佛教沿用其说,指释迦牟尼所教化的范围。
- 18.
大月氏人释义:这支被我国古代典籍称为大月氏人的民族,就是源起于东欧平原上古印欧人大迁徙的一支。
- 19.
天亲释义:⒈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血亲。 ⒉人名。即世亲。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瑜伽宗开创者无著之弟。
- 20.
妙乐释义:⒈古印度俗语的意泽。古代西印度国名。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苏剌侘国》。⒉奇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