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谚 [sú yàn]
1. 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
俗谚 引证解释
⒈ 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
引晋 陶潜 《答庞参军序》:“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
唐 张鷟 《游仙窟》:“张郎 心专,赋诗大有道理。俗谚曰:‘心欲专,凿石穿。’诚能思之,何远之有!”
沈从文 《新湘行记》:“我很满意这次过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谚‘同船过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国语词典
俗谚 [sú yàn]
⒈ 民间流传,有较固定句型的格言式短句。
例如:「别小看俗谚,他可是先民智慧的宝典,为人处世的指南。」
近鄙谚 俗语
俗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俗语释义: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也叫俗话。
- 2.
鄙谚释义:俗语。 《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汉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礼》有‘追胥’,律令伪为‘缉捕’,而鄙谚谓‘俾睨侦伺’,犹存‘胥’语。”
俗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释义:俗谚。 谓一张状纸送进衙门,便身遭讼累,无从摆脱。语出《普灯录·黄龙慧南禅师》:“一字入公门,九牛曳不出。”元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俺娘千不肯,万不肯,递了状纸,送到当官。自古道:‘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这早晚公差敢待来也。”《醒世姻缘传》第四六回:“我恐怕他后来改了口,所以哄他叫写个禀帖给我做了凭据,叫他改不得口。只这他自己的状纸上好些别脚,‘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哩!”黄远庸《最近之秘密政闻》:“吴景濂 君尤决絶,大似守‘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之戒者。”
- 2.
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释义:俗谚。比喻团结力量大。语本《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有些人羡慕 郭振山,说他弟兄‘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有些人则不满他,说他只管自己发家创业,不帮助 官渠岸 的困难户。”
- 3.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释义:亦作“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谓平日不早作准备或努力,到事情紧急时才匆忙设法。《水浒传》第十六回:“何清 笑道:‘哥哥正是“急来抱佛脚,閒时不烧香”。’”明 张谊《宦游纪闻·抱佛免罪》:“云南 之南一番国,其俗尚释教,人有犯罪应诛者……恐急,奔往某寺中抱佛脚。故俗谚云:‘閒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鲁迅《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我现在才知道 南池子 的‘政治学会图书馆’去年‘因为时局的关系,借书的成绩长进了三至七倍’了,但他‘家 翰笙’却还‘用“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十个字形容
- 4.
一个老鼠害一锅汤释义:俗谚。比喻因一人、一事或一物而害了整体,贻误全局。
- 5.
一分行情一分货释义:俗谚。 出什么价钱得到什么货色。《官场现形记》第二五回:“一分行情一分货,你拚得出大价钱,他肯拏行货给你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凡有所为而送的,无所谓轻重,也和我们做买卖一般,一分行情一分货。”
- 6.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释义:俗谚。意谓自家人不说客气话。
- 7.
一家女不吃两家茶释义:俗谚。谓一女不嫁二夫。
- 8.
一把抓了两头弗露释义:俗谚。比喻吝啬。
- 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释义:俗谚。谓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 10.
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释义:俗谚。 形容两人关系密切,彼此牵连。
- 11.
一正压百邪释义:俗谚。谓正气能压倒各种邪气。
- 12.
一身做事一身当释义:俗谚。 谓自己做事(有时指犯罪),自己承担责任。
- 13.
三寸咽释义:咽喉。俗谚有“三寸咽喉深似海”之谓。
- 14.
下颏释义:下巴,或称下巴颏儿。宋 周密《齐东野语·解颐》:“至今俗谚以人喜过甚者云兜不上下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只见一个人,生得一张狭长青灰色的脸儿,浓浓的眉毛,一双抠了进去的大眼睛,下頦上生成的挂脸鬍子,却不曾留。”闻捷《海燕》:“下颏有子弹穿过的伤痕,右嘴角因而微微下垂。”
- 15.
世谚释义:俗谚。南朝 陈 徐陵《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且世谚云:图官在乱世,觅富在荒年。”
- 16.
丢下钯儿弄扫帚释义:俗谚。搁下这样,又弄那样,意为忙不过来或应付不及。
- 17.
俗谚释义: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晋 陶潜《答庞参军序》:“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唐 张鷟《游仙窟》:“张郎 心专,赋诗大有道理。俗谚曰:‘心欲专,凿石穿。’诚能思之,何远之有!”沈从文《新湘行记》:“我很满意这次过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谚‘同船过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 18.
妈妈论儿释义:谓民间流传的俗话或俗谚。
- 19.
张冠李戴释义: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二记俗谚:“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 后用“张冠李戴”比喻名实不符,弄错了对象。冠:帽子。
- 20.
捣臼释义:方言。舂米的器具。如俗谚:十八个捣臼还生在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