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所 [wáng suǒ]
1. 指燕寝,古代帝王休息安寝的处所。
3. 指行宫。
王所 引证解释
⒈ 指燕寝,古代帝王休息安寝的处所。
引《周礼·天官·九嫔》:“九嬪掌妇学之灋……而以时御叙于王所。”
郑玄 注:“王所息之燕寝。”
《史记·周本纪》:“武王 至 周,自夜不寐, 周公 旦 即王所曰:‘曷为不寐?’”
⒉ 指行宫。
引《穀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公朝于王所。朝不言所,言所者,非其所也。”
惠栋 《九经古义·穀梁传》:“王所者,犹 汉 时所谓行在所也。”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新修驿路记》:“华阳 黑水,昔称丑地,近者尝为王所,百态丕变。”
王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山释义: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 2.
中贵人释义:⒈帝王所宠幸的近臣。 ⒉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
- 3.
丰邑释义:⒈美好富厚的城邑。⒉周文王所作邑,以为都。⒊汉高祖故乡。⒋借指汉高祖。⒌指新丰。在骊山附近。
- 4.
丹殿释义:帝王所居的宫殿。
- 5.
丹禁释义:指帝王所住的紫禁城。
- 6.
二绝释义:⒈同时并称的两种卓绝的技艺。指南朝陈顾野王所画古贤和王褒为它写的赞。⒉同时并称的两位才行卓绝的人物。指北齐的苏珍之和宋世轨。
- 7.
五路释义:⒈亦作“五輅”。 (1)古代帝王所乘的五种车子,即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⒉指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
- 8.
先道释义:⒈犹先导。《周礼·夏官·职方氏》:“及王之所行,先道,帅其属而巡戒令。”郑玄 注:“先道,先由王所从道居前,行其前日所戒之令。”贾公彦 疏:“此谓王将发行之时,即在王前巡行,前日所施戒令豫备之,等如前所施以不。”《左传·哀公二十五年》:“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杜预 注:“若见君有入势,必道助之。”参见“先导”。⒉先世医师。《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阳庆 ﹞有古先道遗传 黄帝、扁鹊 之脉书。”
- 9.
六宅使释义:唐 宋 时皇帝诸子年长后分院居住,并置十宅、六宅使负责管理诸宅院事务。后只称六宅使。宋 高承《事物纪原·横行武列·六宅》:“《宋朝会要》曰: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云六宅。宋朝 因之。”《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三年》:“高绍基 屡奏杂虏犯边,冀得承袭,帝遣六宅使 张仁谦 诣 延州 巡检,绍基 不能匿,始发父丧。”胡三省 注:“《职官分纪》曰:唐 置十宅、六宅使,以诸王所属为名,或总云十六宅,后止曰六宅。”
- 10.
六尺舆释义:帝王所乘的车。
- 11.
兴王释义:⒈励精图治,勤于王业的君主。《国语·晋语六》:“兴王赏諫臣,逸王罚之。”⒉指开创基业的君主。《后汉书·翟酺传》:“愿陛下亲自劳恤……心存亡国所以失之,览观兴王所以得之,庶灾害可息,丰年可招矣。”《隋书·李德林传》:“皇帝载诞之初,神光满室,具兴王之表,韞大圣之能。”
- 12.
养疾释义:⒈收养残疾者。《管子·入国》:“入国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养疾……所谓养疾者,凡国、都皆有掌养疾,聋、盲、喑、哑、跛躄、偏枯、握递不耐自生者,上收而养之疾官,而衣食之。殊身而后止。此之谓养疾。” 郭沫若 等集校引 俞樾 曰:“‘疾官’二字连文。‘官’,古‘馆’字。”⒉犹养病。《汉书·食货志下》:“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体之会,非酒不行。”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阿里袞 时病疡不能行,经略请留养疾。”
- 13.
写润释义:倾泻滋润。借指帝王所施的恩泽。
- 14.
凤冕释义:古代帝王所戴的礼帽。以珍贵鸟羽作饰,故名。
- 15.
凤凰车释义:古代帝王所乘的车子。
- 16.
凤脑释义:⒈凤凰的脑子。传说中为周穆王所用的灯油。⒉常用作灯油的美称。⒊即凤脑香。
- 17.
十殿释义:佛教谓主管地狱的十王所居的宫殿。
- 18.
华幄释义: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
- 19.
华盖释义:⒈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伞形的遮蔽物。 ⒉古星名。迷信的人认为运气不好,是有华盖星犯命,叫交华盖运。但据说和尚华盖罩顶是走好运。
- 20.
司文释义:⒈官署名。 犹今之礼宾司。《通典·职官八》:“大唐 龙朔 二年,改鸿臚为司文,咸亨 初復旧,光宅 初改为司宾,神龙 初復旧。”⒉司文郎的省称。唐 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司文者闻之而惊曰:‘尔其自礪于尔躬,吾将献尔于王所。’”参见“司文郎”。⒊掌管文教。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宣圣 命作《性道论》,视之色喜,谓可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