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认清 认清的意思
rènqīng

认清

简体认清
繁体認清
拼音rèn qīng
注音ㄖㄣˋ ㄑㄧ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rèn,(1) 分辨,识别。【组词】:认生。认得。辨认。(2) 表示同意。【组词】:认可。认账。(3) 与本来无关系的人建立某种关系。【组词】:认亲。(4) 认吃亏。【例句】:这事没办成,我认了。

qīng,(1)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组词】:清水。清泉。清流(①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②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风清。(2) 安静,不烦。【组词】:冷清。凄清。清闲。清静。清淡。清幽。清谧(宁静)。(3) 单纯不杂。【组词】:清唱。清茶。(4) 明白,明晰。【组词】:清楚。清晰。清醒。清通(文章层次清楚)。清亮。(5) 一点不留,净尽。【组词】:清除。肃清。清剿。清洗。清君侧(清除国君身边的亲信)。(6) 整理,查验。【组词】:清理。清查。清点。清仓。(7) 详细登记。【组词】:清册。清单。(8) 公正,廉洁。【组词】:清廉。清正。清官。清绩。(9) 洁净,纯洁。【组词】:清洁。清爽。冰清玉洁。(10) 高洁,高尚的,高明的。【组词】:清高。清绮。清雅。清操。清介(清高耿直)。清望(清白高尚的声望)。清识(高明的见识)。(11) 太平,不乱。【组词】:清平。清泰。清和。(12) 中国朝代名。【组词】:清代。清宫秘史。(13) 姓。

基本含义

明白、了解真相或本质。

认清的意思

认清 [rèn qīng]

1. 识别…的性质,看清…的特点:看出。

认清他的本来面目。

[know;]


国语词典

认清 [rèn qīng]

⒈ 辨别清楚。

如:「认清事实」。

迷失


认清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迷失释义: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迷失方向。

认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叶蔽目释义:《鹖冠子·上·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也说一叶障目。
    • 2.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就连泰山也看不到。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本质。
    • 3.
      不识大局释义:不认清当前的形势。
    • 4.
      两耳塞豆释义: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5.
      两豆塞耳释义: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6.
      假冒释义:冒充: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 7.
      岑楼齐末释义: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 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 8.
      带眼识人释义:要学会注重察言观色,认清看清身边人的各方面。
    • 9.
      果断决绝释义:决断,不犹豫;认清关键所在做出困难决定。决绝,副词,指坚定地,断然地。形容对事的态度。不犹豫的做决定。
    • 10.
      观复释义: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
    • 11.
      认实释义:认准,认清。
    • 12.
      认明释义:辨认清楚。
    • 13.
      识时务释义: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
    • 14.
      识时务者爲俊杰释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刘备 访世事於 司马德操。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 伏龙、凤雏。’”后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明 梅鼎祚《玉合记·拒间》:“识时务者为俊杰,请元帅三思。”《说唐》第四八回:“勣 闻识时务者为俊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六:“要工商界朋友们往大处想,不要往小处想。识时务者为俊杰。”
    • 15.
      识时知务释义: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 16.
      识时达务释义: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 17.
      识时达变释义: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 18.
      识时通变释义:认清时势,通达权变。同“识时达变”。
    • 19.
      黑老娃释义:黑老娃对乌鸦的一种称呼,是一个贬义词。通常和猪对比,俗话说:“黑老娃还嫌猪黑了”,比喻那些自我的人,不能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认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叶蔽目释义:《鹖冠子·上·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也说一叶障目。
    • 2.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释义: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就连泰山也看不到。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本质。
    • 3.
      不识大局释义:不认清当前的形势。
    • 4.
      两耳塞豆释义: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5.
      两豆塞耳释义: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
    • 6.
      假冒释义:冒充:认清商标,谨防假冒。
    • 7.
      岑楼齐末释义: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 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
    • 8.
      带眼识人释义:要学会注重察言观色,认清看清身边人的各方面。
    • 9.
      果断决绝释义:决断,不犹豫;认清关键所在做出困难决定。决绝,副词,指坚定地,断然地。形容对事的态度。不犹豫的做决定。
    • 10.
      观复释义: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
    • 11.
      认实释义:认准,认清。
    • 12.
      认明释义:辨认清楚。
    • 13.
      识时务释义: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后或用作通权达变之意。
    • 14.
      识时务者爲俊杰释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刘备 访世事於 司马德操。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 伏龙、凤雏。’”后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明 梅鼎祚《玉合记·拒间》:“识时务者为俊杰,请元帅三思。”《说唐》第四八回:“勣 闻识时务者为俊杰。”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六:“要工商界朋友们往大处想,不要往小处想。识时务者为俊杰。”
    • 15.
      识时知务释义:认清形势的发展,通晓事务的变化。
    • 16.
      识时达务释义:认清时势,通达事务。
    • 17.
      识时达变释义:认清时势,通达权变。
    • 18.
      识时通变释义:认清时势,通达权变。同“识时达变”。
    • 19.
      黑老娃释义:黑老娃对乌鸦的一种称呼,是一个贬义词。通常和猪对比,俗话说:“黑老娃还嫌猪黑了”,比喻那些自我的人,不能认清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认清造句

1.认清形势,不识时务的人是要碰壁的。

2.我们不能任孩子为所欲为,要从正面教育他们认清是非。

3.这个口蜜腹剑的家伙,不少人都上过他的当,受过他的骗,通过大量事实,大家才认清了他的丑恶面目。

4.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先认清题意,以免写出文不对题的文章。

5.在法庭上经过对证,他的险恶用心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人们这才认清了他的真面目。

6.正确引导孩子认清是非,是培养孩子判断能力的一件大事,决不可等闲视之。

7.责任是一面心灵的镜子,让我们不断认清事实,走的更坚定。

8.认清历史变革、立足历史方位、明确历史任务。

9.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清楚地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认清自己;反省是一种能力,需要用心培养才能结果;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亮心灵上的玷污。

10.有些人说话就是不算话,人品有问题,这种人就不要理,认清人,做好自己事比较重要。

11.一.认清自身的抑郁情况,了解抑郁的成因及表现形式,为全面挑战抑郁树立良好信心。

12.教官,请你认清自己的的使命。

13.小三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人,背负了骂名,却帮你认清了男人的真实面目。

14.做了很久的朋友,今天才算认清了这个伪君子的庐山真面目。

认清(renq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认清是什么意思 认清读音 怎么读 认清,拼音是rèn qīng,认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认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