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附 [yīn fù]
1. 犹依附。
因附 引证解释
⒈ 犹依附。
引《文子·守真》:“诚达性命之情,仁义因附也。”
三国 魏 曹丕 《答卞兰教》:“赋者,言事类之因附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也。”
因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江释义:⒈也叫黔江。长江支流,贵州省最大河流。发源于该省西部乌蒙山,在重庆市涪(fú)陵入长江。长1 018千米。中游谷深水急,险滩相接。⒉古地名。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而得名。在今安徽和县东苏皖界上有乌江镇,楚汉之际项羽垓下之战败溃,至此自杀。
- 2.
会正释义:⒈指会谈纳贡的事情。 《左传·文公四年》:“曹伯 如 晋 会正。”杜预 注:“会受贡赋之政也。”⒉会长。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武昌日知会之运动》:“因附设于圣公会也,故推 胡兰亭 任会正,刘敬安 副之。”
- 3.
傅益释义:⒈增补。 ⒉因附会而增加。
- 4.
寄书邮释义:传送书信的人。邮为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故称。语出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问:‘郎何之?’答云:‘为人作寄书邮。’”
- 5.
洪乔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 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因称不可信托的寄信人为“洪乔”。唐 陆龟蒙《逆友湖上》诗:“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 寧作置书邮。”元 马臻《送江西熊履善茂才之金陵》诗之二:“书来莫附 洪乔 便,只道经年一字无。”《两地书·许广平<致鲁迅二八>》:“六月六日发去一封信,不知是否遇了 洪乔?”
- 6.
滮池水释义:古代水名。因附会《诗·小雅·白华》“滮池”得名。在今 陕西省 西安市 西北。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鄗水 又北流,西北注与 滮池水 合……《毛诗》云‘滮,流浪(貌)也’,而世传以为水名矣。”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滮池水,亦谓 圣女泉,又曰 高都水。”
- 7.
置书邮释义:本作“致书邮”。 传递信件、文书的驿使。语本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唐 杜甫《晚秋长沙蔡五御史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澧州觐省》诗:“甘从投辖饮,肯作置书邮。”唐 陆龟蒙《送友人之湖上》诗:“欲寄一函聊问讯,洪乔 寧作置书邮?”
- 8.
蝇附骥尾而致千里释义: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而跑了千里的路程。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
- 9.
豫章邮释义: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殷洪乔 作 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 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能作致书邮!’”后以“豫章邮”指带信的人。
- 10.
返潮释义:空气湿度大,地面和衣物等因附着水分而潮湿;因地下水上升,地面和墙根发潮。
- 11.
骥尾之蝇释义: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