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 [jiě fàng qū]
1. 指一国之中建立了革命政权的地区。
英[liberated area;]
解放区 引证解释
⒈ 推翻了反动统治、建立人民政权的地区。特指抗 日 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从敌伪统治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地区。
引刘少奇 《<论党>引言》:“我们的党以及我们党所领导的 中国 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抗 日 救国的重心。”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请看解放区,人足家自给。”
解放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伴种释义:抗战中的解放区,由地主出土地和全部农本或一部分农本,农民只出劳力或兼出一部分农本,双方依照合约进行耕种,称“伴种”,又叫伙种。
- 2.
公学释义:原指 英国 为贵族子女开设的一种私立寄宿中学。著名的有伊顿公学、哈罗公学等。鸦片战争后我国一些由教会或公私团体办的学校亦称公学,如创设于 上海 的徐汇公学、南洋公学等。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亦有公学,则是培养干部的一种学校,如1937年成立于 延安 的陕北公学。
- 3.
冀钞释义:亦称“冀南币”。1939年10月抗 日 根据地冀南银行发行的货币,流通于 晋、冀、鲁、豫 边区。1948年5月后成为 华北 解放区本位币,同年底停止发行。
- 4.
农币释义:解放战争时期 华北 解放区西北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
- 5.
农救会释义:农民抗日救国会的简称。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农村中群众性组织。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进行抗日,进行减租减息,反霸斗争和生产运动。
- 6.
冬学释义:中国老解放区 的农村教育形式。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群众学习政治和文化。
- 7.
列宁服释义:亦称“列寧装”。 建国前根据地、解放区干部经常穿着的一种服装,建国初期亦颇流行。刘道生《森林中的红军大学》:“我们红大的学员走在最前面,一律徒手,穿着硬梆梆的新咔叽布列宁服。”《花城》1981年第6期:“她今天穿一件紧身双排钮列宁装外套。”
- 8.
变工释义:老解放区和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经施行过的农业劳动互助的简单形式,是农民相互调剂劳动力的方法,有人工换人工、牛工换牛工、人工换牛工等。
- 9.
土地改革释义:⒈简称土改。 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在党的“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指引下,发动群众开展斗争,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从政治上、经济上打倒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苏区进行了土地革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到1952年9月,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⒉泛指对土地所有制进行的改
- 10.
宋之的释义:(1914-1956)剧作家。河北丰润人。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后参加左翼戏剧运动。曾被捕入狱。1946年进入解放区。建国后曾任《解放军文艺》主编。剧作有《雾重庆》、《群猴》、《保卫和平》等。
- 11.
封锁沟释义:我国抗日战争(1937-1945)期间,日本 侵略军在 华北 等地为维护其交通和分割、封锁解放区,在解放区与敌占区之间和铁路、公路两侧所挖掘的宽而深的壕沟,叫“封锁沟”;挖出来的泥土就用来修成墙,叫“封锁墻”。
- 12.
徵象释义:⒈验证。 南朝 宋 鲍照《<河清颂>序》:“臣闻善谈天者,必徵象於人;工言古者,先考绩於今。”唐 罗隐《谗书·解武丁梦》:“商 之道削也,武丁 嗣之,且惧祖宗所传圮坏於我……乃用假梦徵象,以活 商 命。”⒉征候;迹象。老舍《骆驼祥子》十九:“收生婆来到,告诉她还不到时候,并且说了些要临盆时的征象。”邹韬奋《抗战以来》七:“这实在是 中国 目前政治上最重要的征象。”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两个战场》:“直到现在为止,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军队进攻的事件还未停止,并且看不出任何准备停止的征象。”
- 13.
新华书店释义:1939年9月在延安成立的图书发行机构。后又在华北、华中、山东等抗日根据地陆续成立。1945年后各大解放区的新华书店负担出版、印刷、发行业务。1951年1月实行出版、印刷、发行分工专业化后,专营图书发行业务。
- 14.
梅园新村释义:在 江苏省 南京市。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团长 周恩来)驻 南京 的办公地址。1956年辟为革命纪念馆。郭沫若《南京印象》四:“梅园新村 的名字很好听,大有诗的意味。”白桦《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诗:“风雨交加的 梅园新村,翠柏更苍劲。”亦省称“梅园村”。魏传统《周总理的愤怒》诗:“满腔愤怒化火炬,火炬照亮 南京 城,万众怀念解放区,一心坚守 梅园村。”
- 15.
沈钧儒释义:(1875—1963)中国民主革命家,爱国民主人士。字衡山,浙江嘉兴人。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参加辛亥革命。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九一八事变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1月与邹韬奋、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救国会“七君子”之一。1941年倡议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代表救国会参加,以后民主政团同盟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他任中央常务委员。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7年民盟被国民党解散,他赴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
- 16.
玩命释义:⒈玩忽命令。宋 叶适《终论五》:“张浚 之始用也,少年狂疏,恩信未足以感士,智勇未足以服人,蹙迫强项玩命之将,一举而失 关 陕,蜀 之全者幸耳。”⒉犹拚命。亦谓行动不顾危险,拿着性命当儿戏。老舍《神拳》第一幕:“高永义:‘我们要是玩命呢?’夜猫子:‘玩命?你们的命值几个小钱一条呢?’”杨朔《北线》十四:“﹝ 罗列戎 ﹞也知道要走过二百多里的解放区是刀尖上翻觔斗,玩命的事。”
- 17.
白求恩释义: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医生。 1936年去西班牙反法西斯前线为西班牙人民服务。1938年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抗日战场工作。他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高超的医疗技术救治了许多伤员,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因医治伤员感染,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 18.
童子军释义:⒈旧时一种少年武装。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六章:“启禀 闯王,童子军早已奉命准备停当,随时可以出战。”⒉1908年创立于 英国 的一种少儿军体组织。我国 民国 时期曾仿行。⒊抗 日 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一种少儿社会组织。古连《八乡山第一战》:“我们一到这里,很快就组织了农民协会、赤卫队、妇女会、童子军。”
- 19.
第三野战军释义:解放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原为山东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1947年初正式组成 华东野战部队。1948年11月整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春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1947年发动孟良崮战役,歼敌七十四师,震动全国。1948年与中原 野战军一起,发动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中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和第二野战军共同发起渡江战 役,解放南京、杭州、上海。接着挺进福建,至1949年10月解放了华东和沿海大部分岛屿。
- 20.
约法八章释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权组织的一切人员,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交出武器。(7)有准备有步骤地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