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解放军 解放军的意思
jiěfàngjūn

解放军

简体解放军
繁体解放軍
拼音jiě fàng jūn
注音ㄐㄧㄝˇ ㄈㄤˋ ㄐㄩㄣ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fàng,(1) 解脱约束,得到自由。【例句】:把笼子里的鸟放了。放胆。放诞。放任。放肆。放歌。放怀。豪放。释放。(2) 散(sàn)。【组词】:放工。放假。放学。放晴(阴雨后转晴)。(3)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组词】:放牧。放羊(亦喻任其自由行动,放手不管,含贬义)。(4) 驱逐到远方去。【组词】:放逐。放黜。流放。(5) 到基层去。【例句】:放官(古时指任命为外地官员)。下放。(6) 发出。【组词】:放电。放毒。放光。发放。(7) 借钱给别人,收取利息。【组词】:放债。放贷。(8) 扩展。【组词】:放大。放宽。(9) 花开。【组词】:百花齐放。心花怒放。(10) 搁、置。【例句】:这件事情不要紧,先放一放。存放。放弃。放心。放置。(11) 至。【组词】:放乎四海。摩顶放踵。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正规武装力量。

解放军的意思

解放军 [jiě fàng jūn]

1. 为解放人民而组织起来的军队。

[ liberation army; ]

2. 特指中国人民解放军。

[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the PLA; ]

3.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在役人员。

[ PLA man; ]

解放军 引证解释

⒈ 为解放人民而组织起来的军队。特指中国人民解放军

李瑛 《杨柳和士兵》诗:“风沙里走来一队骑马的解放军,长毛帽子皮靴子,马枪挎在身,嗬,一眼望去好精神!”


解放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八作风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
    • 2.
      三大战役释义: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 辽沉、淮海、平津 战役。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人民解放军自一九四八年冬季取得 辽沉、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消灭了一百八十三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九十八万土匪游子。”
    • 3.
      三大纪律释义: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 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朱德《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严格执行和经常检查三大纪律,随时随地为民兴利除弊。”
    • 4.
      三野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略称。
    • 5.
      上等兵释义:⒈士兵军衔的一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义务兵役制士兵的衔级分上等兵和列兵两级。⒉被授予上等兵军衔的军人。
    • 6.
      不单释义:⒈不止超额完成任务的,不单是这个生产队。⒉不但人民解放军不单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 7.
      两报一刊释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合称。“文化大革命”中“两报一刊”经常联合发表社论或文章,故称。
    • 8.
      中国人民解放军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开始建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 9.
      中国工农红军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与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后,党所领导的各地武装力量,都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简称红军。
    • 10.
      乌龟壳释义:⒈即龟甲。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四:“历史学家对乌龟壳、金石文和地下挖出来的其他古东西还要去考,而这些同志对我们的时间不长的东西,却根本不理,也懒得去查。”此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江地《捻军史初探》:“皖 北的钻在‘堡寨’里的地主武装--民团,也纷纷从乌龟壳里伸出脑袋来蠢蠢欲动。”柳杞《好年胜景》:“那边山坡上倒塌了半边的乌龟壳,那原是 日本 人的炮楼哩。”《解放军报》7:“﹝战斗英雄﹞把……侵略者的乌龟壳放到距自己仅五十米的距离上打。”⒉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
    • 11.
      人民武装释义:属于人民的武装力量。在我国,指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等武装组织,特指民兵等群众性武装组织。
    • 12.
      保卫工作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内容之一。
    • 13.
      保卫延安释义:长篇小说。 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届任期五年,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本届任期,或提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在必要时也可提前或延期。亦省称“全国人大”。
    • 15.
      八一奖章释义: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 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16.
      八一建军节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决议,规定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以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日。参见〔八一南昌起义〕
    • 17.
      八项注意释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 毛泽东 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 18.
      兵团释义:⒈泛指团以上的部队。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级组织。下辖数个军。
    • 19.
      军人释义:军队中有军籍的人员。通常包括服现役的军官和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军人还包括服现役的文职干部、军队院校的学员等。
    • 20.
      军区释义:也叫大军区。在本国领土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七个军区,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设有领导机关,下辖一定数量的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省军区、院校,有的还辖卫戍区或警备区等。统一领导辖区的军事工作。

解放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八作风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养成的优良作风。
    • 2.
      三大战役释义: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 辽沉、淮海、平津 战役。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人民解放军自一九四八年冬季取得 辽沉、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消灭了一百八十三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九十八万土匪游子。”
    • 3.
      三大纪律释义:从红军时代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就要求普遍遵守的三条主要纪律。 内容前后稍有不同,最终定为: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朱德《一九四七年十大任务》:“严格执行和经常检查三大纪律,随时随地为民兴利除弊。”
    • 4.
      三野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略称。
    • 5.
      上等兵释义:⒈士兵军衔的一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义务兵役制士兵的衔级分上等兵和列兵两级。⒉被授予上等兵军衔的军人。
    • 6.
      不单释义:⒈不止超额完成任务的,不单是这个生产队。⒉不但人民解放军不单是战斗的队伍,也是生产的队伍。
    • 7.
      两报一刊释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的合称。“文化大革命”中“两报一刊”经常联合发表社论或文章,故称。
    • 8.
      中国人民解放军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武装力量。1927年8月1日开始建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和新四军,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 9.
      中国工农红军释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8年4月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与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此后,党所领导的各地武装力量,都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改称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简称红军。
    • 10.
      乌龟壳释义:⒈即龟甲。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四:“历史学家对乌龟壳、金石文和地下挖出来的其他古东西还要去考,而这些同志对我们的时间不长的东西,却根本不理,也懒得去查。”此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江地《捻军史初探》:“皖 北的钻在‘堡寨’里的地主武装--民团,也纷纷从乌龟壳里伸出脑袋来蠢蠢欲动。”柳杞《好年胜景》:“那边山坡上倒塌了半边的乌龟壳,那原是 日本 人的炮楼哩。”《解放军报》7:“﹝战斗英雄﹞把……侵略者的乌龟壳放到距自己仅五十米的距离上打。”⒉詈词。喻指堡垒或坦克。
    • 11.
      人民武装释义:属于人民的武装力量。在我国,指人民解放军和民兵等武装组织,特指民兵等群众性武装组织。
    • 12.
      保卫工作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内容之一。
    • 13.
      保卫延安释义:长篇小说。 杜鹏程作。1954年发表。1947年,国民党军队重兵进攻延安。人民解放军主动撤出延安后,在青化砭和蟠龙镇两场战斗中接连获胜。周大勇连与主力失去联系,孤军奋战,杀出重围。国民党军队欲与人民解放军决战,结果受到重创。小说第一次塑造了彭德怀将军的形象。
    • 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解放军选出的代表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每届任期五年,如遇特殊情况,可以延长本届任期,或提前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在必要时也可提前或延期。亦省称“全国人大”。
    • 15.
      八一奖章释义:195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国防部长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5年9月30日至1937年7月6日)有功人员的奖章。 不分级,授予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红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红二或红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或红二十五军的连级及其以下人员。
    • 16.
      八一建军节释义: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决议,规定每年“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以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日。参见〔八一南昌起义〕
    • 17.
      八项注意释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 毛泽东 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1947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重行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八项注意如下:(一)说话和气;(二)买卖公平;(三)借东西要还;(四)损坏东西要赔;(五)不打人骂人;(六)不损坏庄稼;(七)不调戏妇女;(八)不虐待俘虏。
    • 18.
      兵团释义:⒈泛指团以上的部队。⒉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级组织。下辖数个军。
    • 19.
      军人释义:军队中有军籍的人员。通常包括服现役的军官和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军人还包括服现役的文职干部、军队院校的学员等。
    • 20.
      军区释义:也叫大军区。在本国领土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七个军区,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设有领导机关,下辖一定数量的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省军区、院校,有的还辖卫戍区或警备区等。统一领导辖区的军事工作。

解放军造句

1.解放军攻占一座城市时,那些敌方士兵早以吓的丧魂失魄了。

2.解放军从天而下,杀得敌人抱头鼠窜。

3.我人民解放军兵强马壮,天下无敌。

4.我们全家人对解放军感恩戴德永世不忘。

5.解放军一到,工厂里的流氓立即被扫地出门。

6.人民解放军以投鞭断流之势跨跃长江天险。

7.他高度评价了解放军救民水火的献身精神。

8.解放军战士日以继夜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

9.解放初,解放军剿匪部队曾在这里消灭过一股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匪徒。

10.我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挥戈南下,桀犬吠尧,革命形势如风卷残云。

11.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横扫千军,直捣敌人的老窝。

12.对敌人的诡计,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洞烛其奸的。

13.在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解放军战士挺身而出。

14.全国解放,许多解放军战士都解甲归田了。

15.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金城汤池的济南,还是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了。

16.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骨肉相连。

17.解放军和群众鱼水情深,水乳交融。

18.就在这一发千钧的时刻,解放军战士跳进大堤决口处,用人组成一道“长城”。

19.我们要向解放军学习,不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

20.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国家的万里长城,担负着保卫祖国领土和保卫“四化”建设的重任。

解放军是什么意思 解放军读音 怎么读 解放军,拼音是jiě fàng jūn,解放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解放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