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鞭尸 鞭尸的意思
biānshī

鞭尸

简体鞭尸
繁体鞭屍
拼音biān shī
注音ㄅㄧㄢ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ān,(1) 驱使牲畜的用具,柔软像绳子。【组词】:鞭杆。鞭长莫及。(2) 用鞭子抽打。【组词】:鞭打。鞭扑。鞭责。鞭策。(3)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组词】:教鞭。(4) 一种古代兵器,铁制有节,无锋刃。【组词】:钢鞭。竹节鞭。(5) 编连成串的爆竹。【组词】:鞭炮。小鞭。

shī,(1) 死人的身体。【组词】:尸体。尸骸。僵尸。借尸还魂。(2) 〔尸位〕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如“尸尸素餐,“尸尸误国”。(3) 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基本含义

指对已死去的人或事物进行无端的攻击和诋毁。

鞭尸的意思

鞭尸 [biān shī]

1. 亦作“鞭尸”。

3. 《史记·伍子胥列传》:“及吴兵入郢,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后遂以“鞕尸”谓对有深仇大恨的人泄愤的典实。

鞭尸 引证解释

⒈ 见“鞭尸”。亦作“鞭尸”。参见“鞭墓”。

《史记·伍子胥列传》:“及 吴 兵入 郢,伍子胥 求 昭王。既不得,乃掘 楚平王 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后遂以“鞕尸”谓对有深仇大恨的人泄愤的典实。 唐 元稹 《楚歌》之三:“岂料奔 吴 士,鞭尸 郢 市门。”
清 顾炎武 《子胥鞭平王之尸辨》:“而《季布传》亦言:‘此 伍子胥 所以鞭 平王 之墓也,’盖止于鞭墓,而传者甚之以为鞭尸,使后代之人,蔑弃人伦,讐对枯骨。”


国语词典

鞭尸 [biān shī]

⒈ 鞭打尸首以雪恨,或对已死的人做严厉的批评。参见「鞭尸」条。

《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誓愿鞭尸吴市,戮坟江阴。」


鞭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倒行逆施释义:《史记 伍 子胥列传》记载,春秋时伍子胥为父报仇,领吴兵攻打楚国,挖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申包胥责 备他,子胥回答说:“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指做事违背常理。
    • 2.
      决尸释义:鞭尸。
    • 3.
      大巨蛋案释义:在台湾,台北大巨蛋案引发争议,台北市政府廉政委员会2015年5月11日公布调查报告指控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内图利财团,建议移送检调,此举遭到国民党立委批判,形容柯文哲私设刑堂,就像鞭尸。
    • 4.
      子胥释义:春秋 楚 大夫 伍员 的字。 楚平王 杀其父 奢 兄 尚,其经 宋 郑 入 吴,助 阖庐 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 楚国,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吴王 夫差 时,因力谏停止攻 齐,拒绝 越国 求和,而渐被疏远。后 夫差 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庄子·盗跖》:“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此诗人所以伤而作,比干 子胥 遗身而忘祸也。”唐 李白《行路难》诗:“子胥 既弃 吴 江上,屈原 终投 湘水 滨。”明 许自昌《水浒记·义什》:“那区区保正
    • 5.
      郢市释义:郢都。唐 元稹《楚歌》之三:“岂料奔 吴 士,鞭尸 郢市 门。”参见“郢都”。
    • 6.
      鞭尸释义:⒈见“鞭尸”。⒉亦作“鞭尸”。《史记·伍子胥列传》:“及 吴 兵入 郢,伍子胥 求 昭王。既不得,乃掘 楚平王 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后遂以“鞕尸”谓对有深仇大恨的人泄愤的典实。唐 元稹《楚歌》之三:“岂料奔 吴 士,鞭尸 郢 市门。”清 顾炎武《子胥鞭平王之尸辨》:“而《季布传》亦言:‘此 伍子胥 所以鞭 平王 之墓也,’盖止于鞭墓,而传者甚之以为鞭尸,使后代之人,蔑弃人伦,讐对枯骨。”参见“鞭墓”。

鞭尸(bi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鞭尸是什么意思 鞭尸读音 怎么读 鞭尸,拼音是biān shī,鞭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鞭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