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 pí ba,(1) 同“疲”,累。
gōng,(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组词】: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组词】:工业。工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组词】:工作。工厂。竣工。(4) 工作量。【组词】:记工。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工。(5) 技术和技术修养。【组词】:唱工儿。工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工力。(6) 细致,精巧。【组词】:工巧。工整。工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工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例句】: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组词】:工书善画。工于心计。
1. 为迫使雇主答应所提要求或为达到其他目的而暂时停止工作。
例决定为提高工资而罢工。
英[strike;]
⒈ 工人为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集体停止工作。
引茅盾 《子夜》十三:“明天到车间里选举好了代表,我们就冲出厂来!罢工!”
吴玉章 《第一次大革命的回忆》二:“这时 香港 的工人已开始罢工,许多工人挤在轮船上,要回 广州 去。”
叶紫 《杨七公公过年》五:“罢工接着延续了三四天功夫,没有得到结果。”
⒈ 工人因特定目的,暂时集体离开工作岗位,停止工作的行为。
例如:「工人罢工,使得公司遭受巨大损失。」
近停工
1.该国经过接二连三的大罢工和游行示威的冲击,内阁已在风雨摇摆之中,随时可能被迫辞职。
2.尽管资本家采取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等办法,但工人们仍然坚持继续罢工,并表示不答应条件决不复工。
3.因工资未兑现,工人们举行了一次大罢工。
4.我们还弱不禁风,经不起一次罢工。
5.工人们举行罢工要求改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