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í,(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组词】:皮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组词】:裘皮。(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组词】:封皮。书皮。(4) 表面。【组词】:地皮。(5) 薄片状的东西。【组词】:豆腐皮。(6) 韧性大,不松脆。【例句】:花生放皮了。(7) 不老实,淘气。【组词】:顽皮。(8) 指橡胶。【组词】:胶皮。皮球。(9) 姓。
dēng,(1) 照明的器具。【组词】:电灯。路灯。灯火(泛指亮的灯)。灯语(通讯方法之一)。灯标。(2) 其它用途的发光、发热装置。【组词】:红绿灯。指示灯。酒精灯。(3) 装饰张挂的彩灯。【组词】:灯节。灯市。河灯。冰灯。
lóng lǒng,(1) 较大的箱子。【组词】:箱笼。(2) 遮盖,罩住。【组词】:笼罩。烟笼雾罩。(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
1. 皮做的灯笼。因光暗不明,喻指糊涂昏暗或糊涂昏暗之人。
⒈ 皮做的灯笼。因光暗不明,喻指糊涂昏暗或糊涂昏暗之人。
引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阑驾上书》:“歌曰:‘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如此怨謡,未能枚举。”
元 王晔 《水仙子》曲:“小机关背地里商量下,把俺做皮灯笼看待咱。”
⒈ 比喻黑暗。
引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九·阑驾上书》:「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一重。」
⒉ 比喻糊涂愚笨的人。元·王晔〈水仙子·风流双渐惯轮铡〉曲:「小机关背地里商量下,把俺做皮灯笼看待咱。」也作「皮灯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