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言文 文言文的意思
wényánwén

文言文

简体文言文
繁体
拼音wén yán wén
注音ㄨㄣˊ ㄧㄢˊ ㄨㄣˊ
结构ABA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yán,(1) 讲,说。【组词】: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组词】: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3) 汉语的字。【组词】: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4) 语助词,无义。【组词】:言归于好。“言告师氏,言告言归”。(5) 姓。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基本含义

◎ 文言文 wényánwén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用文言写的文章

文言文的意思

文言文 [wén yán wén]

1. 用文言写的文章。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文言文 引证解释

⒈ 用别于白话的古汉语书面语写的文章。

毛泽东 《反对党八股》:“五四运动时期,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九:“大概是文言文罢,你们在小学里是只读白话文的。”


国语词典

文言文 [wén yán wén]

⒈ 经过文饰、与口语不同的文体。通常词句较精简。相对于白话文或语体文而言。

语体文


文言文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语体文释义:白话文。

文言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塾师释义:文言文,[原文]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
    • 2.
      之乎者也释义:之、乎、者、也都是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四字连说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
    • 3.
      仪礼析疑释义:中国的一篇古文,属于文言文。
    • 4.
      倒装释义:⒈修辞方式,用颠倒词句的次序来达到加强语势、语调和突出语意等效果。如安徽民歌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上一句就是如今人人是歌手的倒装。⒉一种语法规则,多见于文言文、外文。如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的倒装,之在此起前置宾语的作用。
    • 5.
      古文释义:⒈泛指文言文。⒉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的文风,提倡先秦和汉代所使用的散体的文言文,并把它叫做古文。⒊指春秋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即东土文字。
    • 6.
      回心释义:⒈改变心意。《汉书·礼乐志》:“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宋 司马光《回心》:“何谓回心?曰:去恶而从善,捨非而从是。”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酒席中间,慢慢的劝他回心。”⒉转念。《红楼梦》第九十回:“却自己回心一想,他到底是嫂子的名分,那里就有别的讲究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回心一想,我几十年的老江湖,难道不及他一个小孩子。”鲁迅《花边文学·大雪纷飞》:“那么,回心一想,一定可以记得他们有许多赛过文言文或白话文的好话。”⒊回头;改变心意。晋 潘岳《悼
    • 7.
      子路持剑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篇文章,属于文言文。
    • 8.
      对汤问释义:一篇文言文。
    • 9.
      异读字释义: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
    • 10.
      惠子家穷释义:一篇文言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要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以十分遥远的办法来解救。
    • 11.
      扁鹊投石释义:《扁鹊投石》,文言文,文章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 12.
      文学革命释义:指我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展开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 文学革命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起点,进而反对以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旧文学,提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
    • 13.
      文白释义:文言文和白话文。
    • 14.
      新文学释义:指中国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与旧的传统文学不同的文学。作品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多描写现实生活和斗争,反映人民的民主革命要求,形式上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鲁迅的《呐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是其中的代表。
    • 15.
      曲台释义:常见于文言文,是秦汉时期宫殿的名称,在汉代主要为著记校书之处,亦以指著述校书,同时又引申为礼仪、礼制的代称。
    • 16.
      桎狗取鼠释义:文言文。
    • 17.
      狗亦有灵释义:一篇文言文。
    • 18.
      白话文释义:也叫语体文。 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与“文言文”相对。
    • 19.
      省略句释义: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 20.
      神逸释义:古代文言文中的一个词语。

文言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塾师释义:文言文,[原文]有两塾师邻村居,皆以道学自任。
    • 2.
      之乎者也释义:之、乎、者、也都是文言文常用的虚词,四字连说常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喜欢古奥。
    • 3.
      仪礼析疑释义:中国的一篇古文,属于文言文。
    • 4.
      倒装释义:⒈修辞方式,用颠倒词句的次序来达到加强语势、语调和突出语意等效果。如安徽民歌如今歌手人人是,唱得长江水倒流,上一句就是如今人人是歌手的倒装。⒉一种语法规则,多见于文言文、外文。如韩愈《师说》中的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即为不知句读、不解惑的倒装,之在此起前置宾语的作用。
    • 5.
      古文释义:⒈泛指文言文。⒉唐代韩愈、柳宗元等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体文的文风,提倡先秦和汉代所使用的散体的文言文,并把它叫做古文。⒊指春秋战国时期秦以外的六国文字,即东土文字。
    • 6.
      回心释义:⒈改变心意。《汉书·礼乐志》:“夫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而乡道,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宋 司马光《回心》:“何谓回心?曰:去恶而从善,捨非而从是。”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酒席中间,慢慢的劝他回心。”⒉转念。《红楼梦》第九十回:“却自己回心一想,他到底是嫂子的名分,那里就有别的讲究了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回心一想,我几十年的老江湖,难道不及他一个小孩子。”鲁迅《花边文学·大雪纷飞》:“那么,回心一想,一定可以记得他们有许多赛过文言文或白话文的好话。”⒊回头;改变心意。晋 潘岳《悼
    • 7.
      子路持剑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篇文章,属于文言文。
    • 8.
      对汤问释义:一篇文言文。
    • 9.
      异读字释义: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
    • 10.
      惠子家穷释义:一篇文言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远水救不了近火,不要在面临事情的时候,以十分遥远的办法来解救。
    • 11.
      扁鹊投石释义:《扁鹊投石》,文言文,文章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 12.
      文学革命释义:指我国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展开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运动。 文学革命以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为起点,进而反对以封建主义为内容的旧文学,提倡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
    • 13.
      文白释义:文言文和白话文。
    • 14.
      新文学释义:指中国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与旧的传统文学不同的文学。作品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多描写现实生活和斗争,反映人民的民主革命要求,形式上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鲁迅的《呐喊》《彷徨》、郭沫若的《女神》是其中的代表。
    • 15.
      曲台释义:常见于文言文,是秦汉时期宫殿的名称,在汉代主要为著记校书之处,亦以指著述校书,同时又引申为礼仪、礼制的代称。
    • 16.
      桎狗取鼠释义:文言文。
    • 17.
      狗亦有灵释义:一篇文言文。
    • 18.
      白话文释义:也叫语体文。 用白话写成的文章。与“文言文”相对。
    • 19.
      省略句释义: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
    • 20.
      神逸释义:古代文言文中的一个词语。

文言文造句

1.一读起文言文,他就有如堕烟海的感觉。

2.学习文言文,只是囫囵吞枣地死记硬背不是好办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学好。

3.文言文和写白话文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而是关系紧密。

4.初中的学生能够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5.无非就是干得好之类,日常生活不用那么咬文嚼字,全用文言文,你儿子固然不懂,你也未必有面子。

6.这篇文言文,我看了几遍都不懂,经老师条分缕析地讲解后,才完全明白了。

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读音 怎么读 文言文,拼音是wén yán wén,文言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言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