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气盛 气盛的意思
shèng

气盛

简体气盛
繁体氣盛
拼音qì shèng
注音ㄑㄧˋ ㄕ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shèng chéng,(1) 兴旺。【组词】:兴盛。繁盛。旺盛。盛世。盛衰。茂盛。全盛时期。(2) 炽烈。【组词】:年轻气盛。盛怒。盛气凌人。(3) 丰富,华美。【组词】:盛产。盛宴。盛装。(4) 热烈,规模大。【组词】:盛大。盛况。盛典。盛举。(5) 广泛,程度深。【例句】:盛传(chuán)。盛行(xíng )。盛赞。盛名。盛夏。(6) 深厚。【组词】:盛意。(7) 姓。(1) 把东西放进去。【组词】:盛饭。(2) 容纳。【组词】:盛器。小桶盛不下多少东西。

基本含义

形容气势旺盛、气度宽大。

气盛的意思

气盛 [qì shèng]

1. 血气旺盛,精力充沛;血气方刚,争强好胜。

年轻气盛,说话易伤人。

[ coarse temperament; ]

2. 气势很大。

气盛言宜。

[ 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imposing; ]

气盛 引证解释

⒈ 气势盛大。

晋 张协 《七命》:“气盛怒发,星飞电骇。志凌九州,势越四海。”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而间引饮一斛。”
唐 韩愈 《答李翊传》:“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⒉ 犹血气方刚。

三国 魏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
明 方孝孺 《益斋记》:“吾时志高气盛,谓口舌间足以成事。方以此自才,而人亦多以此奇我。”


气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妇释义:不合为妇之道,违背妇德。《左传·襄公三十年》:“君子谓 宋共姬 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汉书·五行志上》:“二十四年,‘大水’。董仲舒 以为夫人 哀姜 淫乱不妇,阴气盛也。”
    • 2.
      不腾腾释义:气盛貌。
    • 3.
      乾隆帝释义:(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 4.
      出拔释义:⒈犹言超脱。 《世说新语·文学》“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刘孝标 注引《魏氏春秋》:“弼 论道约美不如 晏,自然出拔过之。”⒉犹言出众。唐 皇甫湜《答李生书》之一:“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
    • 5.
      呼噏释义:⒈亦作“呼翕”。呼气和吸气。⒉吸入,摄取。⒊道家导引吐纳的养生术。后用指长生。⒋一息之间,形容顷刻之间。⒌犹吞吐。形容气盛势大。
    • 6.
      喷勃释义:气盛貌。
    • 7.
      嚣凌释义:嚣张凌辱;嚣张气盛。
    • 8.
      大令释义:⒈国家的重要法令。《国语·晋语八》:“国有大令,何故犯之?”⒉指皇帝的诏令。《汉书·翼奉传》:“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復,阴气盛矣。”颜师古 注:“太令谓虚仓廪、开府库之属也。”⒊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清 沉涛《瑟榭丛谈》卷下:“钱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辅,三黜屡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前任的本县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絶不假手书吏家丁。”⒋指 晋 王献之。《晋书·王珉传》:“﹝ 王珉 ﹞代 王献之 为长兼中书
    • 9.
      奰屃释义:亦作“奰屓”。气盛作力貌。
    • 10.
      婓婓释义:⒈往来貌。⒉香气盛貌。
    • 11.
      宦寺释义:即宦官。宦官古称寺人,故云宦寺。《新唐书·李石传》:“方是时,宦寺气盛,陵暴朝廷。”宋 陆游《冬日读白集作古风》诗:“汉 祸始外戚,唐 乱基宦寺。”《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 蔡京 ﹞内结宦寺,外连臺諫,合党缔交,以图柄任。”清 方苞《书<王氏三烈女传>后》:“窃尝叹自古乱亡之衅,不过数端:或以权姦,或以女宠,或以宦寺。”参见“宦官”。
    • 12.
      岳岳释义:⒈亦作“岳岳”。 挺立貌;耸立貌。《楚辞·九思·悯上》:“丛林兮崯崯,株榛兮岳岳。”王逸 注:“岳岳,众木植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於栋间,玉女闚窗而下视。”李善 注:“岳岳,立貌。”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巨厦煌煌周八面,丰碑岳岳建中央。”⒉喻人位尊气盛。锋芒毕露。《汉书·朱云传》:“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此为双关语,以鹿角高耸突出,喻 五鹿充宗 之为人。⒊形容人刚直不阿。唐 柳宗元《佩韦赋》:“云 岳岳而专强兮,果黜志而乖图。”清 周亮工《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
    • 13.
      年壮气锐释义: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 14.
      年壮释义: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后以“年壮”泛指壮年。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唐 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明 方孝孺《答郑仲辩》之二:“盖世之儒者,当年壮气鋭之时,驰鶩于声利,用智惟恐不工,操术惟恐不奇。”
    • 15.
      快犊破车释义: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
    • 16.
      恻怛释义:⒈哀伤。《礼记·问丧》:“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气盛,故袒而踊之。”《后汉书·祭遵传》:“征虏将军 潁阳侯 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圣躬。”《旧唐书·岑文本传》:“其夕,太宗 闻严鼓之声,曰:‘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命停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状中称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无主者,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惻怛,筹思废寝。”⒉犹恻隐。宋 叶适《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贾公 惻怛长者,惠贫恤孤。”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其发之於诗
    • 17.
      惨阳释义:谓阳气盛极而炎热。
    • 18.
      扇扬释义:⒈煽动。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加 刘备 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宋书·天文志三》:“陈郡 人 袁悦 昧私苟进,交遘主相,扇扬朋党。”⒉播扬,宣扬。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提唱雋流,扇扬雅道,餘韵流风,到今未沫。”
    • 19.
      扑腾腾释义:⒈气盛貌。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越惹他必丢疋搭的嚮駡儿这一塲扑腾腾气。”⒉扬鞭策马貌。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王孙乘骏马,扑腾腾金鞭裊落花。”⒊象声词。形容击鼓、落水等声音。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落得这扑腾腾鼙鼓惊魂,明晃晃剑戟侵眸。”《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扒下长裤脱了短衫,扑腾腾统统下了河。”
    • 20.
      扑邓邓释义:气盛貌。

气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妇释义:不合为妇之道,违背妇德。《左传·襄公三十年》:“君子谓 宋共姬 女而不妇。女待人,妇义事也。”《汉书·五行志上》:“二十四年,‘大水’。董仲舒 以为夫人 哀姜 淫乱不妇,阴气盛也。”
    • 2.
      不腾腾释义:气盛貌。
    • 3.
      乾隆帝释义:(1711-1799)即“爱新觉罗·弘历”。 清朝皇帝。庙号高宗,年号乾隆。雍正帝第四子。初封和硕宝亲王。即位后继续用兵平定准噶尔部,又平定回部大小和卓木叛乱,并在新疆设伊犁将军,管理天山南北。在位时编成《四库全书》,但屡兴文字狱。曾六次南巡,挥霍浪费。后期任用权臣和b133二十年,贪污腐败风气盛行。1796年b134位给皇太子(嘉庆帝),自称太上皇帝。
    • 4.
      出拔释义:⒈犹言超脱。 《世说新语·文学》“因以所注为《道德二论》”刘孝标 注引《魏氏春秋》:“弼 论道约美不如 晏,自然出拔过之。”⒉犹言出众。唐 皇甫湜《答李生书》之一:“足下以少年气盛,固当以出拔为意。学文之初,且未自尽其才,何遽称力不能哉!”
    • 5.
      呼噏释义:⒈亦作“呼翕”。呼气和吸气。⒉吸入,摄取。⒊道家导引吐纳的养生术。后用指长生。⒋一息之间,形容顷刻之间。⒌犹吞吐。形容气盛势大。
    • 6.
      喷勃释义:气盛貌。
    • 7.
      嚣凌释义:嚣张凌辱;嚣张气盛。
    • 8.
      大令释义:⒈国家的重要法令。《国语·晋语八》:“国有大令,何故犯之?”⒉指皇帝的诏令。《汉书·翼奉传》:“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復,阴气盛矣。”颜师古 注:“太令谓虚仓廪、开府库之属也。”⒊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清 沉涛《瑟榭丛谈》卷下:“钱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辅,三黜屡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前任的本县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絶不假手书吏家丁。”⒋指 晋 王献之。《晋书·王珉传》:“﹝ 王珉 ﹞代 王献之 为长兼中书
    • 9.
      奰屃释义:亦作“奰屓”。气盛作力貌。
    • 10.
      婓婓释义:⒈往来貌。⒉香气盛貌。
    • 11.
      宦寺释义:即宦官。宦官古称寺人,故云宦寺。《新唐书·李石传》:“方是时,宦寺气盛,陵暴朝廷。”宋 陆游《冬日读白集作古风》诗:“汉 祸始外戚,唐 乱基宦寺。”《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二年》:“﹝ 蔡京 ﹞内结宦寺,外连臺諫,合党缔交,以图柄任。”清 方苞《书<王氏三烈女传>后》:“窃尝叹自古乱亡之衅,不过数端:或以权姦,或以女宠,或以宦寺。”参见“宦官”。
    • 12.
      岳岳释义:⒈亦作“岳岳”。 挺立貌;耸立貌。《楚辞·九思·悯上》:“丛林兮崯崯,株榛兮岳岳。”王逸 注:“岳岳,众木植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神仙岳岳於栋间,玉女闚窗而下视。”李善 注:“岳岳,立貌。”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诗:“巨厦煌煌周八面,丰碑岳岳建中央。”⒉喻人位尊气盛。锋芒毕露。《汉书·朱云传》:“五鹿 岳岳,朱云 折其角。”此为双关语,以鹿角高耸突出,喻 五鹿充宗 之为人。⒊形容人刚直不阿。唐 柳宗元《佩韦赋》:“云 岳岳而专强兮,果黜志而乖图。”清 周亮工《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
    • 13.
      年壮气锐释义:指年纪轻,气势旺盛。亦作“年少气盛”、“年盛气强”。
    • 14.
      年壮释义:古时男子年满三十谓之壮。后以“年壮”泛指壮年。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唐 钱起《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诗:“年壮才仍美,时来道易行。”明 方孝孺《答郑仲辩》之二:“盖世之儒者,当年壮气鋭之时,驰鶩于声利,用智惟恐不工,操术惟恐不奇。”
    • 15.
      快犊破车释义:跑得快的牛犊会把车拉翻。比喻年轻气盛的人应当懂得克制。
    • 16.
      恻怛释义:⒈哀伤。《礼记·问丧》:“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懣气盛,故袒而踊之。”《后汉书·祭遵传》:“征虏将军 潁阳侯 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为之感伤,远迎 河 南,惻怛之慟,形於圣躬。”《旧唐书·岑文本传》:“其夕,太宗 闻严鼓之声,曰:‘文本 殞逝,情深惻怛,今宵夜警,所不忍闻。’命停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老龙舡户》:“状中称死者不下百餘,其千里无主者,更不知凡几。公骇异惻怛,筹思废寝。”⒉犹恻隐。宋 叶适《乐清县学三贤祠堂记》:“贾公 惻怛长者,惠贫恤孤。”明 宋濂《<杏庭摘稿>序》:“其发之於诗
    • 17.
      惨阳释义:谓阳气盛极而炎热。
    • 18.
      扇扬释义:⒈煽动。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仁君年壮气盛,绪信所嬖……加 刘备 扇扬,事结舋连,推而行之,想畅本心,不愿於此也。”《宋书·天文志三》:“陈郡 人 袁悦 昧私苟进,交遘主相,扇扬朋党。”⒉播扬,宣扬。唐 柳宗元《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碣》:“昔公之来,仁风扇扬。”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提唱雋流,扇扬雅道,餘韵流风,到今未沫。”
    • 19.
      扑腾腾释义:⒈气盛貌。元 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越惹他必丢疋搭的嚮駡儿这一塲扑腾腾气。”⒉扬鞭策马貌。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王孙乘骏马,扑腾腾金鞭裊落花。”⒊象声词。形容击鼓、落水等声音。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二折:“落得这扑腾腾鼙鼓惊魂,明晃晃剑戟侵眸。”《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扒下长裤脱了短衫,扑腾腾统统下了河。”
    • 20.
      扑邓邓释义:气盛貌。

气盛造句

1.当年年轻气盛,他因一时情绪失控而铸成大错,至今悔恨不已。

2.这篇文章气盛言宜,堪称佳作。

3.疏影横斜阳气盛,暗香浮动月光摧。

4.父亲嘱咐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凡事一定要度德量力,不可年少气盛、鲁莽行事。也作“量力度德”。

5.当年他年轻气盛,全家大小都被他弄得惶惶恐恐的,生怕会惹来狂风暴雨。

气盛(qis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气盛是什么意思 气盛读音 怎么读 气盛,拼音是qì shèng,气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气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