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午日三公 午日三公的意思
sāngōng

午日三公

简体午日三公
繁体
拼音wǔ rì sān gōng
注音ㄨˇ ㄖˋ ㄙㄢ ㄍㄨㄥ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 用于计时。【例句】:午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午间。午饭。午睡。午休。午夜(半夜、子夜)。(3) 古同“忤”、“迕”,逆,背。

rì,(1)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亦称“太阳”)。【组词】:日月星辰。日晷(guǐ)(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日珥。日薄西山(太阳快要落山了,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接近死亡)。(2) 白天,与“夜”相对。【组词】:日班。(3) 天,一昼夜。【组词】:多日不见。今日。日程。(4) 某一天。【组词】:纪念日。(5) 计算工作的时间单位,通常以八小时或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6) 时候。【组词】:春日。往日。(7) 每天,一天一天地。【组词】:日记。日益。(8) 特指“日本国”。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基本含义

指在公共场合或集体活动中,自行其是、不服从组织和纪律的人。

午日三公的意思

午日三公 [wǔ rì sān gōng]

1. 马的异名。

午日三公 引证解释

⒈ 马的异名。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午日称三公者,马也。”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兽畜·马》:“午日三公:《抱朴子》,山中午日称三公者,马也。”


午日三公是什么意思 午日三公读音 怎么读 午日三公,拼音是wǔ rì sān gōng,午日三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午日三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