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层 上层的意思
shàngcéng

上层

简体上层
繁体上層
拼音shàng céng
注音ㄕㄤˋ ㄘ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céng,(1) 重(chóng)。【组词】:层云。层峰。层浪。层叠。(2) 重复地。【组词】:层出不穷。(3) 级。【组词】:层次。阶层。上层。(4) 量词(a.用于重叠、积累的东西,如“五层楼”;b.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如“还有一层顾虑”;c.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如“一层薄膜”)。

基本含义

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上层的意思

上层 [shàng céng]

1. 指机构、组织、阶层的上面一层或几层。

[ upper levels; upper strata; ]

2. 森林树冠层;亦指森林的树冠。

[ overstory; ]

3. 地位或职位高的。

社会各上层阶级。

[ superior; ]

上层 引证解释

⒈ 层状物的上面一层。多指建筑物。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大章车,所以识道里也……车上为二层,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层击鼓;行十里,上层击鐲。”
《北史·崔弘度传》:“尝与 训(宇文训 )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
唐 齐己 《暮游岳麓寺》诗:“寺楼高出碧崖稜,城里谁知在上层。”
元 王逢 《淮安忠武王箭歌·题垂虹桥亭》:“浮屠上层龙所宫,宝盘紺碧莲花同。”

⒉ 指社会成员中地位高的那一部分人。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三章第三节:“元朝 统治阶级最上层,宫廷的内部矛盾,也日益深化激化了。”

⒊ 指组织机构中的上一级组织。例

如:精简上层,加强下层。


国语词典

上层 [shàng céng]

⒈ 上面一层或多层。

《北史·卷三二·崔辩传》:「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

下层

⒉ 上级、上司。

如:「上层将有异动的传说纷纭,搞得底下的人人心惶惶。」


上层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表层释义:物体表面的一层。

上层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下层释义:下面的一层或几层(多用于机构、组织、阶层):深入下层。下层社会。

上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下一致释义:一个是上层与下面的机构,就是上级与下面所属部门及人员的志向、口径、态度等等一致无二;一个是一物的上面与下面的结构、形态等一样、相通。
    • 2.
      上层建筑释义: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和。与“经济基础”相对。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3.
      上层路线释义:指专在上层机构或领导干部间周旋的作风。
    • 4.
      上流社会释义:指上层社会。
    • 5.
      上达释义:⒈下层或下属的意见到达上层或上级。⒉旧指能对德、义等透彻了解并能努力实行。
    • 6.
      中产阶级释义:⒈中等资产阶级,在我国多指民族资产阶级。⒉指当代西方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收入较丰厚的阶层。如国家公务员、工商企业中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医生、记者、律师等。
    • 7.
      仕女图释义:⒈亦称“仕女画”。 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图画。⒉旧时比喻大家闺秀安闲舒适的生活环境。
    • 8.
      低层住宅释义:指地面上层数为1—3层的住宅建筑。
    • 9.
      侯王将相释义: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10.
      南京长江大桥释义: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 11.
      历史唯物主义释义:也叫唯物史观。 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
    • 12.
      台阁体释义:⒈明朝初年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特点是形式雍容典雅,内容多歌功颂德。⒉即“馆阁体”
    • 13.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14.
      地壳释义:地球固体圈层的最 外层。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6千米。分两层,上层由硅铝质岩石组成,下层由硅镁质岩石组成。上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大陆地 壳表层的岩石,有些经风化破坏后,在生物和人类的作用下形成土壤层。壳(qiào)。
    • 15.
      城子崖遗址释义:中国 黄河 下游以新石器时代 山东 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 位于 山东省 章丘县 龙山镇 以东 城子崖 的台地上。1928年发现,1930——1931年两次进行发掘,编有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上层为 东周 时代遗存,下层是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遗址对认识和研究 中国 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
      士君子释义:⒈周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 ⒉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⒊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⒋泛指读书人。
    • 17.
      多层住宅释义:指地面上层数为4—6层的住宅建筑,一般不设电梯。
    • 18.
      天空实验室释义:美国第一个轨道空间站。 1973年5月14日发射。轨道高度430千米。呈圆柱形,长35米,直径7米,重约775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工作室,下层为生活室。主要任务是考察长期的空间飞行对人体的影响,观测太阳、彗星和地球资源,空间冶金试验等。发射后,于同年5月25日、7月28日和11月16日先后有三批(每批三名)宇航员由“阿波罗”号载人飞船送入天空实验室,分别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八、五十九和八十四天。1979年7月11日提前进入大气层坠毁。
    • 19.
      奋迅泥滓释义:奋迅于泥滓。从泥土与污垢中奋发崛起。意指从社会下层的卑贱地位通过奋发努力而进入社会上层。
    • 20.
      封建制度释义: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农民(或农奴)生活贫困,无政治权利,他们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一般认为 中国 于 春秋 战国 之交进入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

上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下一致释义:一个是上层与下面的机构,就是上级与下面所属部门及人员的志向、口径、态度等等一致无二;一个是一物的上面与下面的结构、形态等一样、相通。
    • 2.
      上层建筑释义: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和。与“经济基础”相对。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3.
      上层路线释义:指专在上层机构或领导干部间周旋的作风。
    • 4.
      上流社会释义:指上层社会。
    • 5.
      上达释义:⒈下层或下属的意见到达上层或上级。⒉旧指能对德、义等透彻了解并能努力实行。
    • 6.
      中产阶级释义:⒈中等资产阶级,在我国多指民族资产阶级。⒉指当代西方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收入较丰厚的阶层。如国家公务员、工商企业中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医生、记者、律师等。
    • 7.
      仕女图释义:⒈亦称“仕女画”。 以中国封建社会中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图画。⒉旧时比喻大家闺秀安闲舒适的生活环境。
    • 8.
      低层住宅释义:指地面上层数为1—3层的住宅建筑。
    • 9.
      侯王将相释义: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
    • 10.
      南京长江大桥释义: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 11.
      历史唯物主义释义:也叫唯物史观。 用唯物主义解释社会历史的哲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自身固有的规律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
    • 12.
      台阁体释义:⒈明朝初年上层官僚间形成的一种文风。其特点是形式雍容典雅,内容多歌功颂德。⒉即“馆阁体”
    • 13.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14.
      地壳释义:地球固体圈层的最 外层。 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6千米。分两层,上层由硅铝质岩石组成,下层由硅镁质岩石组成。上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大陆地 壳表层的岩石,有些经风化破坏后,在生物和人类的作用下形成土壤层。壳(qiào)。
    • 15.
      城子崖遗址释义:中国 黄河 下游以新石器时代 山东 龙山文化为主的遗址。 位于 山东省 章丘县 龙山镇 以东 城子崖 的台地上。1928年发现,1930——1931年两次进行发掘,编有考古报告集《城子崖》。遗址上层为 东周 时代遗存,下层是以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新石器时代遗存。该遗址对认识和研究 中国 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重要价值。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
      士君子释义:⒈周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和士。 ⒉古代指上层统治人物。⒊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⒋泛指读书人。
    • 17.
      多层住宅释义:指地面上层数为4—6层的住宅建筑,一般不设电梯。
    • 18.
      天空实验室释义:美国第一个轨道空间站。 1973年5月14日发射。轨道高度430千米。呈圆柱形,长35米,直径7米,重约775吨。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工作室,下层为生活室。主要任务是考察长期的空间飞行对人体的影响,观测太阳、彗星和地球资源,空间冶金试验等。发射后,于同年5月25日、7月28日和11月16日先后有三批(每批三名)宇航员由“阿波罗”号载人飞船送入天空实验室,分别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八、五十九和八十四天。1979年7月11日提前进入大气层坠毁。
    • 19.
      奋迅泥滓释义:奋迅于泥滓。从泥土与污垢中奋发崛起。意指从社会下层的卑贱地位通过奋发努力而进入社会上层。
    • 20.
      封建制度释义: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农民(或农奴)生活贫困,无政治权利,他们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一般认为 中国 于 春秋 战国 之交进入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

上层造句

1.花在春风中醒来,她在春雨中舒展,在春日中舞蹈,轻轻扭动身姿,柔柔伸出手,穿上层层叠叠的裙,歌颂春天的美好。

2.他曾和“四人帮”有过交往,知道一些上层的内幕。

3.书架的上层只有十本书。

4.山顶风光好诱人,促使队员往上层。登上巅峰喜若狂,平安归来未定神。

5.得贴近底层,这才有层次,有深度,因为上层是肤浅浮夸的。

6.某人初次乘双层大巴,司机请他坐上层

7.祝愿出国留学网乘风破浪,在新的一年里更上层楼。

8.事业发展,更上层楼。经济收入,百尺竿头。

9.便可看到一座座大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

10.忆往昔,中国经济波澜壮阔创奇迹;看今朝,又好又快更上层楼续辉煌。

上层是什么意思 上层读音 怎么读 上层,拼音是shàng céng,上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