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将 上将的意思
shàngjiàng

上将

简体上将
繁体上將
拼音shàng jiàng
注音ㄕㄤˋ ㄐㄧ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jiāng jiàng qiāng,(1)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上,泛指高级军官。【组词】:将领。(2) 统率,指挥。【例句】:将百万之众。

基本含义

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上将的意思

上将 [shàng jiàng]

1. 指地位高的将领。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再拨一员上将,相助你去。——《三国演义》

[ powerful and valiant general; ]

2. “军衔”的一级。将官中的一级,低于大将,高于中将。

[ colonel general; ]

上将 引证解释

⒈ 主将,统帅。

《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清鉴》:“咸谓勇力絶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
宋 王安石 《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清 孙枝蔚 《读兵书》诗:“虚名羞 管 葛,上将失 孙 吴。”

⒉ 泛指高级将领。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二折:“俺不曾与 吕布 交战,先斩了一员上将。”

⒊ 星名。

《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

⒋ 军衔,将官的一级,在中将之上。


国语词典

上将 [shàng jiàng]

⒈ 现行陆、海、空军将级军阶的一种。位在中将之上,分二级上将,一级上将,特级上 将三等。

⒉ 大将、主将。

《孙子·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抱朴子·外篇·清鉴》:「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也。」

大将


上将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大将释义:⒈某些国家的军衔,将官的一级,高于上将。⒉泛指高级将领,比喻得力的部属或集体中的重要人物:她是篮球队里的一员大将。

上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将军释义:⒈行军作战时军中的主帅。 《老子》:“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战国策·燕策一》:“二十八年,燕 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於是遂以 乐毅 为上将军,与 秦、楚、三晋 合谋以伐 齐。”《史记·高祖本纪》:“初,项羽 与 宋义 北救 赵,及 项羽 杀 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军 黥布 皆属,破 秦 将 王离 军,降 章邯,诸侯皆附。”⒉官名。汉 以 吕禄 为上将军,后无建置。唐 则各卫有上将军之官,宋 仍之。金、元 时以其名为武臣散官。明 废。
    • 2.
      不融释义:不长久。《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禀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李善 注:“毛萇《诗传》曰:融,长也。”《三国志·蜀志·先主甘皇后传》:“大行皇帝昔在上将,嬪妃作合,载育圣躬,大命不融。”
    • 3.
      中将释义:军衔,将官的一级,低于上将,高于少将。
    • 4.
      中权释义:⒈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⒉指中军。南朝 宋 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清 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⒊指主将。北周 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⒋指主将的
    • 5.
      临当释义:及,到;正当。 《汉书·丙吉传》:“临当封,吉 疾病,上将使人加紼而封之。”《三国志·吴志·赵达传》:“达 许教之者有年数矣,临当喻语而輒復止。”晋 向秀《思旧赋》:“嵇 博综技艺,於丝竹特妙,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大 为吏部郎,尝作选草,临当奏,王僧弥 来,聊出示之。”
    • 6.
      争如释义:⒈怎么比得上。前蜀 韦庄《夏口行》诗:“双双得伴争如雁?一一归巢却羡鵶。”《秦併六国平话》卷上:“龙虎未能争社稷,争如两个上将军?”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争如我盖间茅屋临幽涧,披片麻衣坐法坛?”⒉犹怎奈。唐 骆浚《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诗:“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⒊犹不如。宋 辛弃疾《婆罗门引》词:“争如不见;才相见、便有别离时。”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譬如往日害相思,争如今夜悬梁自尽,也胜他时憔悴死。”《三国演义》第十
    • 7.
      人车分流释义:人车分流是在道路上将人流与车流完全分隔开,互不干扰地各行其道。包括人行天桥、人行过街地道,以及步行街、步行区等措施。
    • 8.
      僧塔释义: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宋 王禹偁 《送南阳李太傅》诗之一:“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僧塔旧题前进士,斋坛新拜上将军。”
    • 9.
      兰金释义:古代指一种白色贵金属。据 晋 王嘉《拾遗记·前汉上》载,元封 元年,浮忻国 贡兰金之泥,谓此金出汤泉,状混混若泥,冶炼后色白如银。当 汉 世,上将出征或使绝国者,多用此泥为玺封。武帝 以后,此泥乃绝。清 李质醇《赠陈省斋》诗:“自此比兰金,不復判薰蕕。”
    • 10.
      军衔释义:区别军人身份、等级的称号和标志。一般分为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高级士官、中级士官、初级士官),兵(上等兵、列兵)。
    • 11.
      副马释义:⒈驾天子副车之马。《后汉书·明帝纪》“駙马都尉”唐 李贤 注引《前书》曰:“掌天子之副马。駙,副也。”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奏撰敕》:“因副马以纪官,著濯龙之通籍,其来尚矣,可得言焉。”⒉骑兵部队中备乘之马。《魏书·张衮传》:“太祖 令 袞 问诸部帅,若杀副马,足三日食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凡北人用骑兵,各乘一马,又有一马为副马。”
    • 12.
      北军释义:⒈汉 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未央宫 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 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文帝 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东汉 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史记·吕太后本纪》:“七月中,高后 病甚,迺令 赵王 禄 为上将军,军北军;吕王 产 居南军。”《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疑其 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参阅 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汉南北军义》。⒉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军。唐 张说《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神道碑
    • 13.
      发奸释义:⒈见“发姦”。⒉亦作“发奸”。揭发坏人坏事。《韩非子·制分》:“发姦之密,告过者免罪受赏,失姦者必诛连刑。”《汉书·尹翁归传》:“案事发姦,穷竟事情,延年 大重之。”金 元好问《辅国上将军京兆府推官康公神道碑》:“公发姦击彊,尤更致力,旬月之顷,治效卓然。”明 何景明《内篇》之十六:“司法者,人之司命也。发奸纠邪,董正弼善,司法是据。”《清史稿·世祖纪二》:“国家设督抚巡按,振纲立纪,剔弊发奸,将令互为监察。”
    • 14.
      受脤释义:⒈古代出兵祭社,其名为宜。祭毕,以社肉颁赐众人,谓之受脤。《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于社。”杜预 注:“脤,宜社之肉,盛以脤器也。”⒉称受命统军为“受脤”。《后汉书·皇甫嵩朱俊传论》:“皇甫嵩、朱儁 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唐 钱起《送王相公赴范阳》诗:“受脤仍调鼎,为霖更洗兵。”明 尹耕《上谷歌》:“时名受脤当关将,岁德临分破阵年。”清 钮琇《觚賸·圆圆》:“天子尚隆推轂之仪,将军独耑受脤之柄。”
    • 15.
      回跸释义:指帝王返驾回宫。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迨和议成,英 法 兵退至 天津,留京王大臣疏请回蹕,上将从之,为三奸所尼,屡下詔改行期。”《清史稿·礼志四》:“车驾蒞至輒悬奉,回蹕后庋藏。”
    • 16.
      坐看释义:⒈犹行看,旋见。 形容时间短暂。唐 李白《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唐 杜甫《凤凰台》诗:“坐看彩翮长,纵意八极周。”⒉谓旁观而无行动。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张清 对部下说:‘上将掌握兵权,坐看我们危急而不救,一定已有异心。’”
    • 17.
      大将释义:⒈某些国家的军衔,将官的一级,高于上将。⒉泛指高级将领,比喻得力的部属或集体中的重要人物:她是篮球队里的一员大将。
    • 18.
      天策上将释义:唐太宗 李世民 为 秦王 时所加官号。《旧唐书·高祖纪》:“﹝ 武德 四年﹞冬十月己丑,加 秦王 天策上将。”《新唐书·太宗纪》:“四年二月,竇建德 率兵十万以援 世充,太宗 败 建德 于 虎牢,执之,世充 乃降…… 高祖 以谓 太宗 功高,古官号不足以称,乃加号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 大行臺尚书令,位在王公上。”
    • 19.
      天策府释义:唐 李世民 被封为天策上将后所建的府邸。《新唐书·杜如晦传》:“天策府建,为中郎。”《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以 世民 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陕东道 大行臺尚书令,增邑二万户,仍开天策府,置官属。”
    • 20.
      天策释义:⒈星名。《左传·僖公五年》:“鶉之賁賁,天策焞焞。”杜预 注:“天策,傅説星。”孔颖达 疏:“傅説,殷高宗 之相,死而託神於此星,故名。”⒉帝王的谋略。北周 庾信《奉和平邺应诏》:“天策引神兵,风飞扫 鄴城。”北周 庾信《贺平邺都表》:“伏惟皇帝陛下,握天枢,秉地轴……沉雄内断,不劳谋於 力牧;天策勇决,无待问於 容成。”隋 薛道衡《隋高祖颂》:“运天策于帷扆,播神威于沙朔。”⒊名号。唐高祖 武德 四年,加封 李世民 为天策上将,置天策府。参见“天策上将”、“天策府”。

上将(shang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将是什么意思 上将读音 怎么读 上将,拼音是shàng jiàng,上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