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江 上江的意思
shàngjiāng

上江

简体上江
繁体
拼音shàng jiāng
注音ㄕㄤˋ ㄐㄧ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jiāng,(1) 大河的通称。【组词】:江山。江河。江天。江干(gān)(江边)。江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2) 特指中国长江。【组词】:江防。江汉。江淮。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江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b.旧时江西省的别称)。江东(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三国时吴国的全部地区)。江表(古代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3) 姓。

基本含义

指顺着江河向上游行进或航行,比喻向上发展,进步。

上江的意思

上江 [shàng jiāng]

1. 多指长江的上流地区。

2. 又因长江从安徽流入江苏,故旧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为下江。今浙江省的金华、衢州一带,居浙江上游,旧时也称上江。

3. 水名。《史记·夏本纪》“三江既入,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三江者,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江东南上七十里至白蚬湖,名曰上江,亦曰东江。”

5. 水名。广东省称鬰水(西江)为上江,泷水为下江。参见“西江”。

上江 引证解释

⒈ 多指 长江 的上流地区。

《北史·崔仲方传》:“上江 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
《隋书·郇王庆传》:“上江 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飢馁,半菽不充。”
唐 刘长卿 《奉送卢员外之饶州》诗:“天书万里至,旌旆 上江 飞。”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朕方欲归,正为 上江 米船未至,今与汝归耳。”
胡三省 注:“夏口 以上为 上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你今番回去,等过了年,便到 上江 一带去查看。”

⒉ 又因 长江 从 安徽 流入 江苏,故旧称 安徽 为 上江,江苏 为 下江。今 浙江省 的 金华、衢州 一带,居 浙江 上游,旧时也称 上江

⒊ 水名。

《史记·夏本纪》“三江 既入, 震泽 致定” 唐 张守节 正义:“三江 者,在 苏州 东南三十里,名 三江口 …… 江 东南上七十里至 白蜆湖,名曰 上江,亦曰 东江。”

⒋ 水名。 广东省 称 鬰水 ( 西江 )为 上江,泷水 为 下江。参见“西江”。


国语词典

上江 [shàng jiāng]

⒈ 长江上游。

《北史·卷三二·崔挺传》:「上江水军,鼓行以前,虽恃九江五湖之险,非德无以为固。」
《隋书·卷四三·河间王弘传》:「上江米船,皆被抄截,士卒饥馁,半菽不充。」

⒉ 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上江指安徽省,下江指江苏省。


上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涯释义:一方。《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李善 注引《广雅》:“涯,方也。”唐 高适《重阳》诗:“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宋 王安石《上江宁府王龙图启》:“承乏一涯,弥阔门墙之便。”
    • 2.
      上江释义:⒈长江上游地区。⒉清代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下江指江苏,上江指安徽。
    • 3.
      下江释义:⒈古称长江自南郡(今湖北西部)以下为下江。⒉指长江下游的江苏、安徽等省。⒊清代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上江指安徽,下江指江苏。
    • 4.
      东坝红鱼释义:桥子东坝泉眼星罗棋布,漫溢成河,前人拦水筑坝浇田,此地如塞上江南。
    • 5.
      入竟释义:⒈亦作“入境”。进入国境。竟,“境”的古字。《左传·僖公二十六年》:“齐孝公 伐我北鄙……公使 展喜 犒师,使受命于 展禽,齐侯 未入竟,展喜 从之。”《公羊传·庄公十年》“精者曰伐”汉 何休 注:“精犹精密也,侵责之不服,推兵入竟,伐击之益深,用意稍精密。”《宋书·恩倖传·徐爰》:“今当使小戍制其始寇,大镇赴其入境,一被毒手,便自吹韲鸟逝矣。”赵紫阳《政府工作报告》(15):“放宽利用外资建设项目和引进技术的审批权限,简化外商入境出境手续。”⒉谓进入某地某区域。唐 朱庆馀《上江州李使君》诗:“入境无餘事
    • 6.
      友睦释义:友爱和睦。 《南史·傅昭传》:“兄弟友睦,修身励行,非礼不动。”清 奕訢《照会蒲安臣癸亥年六月初八日》:“凡有外国商船无论上江下江,均不得在 金陵 水面停泊……以全友睦之谊。”
    • 7.
      支放释义:发放。明 汤显祖《南柯记·录摄》:“一票,叫吏房知会官吏;一票,户房支放钱粮。”清 魏源《上江苏巡抚陆公论海漕书》:“如使年年全漕北上,则除支放俸餉外,尚有餘粮。”
    • 8.
      粗糙释义:⒈(质料)不精细;不光滑:皮肤粗糙。 这种瓷器比较粗糙,赶不上江西瓷。⒉(工作等)草率;不细致:这套衣服的手工很粗糙。
    • 9.
      蜡圆释义:即蜡丸。 宋 文莹《玉壶清话》卷八:“寇(寇準)一日忽作《庭雀》一诗玩 洎(张洎),略曰:‘少年挟弹多狂逸,不用金圆用蜡圆。’盖讥 洎 顷在 江 南重围中,为 李煜 草詔於蜡圆中,追 上江 救兵之事也。”参见“蜡丸”。
    • 10.
      铜马军释义:新莽 末年 河北 的农民起义军。当时 河北 起义军有 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 等,共数百万人,各自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力量,其中以 铜马 军为最强大,领袖有 东山荒秃、上淮况 等。公元24年起义军被 刘秀 陆续击破,铜马 部众多被收编。后来 铜马、青犊、尤来 馀众共立 孙登 为帝。不久失败。
    • 11.
      银川释义: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临黄河,市区面积1,457平方公里,市区人口36万。银川平原素有塞上江南之称,是古老的灌溉农业区。煤储量丰富,为自治区的煤炭基地。

上江(shangj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江是什么意思 上江读音 怎么读 上江,拼音是shàng jiāng,上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