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位 公位的意思
gōngwèi

公位

简体公位
繁体
拼音gōng wèi
注音ㄍㄨㄥ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wèi,(1) 所处的地方。【组词】:座位。部位。位置(a.所在或所占的地方;b.地位)。位于。(2) 职务的高低。【组词】:地位。职位。名位。(3) 特指君主的地位。【组词】:即位。篡位。(4) 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组词】:个位。百位数。(5) 量词,常用于人,表尊重。【组词】:诸位。各位。几位客人。(6) 姓。

基本含义

指官职、地位公开、清白。

公位的意思

公位 [gōng wèi]

1. 犹官位。

公位 引证解释

⒈ 犹官位。

《后汉书·崔寔传》:“是时 段熲、樊陵、张温 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先输货财,而后登公位。”


公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匡谏释义:匡正谏诤。 《史记·儒林传·伏生》:“﹝ 儿宽 ﹞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从容得久,然无有所匡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汉 初四言,韦 孟 首唱,匡諫之义,继轨 周 人。”《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羣臣罢朝之后,聪 恆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动輒匡諫。”《明史·儒林传二·邓以赞》:“万历 初,座主 张居正 枋国政,以讚 时有匡諫,居正 弗善也,移疾归。”
    • 2.
      四世三公释义:东汉 袁绍,自其高祖至父辈,四代皆有居三公位者,时称“四世三公”。
    • 3.
      婚啓释义:议婚的书信。明 陶宗仪《辍耕录·婚启》:“至元 间,平原郡公 赵氏 与芮,宋 福王 也。其子娶 全竹斋 少保之女。婚啟内一联云,‘休光 蓟 北,苟安公位之居;回首 江 南,惟重母家之念。’”
    • 4.
      宫槐释义:槐树。据《周礼》,周 代宫廷植三槐,三公位焉,故后世皇宫中多栽植,因称。
    • 5.
      归第释义:⒈回家。 《汉书·佞臣传·董贤》:“高安侯贤 未更事理,为大司马,不合众心,非所以折衝绥远也。其收大司马印綬,罢归第。”《后汉书·李通传》:“﹝ 李通 ﹞连年乞骸骨,帝每优宠之,令以公位归第养疾。”《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宋神宗 ﹞当下传旨,勑令前日抱进宫的那个中大人护送归第。”⒉谓禁闭。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他的儿子 秦王 杨俊,因生活奢侈,多造宫室,被他发觉,勒令归第(禁闭)。”
    • 6.
      梦松释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孟仁 为司徒、司空”裴松之 注引《吴书》:“初,固 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因以“梦松”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
    • 7.
      腰缠释义:语出 南朝 梁 殷芸《小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 扬州。 ”后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亦泛指拥有的财富。宋 文天祥《至扬州》诗之十六:“向晚归来号且哭,胡儿只为解腰缠。”清 黄轩祖《游梁琐记·文悌佳话》:“腰缠不硬,浮沉外府,设輦金十万,或代公位,未可知耳。”林百举《悲愤》诗之四:“赌命男儿竞要钱,横磨十万化腰缠。”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九:“那时候 独清先生 还没有出大名,而且腰缠也羞涩。”参见“腰缠万贯”。
    • 8.
      覆案释义:亦作“覆按”。审察;查究。《史记·李斯列传》:“章邯 以破逐 广 等兵,使者覆案 三川 相属,誚让 斯 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史记·梁孝王世家》:“乃遣使,冠盖相望於道,覆按 梁,捕 公孙诡、羊胜。”《后汉书·朱浮传》:“覆案不关三府,罪谴不蒙澄察。”《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五年》:“议者多言其寃,諫官请覆按,詔遣监察御史 崔元藻、李稠 覆之。”严复《原强续篇》:“十年以来,中国 出入口之货籍具在,可覆案也。”

公位(gong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位是什么意思 公位读音 怎么读 公位,拼音是gōng wèi,公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