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卫 [gǒng wèi]
1. 环绕;卫护。
例那拱卫在泰山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徂徕山等许多著名的山岭。——《泰山极顶》
英[surround and protect;]
拱卫 引证解释
⒈ 环绕;卫护。
引前蜀 杜光庭 《自到仙都山醮词》:“众流迴环,严设龙蛇之府;羣峰拱卫,秀为真圣之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畿辅·四辅城》:“自 大寧 撤防, 东胜 失守,关隘弥近,拱卫宜严。”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四方得拱卫之势,国家有磐石之安。”
杨朔 《泰山极顶》:“那拱卫在 泰山 膝盖下的无数小馒头,却是 徂徕山 等许多著名的山岭。”
国语词典
拱卫 [gǒng wèi]
⒈ 环绕在周围护卫。
引《清实录·卷三一·圣祖仁皇帝实录》:「朕惟国家定鼎于燕。河山拱卫。」
例如:「这个山谷群山拱卫,地势险要。」
拱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星拱北释义:拱:环绕,拱卫;北:指北极星。天上众星拱卫北辰。旧指有德的国君在位,得到天下臣民的拥戴。
- 2.
别堡释义:谓拱卫中心城市的城堡。《六韬·略地》:“审如敌人别军所在,及其大城别堡。”
- 3.
右扶风释义:官名。亦指其所辖政区名。汉 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其地在今 陕西 长安县 西,为拱卫首都 长安 的三辅之一。参见“三辅”。
- 4.
四卫释义:⒈四方卫服之国。古代指王城以外四周拱卫的诸侯国。⒉四方之职。⒊四肢。
- 5.
宗藩释义:亦作“宗蕃”。 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因其拱卫王室,犹如藩篱,故称。
- 6.
左冯翊释义:官名;政区名。汉 太初 元年(公元前104年)改 左内史 置。为拱卫首都 长安 的三辅之一。治所在 长安(今 西安市 西北)。辖境约当今 陕西 渭河 以北、泾河 以东 洛河 中下游地区。
- 7.
承卫释义:犹言拱卫。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广彊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
- 8.
拱卫释义:环绕在周围保卫着: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像两个巨人,紧紧环抱着渤海,同时也拱卫着首都北京。
- 9.
拱护释义:犹拱卫。《宋史·岳飞传》:“建康 为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仍益兵守 淮,拱护腹心。”《明史·孙继鲁传》:“夫 紫荆 诸关之拱护京师,与 雁门 诸关之屏蔽全 晋,一也。”清 黄遵宪《出军歌》:“蜿蜒海水环其东,拱护中央中,称天可汗万年雄。”参见“拱卫”。
- 10.
拱辰释义:拱卫北极星。 语本《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后因以喻拱卫君王或四裔归附。
- 11.
朝拱释义:环绕,拱卫。
- 12.
环护释义:拱卫;护卫。
- 13.
环极释义:⒈环绕北极星。 ⒉喻拱卫天子。
- 14.
环翊释义:拱卫;环抱。
- 15.
睿蕃释义:皇室的屏藩。指拱卫皇帝的诸侯王。蕃,通“藩”。
- 16.
磐维释义:旧指身负重任、拱卫国家的皇族。
- 17.
股肱郡释义:指起拱卫京师作用的要地。
- 18.
藩臣释义:拱卫王室之臣。
- 19.
警柝释义: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唐 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 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 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餘,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 20.
赞卫释义:⒈同“赞衞”。⒉犹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