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担 [hè dān]
1. 用肩负物;挑担。
3. 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荷担 引证解释
⒈ 用肩负物;挑担。
引《列子·汤问》:“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后汉书·丁鸿传》:“布衣荷担,不远千里。”
《旧五代史·晋书·张彦泽传》:“百姓荷担,纍纍於路。”
宋 文天祥 《己未上皇帝书》:“远近为之荷担,宗社几於缀旒。天下之人追咎其失,以为聚歛之过。”
⒉ 承担生活、工作、责任、事业等。
引清 刘大櫆 《祭吴忠恪公文》:“公之知余,在於旅舍,一见其文,许以荷担。”
郭沫若 《天地玄黄·历史的转变》:“多么令人兴奋的世纪啊,这个非以全民的规模不能荷担的伟大的世纪。”
国语词典
荷担 [hè dān]
⒈ 担负、承受。南朝梁·刘勰也作「荷负」。
引《文心雕龙·史传》:「然史之为任,乃弥纶一代,负海内之责,而嬴是非之尤,秉笔荷担,莫此之劳。」
荷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击馋释义:卖熟食者所敲的一种小木梆。 清 无名氏 《韵鹤轩杂著》卷上:“百工杂技,荷担上街,每持器作声,各为记号……卖熟食者所敲小木梆,曰‘击馋’。”
- 2.
吐奇释义:⒈出奇谋。晋 夏侯湛《三国名臣赞》:“昂昂 子敬,拔跡草莱,荷担吐奇,乃构 云臺。”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故藏器者珍於变通随时,英逸者贵於吐奇拨乱。”《资治通鉴·汉献帝初平二年》“临危吐决”元 胡三省 注:“吐决,谓吐奇决策也。”⒉发出异采。刘师培《文说·耀采》:“赵至《入关》之作,鲍照《大雷》之篇,叔庠 擢秀於 桐庐,士龙 吐奇於 鄮县,游记之正宗也。”
- 3.
欧击释义:殴打。 欧,通“殴”。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於是连加欧击,復夺所执箠,箠之百餘。”《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八年》:“杨志诚 过 太原,李载义 自欧击,欲杀之。”宋 洪迈《夷坚乙志·宣州孟郎中》:“便为摔着地上,加欧击,驱令荷担行。”
- 4.
汹动释义:亦作“汹动”。 喧扰不宁。宋 苏轼《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切缘度牒三百道,约直钱五万餘贯。所在商贾富民,为之奔走汹动。”宋 叶适《蔡知阁墓志铭》:“自是中外讹言相汹动,无不讥切过宫者。”《宋史·河渠志七》:“运河 自州前至北郭,穿闤闠中盖十四五里,每将兴工,市肆汹动,公私骚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偷桃》:“忽有一人率披髮童,荷担而上,似有所白,万声汹动,亦不闻为何语。”
- 5.
白豕释义:⒈白色的猪。 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晋》:“三豕俱走,鬪于虎口,白豕不胜,死于坂下。”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荷担赴市,行数十里,十日一见黄鷄,三日一见白豕。”⒉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往时 辽东 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 河东,见羣豕皆白,怀慙而还。”后因以“白豕”喻浅见薄识。《隋书·文学传·王贞》:“怖甚真龙之降,惭过白豕之归。”唐 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辽东 慙白豕,楚 客羞山鸡。”唐 裴度《与李翱书》:“若弟摈落今古,脱遗经籍,则如献白豕,何足採取。”参见“辽东豕”。
- 6.
风俗释义:⒈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诗序》:“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宋 司马光《效赵学士体成口号献开府太师》之四:“洛阳 风俗重繁华,荷担樵夫亦戴花。”巴金《灭亡》第八章:“她们问我 中国 底风俗,我也略略说了一点,又常常惹起她们发笑。”⒉指民间歌谣。《史记·乐书》:“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音律。”
- 7.
马塍释义:⒈合欢的别名。《佩文韵府·平蒸》“马塍”引《本草》:“合欢花一名马塍花。”清 曹寅《入灵谷寺》诗:“马塍酹客穿陵隧,鸭脚干霄逼相轮。”⒉地名。在 浙江省 余杭县 西。宋 代以产花著名。宋 周密《齐东野语·马塍艺花》:“马塍 艺花如艺粟,槖駞 之技名天下。”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其时,马塍 园丁竞以名花荷担叫鬻,音中律吕。”清 赵翼《管公祠香菊》诗:“吾乡近年菊事繁,园户俱工 马塍 艺。”参阅《嘉庆一统志·杭州府二·古迹》。
- 8.
黄鸡释义:黄羽毛鸡。唐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诗:“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鷄啄黍秋正肥。”宋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髮唱黄鷄。”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荷担赴市,行数十里,十日一见黄鷄,三日一见白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