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谏诤 谏诤的意思
jiànzhèng

谏诤

简体谏诤
繁体諫諍
拼音jiàn zhèng
注音ㄐㄧㄢ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n, ◎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组词】: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zhèng,(1) 谏,照直说出人的过错,叫人改正。【组词】:诤谏。诤言。诤臣。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亦作“争友”)。(2) 〔诤人〕古代传说中的矮小人种。亦称“靖人”。(3) 纷争,争。【例句】:诤紊(争论是非)。

基本含义

指忠诚正直地劝谏和批评,用以规劝君主或上级改正错误。

谏诤的意思

谏诤 [jiàn zhèng]

1. 直言规劝,使人改正过错。

谏诤即见听。——《汉书》

[criticize sb.’s faults frankly;]

谏诤 引证解释

⒈ 直言规劝。

《韩诗外传》卷十:“言 文王 咨嗟,痛 殷商 无辅弼諫諍之臣而亡天下矣。”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歷观 秦 汉 以及 五代,諫諍而死,盖数百人。”
一本作“諫争”。 叶君健 《自由》十四:“吴春茂 说这番话的态度,正如一个忠臣在对皇帝进行谏诤一样,语调非常诚恳。”


国语词典

谏诤 [jiàn zhèng]

⒈ 直言规劝在上位的人。

《三国志·卷一四·魏书·刘放传》:「然时因群臣谏诤,扶赞其义,并时密陈损益,不专导谀言。」

阿谀


谏诤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阿谀释义:迎合别人的意思,说好听的话(含贬义):阿谀奉承。阿谀曲从。

谏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臣释义:⒈《孝经·谏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郑玄注:“七人谓三公及左辅、右弼、前疑、后丞。”唐玄宗注:“争谓諫也。”后以“七臣”泛指谏臣。⒉七种人臣。即法臣、饰臣、侵臣、谄臣、愚臣、姦臣、乱臣。⒊七位人臣。
    • 2.
      争引释义:援引事例以谏诤。争,通“諍”。
    • 3.
      争职释义:⒈争逐官职。⒉争夺职能。⒊在职权范围内尽力谏诤。
    • 4.
      争谏释义:谏诤,直言规劝。 争,通“諍”。
    • 5.
      五谏释义:五种进谏方式。 名目略有不同。(1)汉 刘向《说苑·正谏》:“諫有五:一曰正諫,二曰降諫,三曰忠諫,四曰戇諫,五曰讽諫。”(2)汉 班固《白虎通·谏诤》:“人怀五常,故有五諫。谓讽諫、顺諫、窥諫、指諫、陷諫。”《后汉书·李云传论》:“礼有五諫,讽为上。”李贤 注:“讽諫者,知患祸之萌而讽告也。顺諫者,出辞逊顺,不逆君心也。闚諫者,视君颜色而諫也。指諫者,质指其事而諫也。陷諫者,言国之害,忘生为君也。”(3)《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三諫不从”汉 何休 注:“諫有五,一曰讽諫,孔子 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
    • 6.
      交争释义:⒈交相谏诤。 《吕氏春秋·贵当》:“主有失,皆交争証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得旷日弥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交争而不罪。”⒉互相争论。《韩非子·八说》:“交争逆令谓之刚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却,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於 齐 危矣。”⒊互相争战。《史记·张仪列传》:“凡天下彊国,非 秦 而 楚,非 楚 而 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清 杭世骏《质疑》卷下:“迨至 楚 汉 交争,又不闻定制胜之策、建安民之略,唯区区以杀 沛公 为事。”⒋犹纷
    • 7.
      刘毅答诏释义:指敢于谏诤。
    • 8.
      匡谏释义:匡正谏诤。 《史记·儒林传·伏生》:“﹝ 儿宽 ﹞在三公位,以和良承意从容得久,然无有所匡諫。”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汉 初四言,韦 孟 首唱,匡諫之义,继轨 周 人。”《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二年》:“羣臣罢朝之后,聪 恆陪侍帷幄,言兼昼夜,时政得失,动輒匡諫。”《明史·儒林传二·邓以赞》:“万历 初,座主 张居正 枋国政,以讚 时有匡諫,居正 弗善也,移疾归。”
    • 9.
      去离释义:分离;离开。汉 班固《白虎通·谏诤》:“亲属諫不得放者,骨肉无相去离之义也。”《后汉书·献帝纪》:“今耆儒年踰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
    • 10.
      四臣释义:四类贤能的臣子。指社稷之臣、腹心之臣、谏诤之臣、执法之臣。
    • 11.
      大谏释义:⒈竭力规劝。⒉古代官名,掌谏诤。⒊唐宋时谏议大夫之别称。
    • 12.
      尽规释义:⒈竭力谋划。⒉指竭力谏诤。
    • 13.
      廷争释义:在朝廷上向皇帝极力谏诤。
    • 14.
      强谏释义:旧指下对上极力谏诤。
    • 15.
      折槛释义:指直言谏诤。
    • 16.
      折正释义:指正;纠正。汉 班固《白虎通·谏诤》:“臣諫君以义,故折正之也。”《新唐书·韩休传》:“休 临事或折正 嵩,嵩 不能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四年》:“朝廷与 契丹 通好岁久,故事、仪式,遗散者多,每使人生事,无以折正。”
    • 17.
      显诤释义:公开地谏诤。
    • 18.
      显谏释义:谓公开谏诤。
    • 19.
      百谏图释义:宋 靳东发 所绘古今谏诤百事的画。
    • 20.
      直臣释义:直言谏诤之臣。

谏诤(jian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谏诤是什么意思 谏诤读音 怎么读 谏诤,拼音是jiàn zhèng,谏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谏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