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备陈 备陈的意思
bèichén

备陈

简体备陈
繁体備陳
拼音bèi chén
注音ㄅㄟˋ ㄔ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èi,(1) 具备;完备。【组词】: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组词】: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3) 设备。【组词】:设备。装备。军备。

chén,(1) 排列,摆设。【组词】:陈列。陈兵。(2) 述说。【组词】:陈述。陈情。详陈。陈诉。陈说。(3) 旧的,时间久的。【组词】:陈旧。陈腐。陈醋。推陈出新。陈陈相因。陈迹。陈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基本含义

准备好礼物、供品等待人来拜访或者庆祝活动。

备陈的意思

备陈 [bèi chén]

1. 详尽陈述。

3. 谓陈设齐备。

备陈 引证解释

⒈ 详尽陈述。

《后汉书·荀彧传》:“彧 復备陈得失,用移臣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其他种种,皆有夙因,不能为尔备陈。”

⒉ 谓陈设齐备。

《宋史·乐志三》:“於坛之北,宫架备陈。”
《四游记·八仙蟠桃大会》:“玉液琼浆,胡麻紫芝,珍奇之品,无不备陈。”
《扶风传信录》附 清 王士禛 《居易录》:“奩具幃帟之属,咄嗟备陈于室。”


国语词典

备陈 [bèi chén]

⒈ 详细诉说。

《西游记·第一八回》:「行者将那请菩萨施变化降妖的事情,备陈了一遍。」


备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素释义:⒈《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毛 传:“诸侯绣黼丹朱中衣。”郑玄 笺:“中衣以綃黼为领,丹朱为纯也。”后泛称士大夫的衣服为丹素。南朝 宋 鲍照《拟古》诗:“鲁 客事 楚王,怀金袭丹素。”⒉赤诚纯洁的心。唐 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诗:“人生感分义,贵欲呈丹素。”王琦 注引 杨齐贤 曰:“丹素,心也。”宋 柳永《倾杯》词:“知多少,他日深盟,平生丹素。”《宋史·世家传二·孟昶》:“丹素备陈於翰墨,欢盟已保於金兰。”⒊犹史册。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唐昭宗 ﹞进 鏐 封爵而赐之铁券曰:
    • 2.
      亢位释义:指《易·乾》第六爻的爻位。 《乾》卦“上九”(即第六爻)的爻辞为“亢龙有悔”,故称其爻位为亢位。相传 孔子 解释何谓“亢龙有悔”时说:“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后因以“亢位”为前朝失位、后代受禅之兆。《南齐书·高帝纪上》:“后汉 自 建武 至 建安 二十五年,一百九十六年而禪 魏,魏 自 黄初 至 咸熙 二年,四十六年而禪 晋 ……咸以六终六受。六,亢位也。验往揆今,若斯昭著。敢以职任,备陈管穴。伏愿顺天时,膺符瑞。”
    • 3.
      具陈释义:备陈;详述。
    • 4.
      反旆释义:出师归来;回师。 《左传·宣公十二年》:“令尹南辕反旆。”《后汉书·荀彧传》:“彧 復备陈得失,用移臣议,故得反旆 冀 土,克平四州。”唐 皇甫冉《春思》诗:“为问元戎 竇车骑,何时反旆勒 燕然?”《金史·叛臣传·窝斡》:“贼既渡,官军亦渡,少憩,贼反旆来攻,克寧 以大军不继,令军士皆下马射贼。”
    • 5.
      弑逆释义:指弑君杀父。 亦仅指弑君。晋 范宁《<春秋穀梁传>序》:“弑逆篡盗者国有,淫纵破义者比肩。”杨士勋 疏:“弑谓臣弑君;逆谓子弑父。”《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以 辰州 刺史 裴虔通,隋煬帝 故人,特蒙庞任,而为弑逆,虽时移事变,屡更赦令,幸免族夷。”《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懌 上疏备陈世系,辨先世无弑逆事,迄改正。”清 何琇《樵香小记·有年》:“説者谓二君弑逆,不应有年而有年,故 孔子 特笔以示戒。”
    • 6.
      解由释义:宋 元 时官吏调任时的证明文书。 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陈谔捣油》:“﹝ 陈諤 ﹞尝为 越 学正,满替,往 婺 之廉司取解由……别注他缺。”《金史·百官志一》:“凡内外官之政绩,所歷之资考,更代之期,去就之故,秩满皆备陈於解由,吏部据以定能否。”《元典章·吏部三·圣政一》:“所在亲民长官……任满之日,於解由内明注此年农桑勤惰,赴部照勘。”

备陈(beic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备陈是什么意思 备陈读音 怎么读 备陈,拼音是bèi chén,备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备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