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íng,(1) 接。【组词】:迎接。欢迎。迎宾。迎候。(2) 面对着,冲着。【组词】:迎面。迎风(a.对着风;b.随风)。迎刃而解(jiě)。(3) 揣度别人心意而投其所好。【组词】:逢迎。迎合。
chūn,(1) 一年的第一季。【例句】: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春节。春色。春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春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春秋(➊春季和秋季;➋指年月;➌指人的年岁,如“春春正富”;➍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指历史或历史著作;➎中国的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两性相求的欲望。【组词】:春心。怀春。(3) 生机。【组词】:大地回春。(4) 姓。
1.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2. 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3. 迎候春天。
4. 迎新年。
5. 花名。即迎春花。
7. 花名。辛夷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⒈ 古代祭礼之一。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五色之青,故于立春日,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 青帝,迎接春季到来。
引《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於东郊。”
郑玄 注:“迎春,祭 仓帝 灵 威仰 於东郊之兆也。”
《后汉书·祭祀志中》:“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 青帝 句芒。车骑服饰皆青。”
唐 韦缜 《读春令赋》:“辨色而金貂列位,迎春而玉輅迴轮。”
⒉ 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率士绅僚佐,鼓乐迎春牛、芒神于东郊,谓之“迎春”。
引《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餘,形容怪异,杂在人丛中观看。”
⒊ 迎候春天。
引南朝 宋 何承天 《芳树篇》:“翠颖陵冬秀,红葩迎春开。”
南朝 陈 谢燮 《早梅诗》:“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毛泽东 《卜算子·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⒋ 迎新年。
引朱树诚 《我爱这一行》:“元旦晚上,她们剧团要同我们厂开一个迎春联欢晚会。”
《文汇报》1991.2.7:“本报昨天在七重天宾馆举办《文汇报》读者迎春座谈会。”
⒌ 花名。即迎春花。参见“迎春花”。
引唐 白居易 《对新家酝玩自种花》诗:“香麯亲看造,芳丛手自栽;迎春报酒熟,垂老看花开。”
⒍ 花名。辛夷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辛夷》。
⒈ 迎接春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帝王率百官迎祭于东郊,后地方亦有此例。
引《礼记·月令》:「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盖因刺史迎春之日,有个白衣人身长丈余,形容怪异。」
⒉ 迎接春天。
1.迎春花的样子非常可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
2.迎春花开放像一颗颗金黄的星星。
3.迎春花开放了,美丽的脸蛋上露出了金灿灿的笑容。
4.金黄的迎春花开放了摆动着柔软的枝条,像在空中跳起欢快的舞蹈。
5.公园里的花真多啊,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有梨花、桃花、杏花、迎春花公园里的花真艳啊,红的似火,粉得似霞,白的似雪;公园里的花真香啊,人们一走进公园,香气就扑鼻而来。
6.春风像一个心灵手巧的少女,用她那灵巧的双手染绿了柳枝,染红了桃杏枝头,染黄了簇簇的迎春花。
7.迎春花悄然绽放,宛若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8.迎春花就像春天的使者,早早就把春的信息传递给人们。
9.春天来了,迎春花吐着串串金色,就像黄色的喷泉。
10.迎春花,它的色彩没有玫瑰娇艳,它的芳香没有牡丹浓郁,可它不畏严寒,第一个用生命向人们报告了春天的来临。
11.春天来了,迎春花开了,那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就像一串串风铃。
12.迎春花就像穿着黄色的连衣裙的女子,迎着暖暖的春风,披着金色的阳光,风姿绰约、翩翩起舞,美丽的景色,舒畅惬意,心旌荡漾。
13.迎春花的叶子呈柳叶形,和眼睛一样大小,生长在花朵周围,都是三片连在一起,穿着一身嫩绿色的衣服,似玉石般水灵。
14.迎春花像独有的姿态早早地绽放了的歌声,那一朵朵黄色的花蕾,一串串芬芳的花瓣,静静地绽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微笑着向着人们致意。
15.满院的迎春花扭动着身躯,张开渴望已久的嘴巴,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雨露。
16.花园里,迎春花绽开了它那金黄色的、星星一般的花朵;樱花张开了它的花骨朵儿,花朵大大的,和荷花一样美丽,形状也像荷花。
17.迎春花就像黄色的焰火,在春风的吹拂下舞动。
18.金黄色的六角形的迎春花,像一颗六角星,挂在枝头,如朴素而又俊俏的村姑,大大方方、泼泼辣辣地立在你的面前,展露出又过了端庄秀丽的微笑。
19.迎春花一片一片,整齐地排着队,好像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
20.春风来了,叫醒了迎春花,迎春花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