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僧 [zhāi sēng]
1. 谓以斋食施给僧人。
斋僧 引证解释
⒈ 谓以斋食施给僧人。
引《旧唐书·德宗纪下》:“右神策中尉 霍僊鸣 病,赐马十匹,令於诸寺斋僧。”
《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夫妻二人,每日斋僧布施,随喜看经。”
国语词典
斋僧 [zhāi sēng]
⒈ 设斋食以供养僧人。
引《旧唐书·卷一三·德宗本纪下》:「己丑,右神策中尉霍僊鸣病,赐马十匹,令于诸寺斋僧。」
斋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乾饭释义:⒈干粮。《墨子·备城门》:“为卒乾饭,人二斗,以备阴雨。”《后汉书·党锢传·羊陟》:“帝嘉之,拜 陟 河南 尹。计日受奉,常食乾饭茹菜。”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贬误》:“玄续 取乾饭食之。”⒉指米饭。《晋书·齐王攸传》:“居 文帝 丧,哀毁过礼,杖而后起。左右以稻米乾饭杂理中丸进之,攸 泣而不受。”《西游记》第八五回:“是一庄村人家好善,蒸白米乾饭、白麺饃饃斋僧的。”《歧路灯》第一○五回:“他谋馆不成,喫大米乾饭,挖半截鸭蛋,箸头儿戳豆腐乳。”
- 2.
奉道斋僧释义:奉道:信奉道教,泛指佛道;斋僧:施舍僧人饭食。信仰道教行善事。
- 3.
救苦斋释义:为解脱亡灵及水陆众生苦难而举行的斋僧法会。
- 4.
盂兰盆会释义:农历七月十五日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有斋僧、拜忏、放焰口等活动。[盂兰盆,梵ullambana]
- 5.
碫磨斋释义:唐 时都城中寺院每年除夕修凿石磨,并于是日设素筵斋僧,称“碫磨斋”。唐 冯贽《云仙杂记·碫磨斋》:“都下寺院,每岁用除碫磨,是日作碫磨斋。”
- 6.
行香释义: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 南北朝。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南史·王僧达传》:“先是,何尚之 致仕,復膺朝命,於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唐 张籍《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宋 姚宽《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燃香燻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唐 初因之。文宗 朝,崔蠡 奏设
- 7.
都管释义:⒈总管,管家。《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明日要去 灵隐寺 斋僧,可打点供食齐备。”《水浒传》第六一回:“那一个为头管家私的主管,姓 李 名 固 ……因见他勤谨,写的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行至相府门前,远远望去,只见 严都管 正在当中坐地。”⒉大多,大概。《水浒传》第四一回:“只听得外面有人道:‘都管只走在这庙里!’”
- 8.
随流释义:⒈应和合拍。《文选·宋玉<高唐赋>》:“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李善 注:“鸟之哀鸣,有同歌曲,故言赴曲。随流者,随鸟类而成曲也。”⒉随着江水流到之处。汉 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於是乃命使西征,随流而攘,风之所被,罔不披靡。”⒊顺应潮流。唐 薛逢《酬牛秀才登楼见示》:“年光同过隙,人事且随流。”清 曹寅《东城泛舟至斋僧馆诵愚山先生荣园句和雪坪来韵》:“即赏感前修,随流问时派。”清 梅曾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公薨,人无知不知,皆喟然曰:‘古君子不存於今。’然公独其形质亡耳。浩浩然随流平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