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辞 文辞的意思
wén

文辞

简体文辞
繁体文辭
拼音wén cí
注音ㄨㄣˊ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言辞的表达方式、风格和技巧。

文辞的意思

文辞 [wén cí]

1. 言词动听的辞令。亦作“文词”。文章。

文辞 引证解释

⒈ 言词动听的辞令。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晋 为伯, 郑 入 陈,非文辞不为功。”
《战国策·秦策一》:“繁称文辞,天下不治。”
《韩诗外传》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辞,喻诚信,明气志,解结申屈,然后可使也。”

⒉ 亦作“文词”。文章。

《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可概见,何哉?”
《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国家比下詔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文辞之丽为方正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节性(王符 )、 公理(仲长统 )虽文辞斐然,然止于政论。”


国语词典

文辞 [wén cí]

⒈ 辞藻、文章。也作「文词」。

《史记·卷六〇·三王世家》:「天子恭让,群臣守义,文辞烂然,甚可观也。」


文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百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百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2.
      一字连城释义:极言文辞的精妙。
    • 3.
      一日千金释义: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4.
      一片宫商释义: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 5.
      万选万中释义:每次都被选中。指文章文辞美妙,立意新奇,每次都能被选中。
    • 6.
      万选钱释义:《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 员半千 数为公卿称‘鷟 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 鷟‘青钱学士’。 ”后因以“万选钱”比喻精美的文辞。
    • 7.
      下俚释义:⒈同“下里”。 唐 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生小下俚住,不曾州县门。”五代 罗隐《谗书·市傩》:“儺之为名,著於时令矣。自宫禁至於下俚,皆得以逐灾邪而驱疫癘。”⒉卑下鄙俗。亦指人或文辞之鄙陋者。宋 岳珂《桯史·尊尧集表》:“是知当时公议,虽小夫下俚,犹不愜,不特 了翁 也。”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王之奂》:“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道经又有命 张良 注《度人经》勑表,其文辞絶类 宋 人之下俚者,至官秩亦然,可发一笑。”
    • 8.
      不以辞害志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9.
      不文释义:⒈不加修饰。《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邢昺 疏:“不文,不为文饰。”⒉引申为无文采。清 谭献《<金元诗录>序》:“宋 诗弇陋,言之不文。”章炳麟《序<革命军>》:“﹝ 邹容 ﹞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无文耶?’”⒊不崇尚文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铨赋》:“秦 世不文,颇有杂赋。”⒋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明 宋濂《吴公行状》:“不文幸获受知於公,虽契家子姓特容以宾礼见义,固不敢辞。”清 邹容《<革命军>自序》:“不文之生,居於
    • 10.
      东方释义:⒈太阳升起的那个大方向;面朝北时的右方。⒉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⒊具有东方特点的事物(如民族、文艺或风俗)⒋--复姓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 11.
      东涂西抹释义: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 12.
      临文释义:撰写或研读、抄录文辞。
    • 13.
      为命释义: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
    • 14.
      丽明释义:⒈《易·睽》:“説而丽乎明。”后以“丽明”指附丽于人之明德。⒉谓文辞优美畅达。
    • 15.
      丽缛释义:华丽多采(的文辞)。
    • 16.
      乃玉乃金释义:形容文辞优美。
    • 17.
      义脉释义:文辞的意义和脉络。
    • 18.
      书记翩翩释义: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 19.
      书辞释义:⒈亦作“书词”。书信。⒉文辞。
    • 20.
      了不释义:绝不;全不。 晋 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宋 苏轼《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金 元好问《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文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字百金释义:增损一字,赏予百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2.
      一字连城释义:极言文辞的精妙。
    • 3.
      一日千金释义: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4.
      一片宫商释义: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 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 5.
      万选万中释义:每次都被选中。指文章文辞美妙,立意新奇,每次都能被选中。
    • 6.
      万选钱释义:《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 员半千 数为公卿称‘鷟 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 鷟‘青钱学士’。 ”后因以“万选钱”比喻精美的文辞。
    • 7.
      下俚释义:⒈同“下里”。 唐 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诗:“生小下俚住,不曾州县门。”五代 罗隐《谗书·市傩》:“儺之为名,著於时令矣。自宫禁至於下俚,皆得以逐灾邪而驱疫癘。”⒉卑下鄙俗。亦指人或文辞之鄙陋者。宋 岳珂《桯史·尊尧集表》:“是知当时公议,虽小夫下俚,犹不愜,不特 了翁 也。”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王之奂》:“乐人所唱,皆下俚之词。”明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道经又有命 张良 注《度人经》勑表,其文辞絶类 宋 人之下俚者,至官秩亦然,可发一笑。”
    • 8.
      不以辞害志释义: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9.
      不文释义:⒈不加修饰。《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礼无容,言不文。”邢昺 疏:“不文,不为文饰。”⒉引申为无文采。清 谭献《<金元诗录>序》:“宋 诗弇陋,言之不文。”章炳麟《序<革命军>》:“﹝ 邹容 ﹞示余曰:‘欲以立懦夫,定民志,故辞多恣肆,无所回避,然得无恶其无文耶?’”⒊不崇尚文辞。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铨赋》:“秦 世不文,颇有杂赋。”⒋对自己的谦称,犹不才。明 宋濂《吴公行状》:“不文幸获受知於公,虽契家子姓特容以宾礼见义,固不敢辞。”清 邹容《<革命军>自序》:“不文之生,居於
    • 10.
      东方释义:⒈太阳升起的那个大方向;面朝北时的右方。⒉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⒊具有东方特点的事物(如民族、文艺或风俗)⒋--复姓如:东方朔(西汉人,知识丰富,生性恢谐。长于文辞,有不少关于他的传说)
    • 11.
      东涂西抹释义: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 12.
      临文释义:撰写或研读、抄录文辞。
    • 13.
      为命释义:撰写政令、盟会的文辞。
    • 14.
      丽明释义:⒈《易·睽》:“説而丽乎明。”后以“丽明”指附丽于人之明德。⒉谓文辞优美畅达。
    • 15.
      丽缛释义:华丽多采(的文辞)。
    • 16.
      乃玉乃金释义:形容文辞优美。
    • 17.
      义脉释义:文辞的意义和脉络。
    • 18.
      书记翩翩释义:形容风格隽雅,文辞优美。
    • 19.
      书辞释义:⒈亦作“书词”。书信。⒉文辞。
    • 20.
      了不释义:绝不;全不。 晋 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宋 苏轼《送顾子敦奉使河朔》诗:“十年卧江海,了不见愠喜。”金 元好问《忻州天庆观重建功德记》:“鹤既至,翔舞阶庭,了不惊异。”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长清僧》:“既归,灰心木坐,了不勾当家务。”

文辞造句

1.真正使曹植名垂竹帛、流芳后世的,是他的诗文辞赋。

2.这首诗文辞华美,烂若披锦。

3.这篇文章一针见血,而且文辞相当优美。

4.这首诗文辞优美,雍容典雅,赢得大家的好评。

文辞(wen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辞是什么意思 文辞读音 怎么读 文辞,拼音是wén cí,文辞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辞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