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guò guo guō,(1) 姓。
1. 掩饰过错。
⒈ 掩饰过错。
引《汉书·杨恽传》:“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晋 葛洪 《抱朴子·臣节》:“虽才足饰非,言足文过,专威若 赵高,擅朝如 董卓,未有不身膏剡锋,家靡汤火者也。”
宋 王明清 《挥麈后录》卷三:“王荆公 之文过执拗,世所共知。”
冰心 《往事(二)》七:“偶然拿起笔来,不知是吊慰她,还是为自己文过,写了几行。”
⒈ 掩饰过失。
引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默而息平。」
1.专横跋扈,文过饰非的人到头来总是要吃亏的。
2.这篇社论有点在替报社文过饰非的味道,让人读了有些不快。
3.你明明做错事,还找这么多理由辩解,这样文过饰非,只会让大家更难原谅你。
4.我们做错事要勇敢地承认,不应该文过饰非。
5.文过饰非的现象应受到批判。
6.有时积小错会酿大祸,所以文过饰非的行为不可轻饶。
7.虎娃找出许多理由来证明花瓶不是自己打碎的,但妈妈却说他这是文过饰非。
8.张明并不是那种文过饰非,拒不接受别人批评的人。
9.某些报刊报导失实,常常是文过其实。
10.有些报刊的报导常常是文过其实。
11.某些报刊报道的新闻,有的是文过其实。
12.对错误不能文过饰非,要认真检讨才对。
13.老爱文过饰非的人,渐渐会失掉真实自我。
14.做个光明磊落的人,既不居功自傲,也绝不文过饰非。
15.犯了错误不改,反而文过饰非,就会犯更大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