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芒种 芒种的意思
mángzhòng

芒种

简体芒种
繁体芒種
拼音máng zhòng
注音ㄇㄤˊ ㄓ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ng,(1) 某些禾本科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例句】:针尖对麦芒。初露锋芒。(2) 像芒的东西。【组词】:光芒。(3)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细长有尖,叶除可作绿篱和布置庭园外,又可作造纸原料和编织草鞋,嫩叶可做牛的饲料。

zhǒng zhòng chóng, ◎ 把种子或幼苗等埋在泥土里使生长。【组词】:种地。栽种。 ◎ 姓。如宋代有种师道。

基本含义

芒种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的开始。

芒种的意思

芒种 [máng zhòng]

1.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5、6或7日。

[Bearded Grain;]

芒种 引证解释

⒈ 指稻、麦之类有芒刺的谷物。

《周礼·地官·稻人》:“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郑玄 注:“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
晋 郭璞 《江赋》:“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

⒉ 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都在每年公历六月六日前后。参见“二十四节气”。

《逸周书·时训》:“芒种之日,螳螂生。”
《说郛》卷九引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录》:“所谓芒种五月节者,谓麦至是而始可收,稻过是而不可种。”
《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他家只觉得忙过残冬,早到新春……纔过芒种,便是大秋。”


国语词典

芒种 [máng zhòng]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国历六月六日或七日,因此时节谷物开出芒花,故称为「芒种」。

⒉ 稻麦。

《文选·左思·魏都赋》:「甘荼伊蠢,芒种斯阜。」
《文选·木华·海赋》:「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


芒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二十四节气释义:根据太阳在 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分为二十四个时段,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合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事季节,中国在公元前2世纪已用来指导农业生 产。
    • 2.
      田禄释义:⒈先秦 卿大夫的俸给来自采地或公田,故称田禄。 《礼记·曲礼下》:“无田禄者,不设祭器,有田禄者,先为祭服。”孙希旦 集解“田禄者,大夫、士各有采地,无采地者,其禄亦皆出於公田之所入。”《东周列国志》第四八回:“蒯得 被 先克 以军事夺其田禄,中怀怨望。”⒉泛指俸禄。《宋书·良吏传·阮长之》:“时郡县田禄,以芒种为断。此前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后人,此后去官者,则一年秩禄皆入前人。”《宋史·颜复传》:“復 因上五议,欲专其祠饗,优其田禄。”
    • 3.
      痴云释义:亦作“痴云”。 停滞不动的云。语本 唐 李商隐《房中曲》:“娇郎痴若云,抱日西帘晓。”宋 陆游《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 4.
      连畔释义:谓田界相连。力夫 芒种《二舅》:“我媳妇说:‘连畔种地,又没隔十里八里。’”《中篇小说选刊》1988年第2期:“桃叶 的棉花地跟我的连畔,我和 牢娃 的关系,她不会一点也看不出来。”
    • 5.
      阴慝释义:⒈阴气为害。《逸周书·时训》:“小暑至。苦菜不秀,贤人潜伏,靡草不死,国纵盗贼;小暑不至,是谓阴慝。”⒉指阴气。《后汉书·马融传》:“至于阳月,阴慝害作,百草毕落,林衡戒田,焚莱柞木。”李贤 注:“《左传》曰:‘唯正月之朔,慝未作。’杜 注云:‘慝,阴气也。害作言阴气肃杀,害於百草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将萌,煖气始盛,蛊蠹并兴,以灰藏旃裘毛毳之物。”宋 朱熹《寄题宜春使君定叟张兄隐斋》诗之五:“阳嘉既涤荡,阴慝失封闭。”⒊阴险邪恶。《新唐书·韦皋韩弘等传赞
    • 6.
      鹑首释义:⒈星次名。指朱鸟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⒉古以为秦之分野,指秦地。⒊指农历五月上旬。古代认为太阳至鹑首之初为芒种。芒种在五月初,故称。
芒种是什么意思 芒种读音 怎么读 芒种,拼音是máng zhòng,芒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芒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