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贪赃 贪赃的意思
tānzāng

贪赃

简体贪赃
繁体貪贓
拼音tān zāng
注音ㄊㄢ ㄗㄤ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ān, ◎ 求多,不知足。【组词】:贪玩。贪杯(过分好喝酒)。贪婪。贪污(利用职权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恋(十分留恋)。贪心。贪图。贪财。贪求。贪权。贪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zāng,(1) 贪污受贿或偷盗所得的财物。【组词】:赃物。赃款。赃证。追赃。退赃。人赃俱在。分赃。

基本含义

指贪污受贿,非法占有他人的财物。

贪赃的意思

贪赃 [tān zāng]

1. 旧指官吏受贿。

他由于贪赃而入狱。

[take bribes; practise graft;]

贪赃 引证解释

⒈ 指官吏贪污受贿。

《新唐书·唐临传》:“今 龄之(萧龄之 )贪赃狼扈,死有餘咎。”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他若任所回来,盈囊满篋,必是贪赃所致。”
田汉 《关汉卿》第七场:“他对贪赃的官吏们刺得很有点儿斤两,可那跟咱们有啥相干呢?”


国语词典

贪赃 [tān zāng]

⒈ 贪取不应得的财物。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天子与群臣议处,若是裴安卿是个贪赃刻剥,阿谀谄佞的,朝中也还有人喜他。」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荀大人因贪赃拿问了,就是这三四日的事。」


贪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包公赔情释义:吉剧剧目。1979年王肯据二人转同名曲目改编。叙包拯赴陈州放粮,百姓状告他的侄儿包勉贪赃枉法。包拯依法铡死包勉,然后回府向嫂嫂王凤英赔情。王痛失爱子而怒责包拯,同时又感于他为国为民之心,捐弃私愤,为他饯行。
    • 2.
      卖法释义:⒈谓贪赃枉法。⒉谓耍花样,取巧。
    • 3.
      吞赃释义:犹贪赃。
    • 4.
      墨臣释义:贪赃不法的臣子。明 张居正《少师斋徐相公八十寿序》:“当 嘉靖 季年,墨臣柄国,吾师所为矫枉以正,激浊而清者,幸及耳目。”
    • 5.
      奸官污吏释义: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6.
      婪肆释义:贪赃不法。
    • 7.
      昏墨释义: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 之刑也。”《隋书·刑法志》:“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清 萧山庸闲叟《<秋女士赞>序》:“乃一班昏墨官吏,施其野蛮手段,杀及无辜,竟使热心毅力之豪侠家,断送於 轩亭 市口,岂不寃哉!”
    • 8.
      枉法释义:执法的人为了私利或某种企图有意歪曲或破坏法律:贪赃枉法。
    • 9.
      浊乱释义:⒈搅扰使之混乱。《汉书·刘向传》:“周 大夫 尹氏 筦朝事,浊乱王室。”宋 司马光《进五观状·保业》:“晋 得天下,纔二十年,惠帝 昏愚,宗室搆难,羣胡乘衅,浊乱中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只为用错了一个奸臣,浊乱了朝政,险此儿不得太平。”⒉混乱。《旧唐书·萧俛传》:“俄而盗起 河南,内官握兵,王室浊乱。”⒊贪赃枉法。清 顾炎武《日知录·部刺吏》:“若夫倚势作威,受賕不法,此特其人之不称职耳。不以守令之贪残而废郡县,岂以巡方之浊乱而停御史乎?”
    • 10.
      滥官释义:贪赃枉法的官吏。
    • 11.
      犯赃释义:犹贪赃。
    • 12.
      脏官污吏释义: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13.
      臧衅释义:贪赃的嫌疑。
    • 14.
      衙蠧释义: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
    • 15.
      衙蠹释义: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里士社士》:“今有司所行多反是,或以摧锄豪富为辞,惟恐殷实之不贫,而市狙衙蠧,则傅以羽翼,令其恣吞良善,不知于圣祖法当何如。”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应试 混名 黄臕 李三元,本前 明 重犯,漏网出狱,专养强盗,交结官司,役使衙蠧,盗贼竞输重贿,舖户亦出常例,崇文门 税务自立规条,擅抽课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这个五十多岁的瘦老头子是 杞县 的老衙蠧,三教九流,人缘很熟。”
    • 16.
      衙门从古向南开释义:旧时谓官府貌似公正,实则贪赃枉法。
    • 17.
      诈赃释义:讹诈贪赃。
    • 18.
      贪枉释义:贪赃枉法。
    • 19.
      贪罔释义:贪赃欺罔。
    • 20.
      贪蠹释义:⒈贪赃害民。⒉指贪赃害民的官吏。

贪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包公赔情释义:吉剧剧目。1979年王肯据二人转同名曲目改编。叙包拯赴陈州放粮,百姓状告他的侄儿包勉贪赃枉法。包拯依法铡死包勉,然后回府向嫂嫂王凤英赔情。王痛失爱子而怒责包拯,同时又感于他为国为民之心,捐弃私愤,为他饯行。
    • 2.
      卖法释义:⒈谓贪赃枉法。⒉谓耍花样,取巧。
    • 3.
      吞赃释义:犹贪赃。
    • 4.
      墨臣释义:贪赃不法的臣子。明 张居正《少师斋徐相公八十寿序》:“当 嘉靖 季年,墨臣柄国,吾师所为矫枉以正,激浊而清者,幸及耳目。”
    • 5.
      奸官污吏释义: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6.
      婪肆释义:贪赃不法。
    • 7.
      昏墨释义:指官吏枉法妄为,贪赃受贿。语出《左传·昭公十四年》:“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 之刑也。”《隋书·刑法志》:“杀伤有法,昏墨有刑,此盖常科,易为条例。”清 萧山庸闲叟《<秋女士赞>序》:“乃一班昏墨官吏,施其野蛮手段,杀及无辜,竟使热心毅力之豪侠家,断送於 轩亭 市口,岂不寃哉!”
    • 8.
      枉法释义:执法的人为了私利或某种企图有意歪曲或破坏法律:贪赃枉法。
    • 9.
      浊乱释义:⒈搅扰使之混乱。《汉书·刘向传》:“周 大夫 尹氏 筦朝事,浊乱王室。”宋 司马光《进五观状·保业》:“晋 得天下,纔二十年,惠帝 昏愚,宗室搆难,羣胡乘衅,浊乱中原。”《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只为用错了一个奸臣,浊乱了朝政,险此儿不得太平。”⒉混乱。《旧唐书·萧俛传》:“俄而盗起 河南,内官握兵,王室浊乱。”⒊贪赃枉法。清 顾炎武《日知录·部刺吏》:“若夫倚势作威,受賕不法,此特其人之不称职耳。不以守令之贪残而废郡县,岂以巡方之浊乱而停御史乎?”
    • 10.
      滥官释义:贪赃枉法的官吏。
    • 11.
      犯赃释义:犹贪赃。
    • 12.
      脏官污吏释义: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13.
      臧衅释义:贪赃的嫌疑。
    • 14.
      衙蠧释义: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
    • 15.
      衙蠹释义: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里士社士》:“今有司所行多反是,或以摧锄豪富为辞,惟恐殷实之不贫,而市狙衙蠧,则傅以羽翼,令其恣吞良善,不知于圣祖法当何如。”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应试 混名 黄臕 李三元,本前 明 重犯,漏网出狱,专养强盗,交结官司,役使衙蠧,盗贼竞输重贿,舖户亦出常例,崇文门 税务自立规条,擅抽课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这个五十多岁的瘦老头子是 杞县 的老衙蠧,三教九流,人缘很熟。”
    • 16.
      衙门从古向南开释义:旧时谓官府貌似公正,实则贪赃枉法。
    • 17.
      诈赃释义:讹诈贪赃。
    • 18.
      贪枉释义:贪赃枉法。
    • 19.
      贪罔释义:贪赃欺罔。
    • 20.
      贪蠹释义:⒈贪赃害民。⒉指贪赃害民的官吏。

贪赃造句

1.对那些行贿受贿、贪赃枉法、大搞不正之风的败类,必须绳之以法,才能平民愤。

2.像你这种贪赃枉法的行为,最后一定会东窗事发。

3.严嵩和他的儿子严世蕃串通一气,贪赃枉法,干尽坏事。

4.那些掩耳盗铃,贪赃枉法的官员,迟早会作法自毙的。

5.身为官员如果贪赃枉法,终有一天会作法自毙。

6.人们都忿忿地说:王县令这样贪赃枉法,总有一天会遭到断子绝孙的报应。

7.堂上挂着明镜高悬的匾,匾下坐着贪赃枉法的官。

8.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不能贪赃枉法。

9.法院公开宣判了一批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

10.他因贪赃枉法,最后落得身败名裂,家破人亡。

11.像他这样公然贪赃枉法,实为法律所难容。

12.王经理贪赃枉法,挪用公款,终于被捕。

13.这是个贪赃枉法的小镇,武功高强就是一种正义。

14.去年,我党处理了一批贪赃枉法的腐败分子。

15.有少数干部贪赃枉法。

16.利用职权贪赃枉法者,是这次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重点。

17.公职人员要有更高的道德操守,千万不可贪赃枉法。

18.他身为法官,贪赃枉法,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19.那些贪赃枉法的坏人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20.利令智昏的法官竟贪赃枉法,轻饶了重刑犯。

贪赃是什么意思 贪赃读音 怎么读 贪赃,拼音是tān zāng,贪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贪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