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豸冠 豸冠的意思
zhìguān

豸冠

简体豸冠
繁体
拼音zhì guān
注音ㄓˋ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 zhài,(1) 古书上说的没有脚的虫。【例句】:虫豸(虫子的通称)。(2) 〔獬豸〕见“獬”。(3) 解决。

guān guàn,(1) 帽子。【组词】:衣冠。冠戴。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吏)。衣冠楚楚。(2)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组词】:冠子。鸡冠。树冠。冠状动脉。(1) 把帽子戴在头上。【组词】:沐猴而冠。(2) 超出众人,居第一位。【组词】:冠军。(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头发乱糟糟的样子。

豸冠的意思

豸冠 [zhì guān]

1. 即獬豸冠。

3. 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豸冠 引证解释

⒈ 即獬豸冠

《旧唐书·肃宗纪》:“御史臺欲弹事,不须进状,仍服豸冠。”
宋 黄庭坚 《次韵郭明叔长歌》:“文思 舜 禹 开言路,即看承詔著豸冠。”
清 王韬 《淞滨琐话·金玉蟾》:“惟监司观察之尊,豸冠绣衣之荣,或可稍为吐气。”

⒉ 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豸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冠豸释义:⒈戴豸冠。豸冠,即獬豸冠,古代御史所戴的帽子。⒉指担任御史之类的官吏。
    • 2.
      柱后释义:⒈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⒉借指执法官、御史等。
    • 3.
      獬冠释义:即獬豸冠。
    • 4.
      獬廌释义:⒈即獬豸。⒉指古代御史等执法官戴的獬豸冠。⒊指代御史等执法官。
    • 5.
      神羊释义:獬豸的别称。 传说是一种能以其独角辨别邪佞的神兽。亦指獬豸冠。
    • 6.
      素期释义:平素所期望的。 唐 刘禹锡《马大夫见示浙西王侍御赠答诗因命同作》诗:“秣陵 从事何年别,一见琼章如素期。”明 宋濂《故秦母夫人金氏墓志铭》:“豸冠朱衣兮,符我素期。”
    • 7.
      解廌冠释义:即獬豸冠。古代法官戴的帽子。《新唐书·车服志》:“法冠者,御史大夫、中丞、御史之服也。一名解廌冠。”
    • 8.
      触邪冠释义:即獬豸冠。
    • 9.
      豸冠释义:⒈即獬豸冠。⒉借指纠察、执法的官员。
    • 10.
      豸角冠释义:即獬豸冠。
    • 11.
      铁豸释义:指豸冠。 古代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冠之柱卷系铁铸成,故称。
    • 12.
      长至释义:指夏至。 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 仲夏之月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孙希旦 集解:“孔氏 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说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太平御览》卷二八引 后魏 崔浩《女仪》:“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於舅姑,践长至之义也。”唐 戎昱《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诗:“去年长至在 长安,策杖曾簪獬豸冠。”清 钱谦益《小至日
    • 13.
      黑豸释义:冠名。 即獬豸冠。为御史法冠。
    • 14.
      龟印释义:雕成龟形印纽的印章。语本 汉 卫宏《汉官旧仪补遗》卷上:“列侯印黄金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后遂用作官印的通称。唐 司空曙《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豸冠亲穀弁,龟印识荷衣。”宋 司马光《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蚕丛 龟印解,鶉野隼旟新。”

豸冠(zhi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豸冠是什么意思 豸冠读音 怎么读 豸冠,拼音是zhì guān,豸冠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豸冠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