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名 [zhì míng]
1. 制品的名目。
制名 引证解释
⒈ 制品的名目。
引宋 何薳 《春渚纪闻·墨工制名多蹈袭》:“墨工製名多相蹈袭,其偶然耶?亦好事者冀其精艺,追配前人,故以重名之也。”
制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枭释义:⒈古代博戏中的胜采名。 汉 焦赣《易林·豫之剥》:“野鳶山鹊,奕棋六博。三梟四散,主人胜客。”原注:“六博、三梟,皆古局戏名。”⒉北齐 税制名。《隋书·食货志》:“河 清 三年定令……垦租皆依贫富为三梟。其赋税常调,则少者直出上户,中者及中户,多者及下户。上梟输远处,中梟输次远,下梟输当州仓。三年一校焉。”
- 2.
二广释义:⒈春秋 楚国 军制名,谓左右二部。《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君之戎分为二广,广有一卒,卒偏之两。”杨伯峻 注:“其君之戎谓 楚王 之亲兵戎车也。楚王 亲兵分为左右两部,每部皆名曰广。”后亦泛指两支部队。《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三》:“帝分军为二广,追躡数十里,获 阿保机 之子。”⒉指 宋 代 广南西路 与 广南东路。即今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与 广东省。宋 岳飞《奏措置曹成事宜状》:“似此显见 曹成 未肯便赴行在,意欲侵犯二 广。”宋 彭乘《续墨客挥犀·胡蔓》:“二 广 有草生于山谷间,其名胡蔓草,以急水吞之
- 3.
以工代警释义:因警力缺乏,公安局编制严重缺编,政府统一以招录工作人员的形式从警校和相关专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或转业军人中选聘工作人员,充实到公安警察系统各科室部门,“以工代警”执行公务,这些人由于正式编制名额限定问题不具备正式的公安和警察身份。
- 4.
副词释义: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 5.
右行释义:⒈春秋 晋 国军制名。三行之一。《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作三行以御 狄。荀林父 将中行,屠击 将右行,先蔑 将左行。”⒉复姓。春秋 晋 有 右行辛。见《国语·晋语七》。⒊文字写法自左至右。《法苑珠林》卷十五:“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 梵,其书右行;次曰 佉卢,其书左行;少者 苍頡,其书下行。”
- 6.
四厢释义:⒈古军队编制名。 《魏书·太宗纪》:“秋七月己巳朔,东巡。置四厢大将。”《宋史·职官志六》:“军职大者凡八等……次有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秩秩有序,若登第然。”《宋史·职官志六》:“淳熙 以后,四厢之职多虚。”⒉朝会奏乐之地。《宋书·礼志四》:“謁者引护当拜者入就拜位。四厢乐作。”《南齐书·乐志》:“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皇帝入变服,四厢并奏前二曲。”《隋书·音乐志上》:“著 晋、宋 史者,皆言 太元、元嘉 四年,四厢金石大备。今检乐府,止有黄钟、姑洗、蕤宾、太簇四格而已。六律
- 7.
圈禁释义:清 刑制名。宗室犯罪,应枷及徒以至军流的,都折以板责,圈禁于空房。枷罪、徒罪为拘禁,军流罪则锁禁。
- 8.
府兵释义:⒈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⒉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 9.
总旗释义:⒈明代军队编制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⒉清代屯军亦有“百户”、“总旗”等编制名称。
- 10.
新军释义:⒈春秋 晋国 军队建制名。 《国语·晋语七》:“使 彘恭子 将新军。”《左传·成公十三年》:“赵旃 将新军。”⒉新编的军队。唐 杜甫《曲江对雨》诗:“龙武新军深驻輦,芙蓉别殿漫焚香。”《“一·二九”回忆录·回忆民先队》:“一批人随 杨秀峰 同志组织 太行山 师生游击队,还有一些人参加了牺盟会和 山西 新军的工作。”⒊指 清 朝末年编制训练的新式陆军。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清 廷鉴於甲午之败,认为非整军飭武,不足以图存;乃於 光绪 乙未命 温台处道 袁世凯 督练新军。”周恩来《关于一九二四至二六
- 11.
明安释义:女真 族部落组织和 金 代军事编制名。《续文献通考·兵一》:“太祖 即位之二年,始命以三百户为穆昆,称昆十为明安。”《金史》作“猛安”。参见“猛安”。
- 12.
标目释义:⒈标立名目。唐 刘知几《史通·断限》:“考其滥觴所出,起於 司马氏。案 马《记》以史制名,班《书》持 汉 标目。”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使 熹 果无学术歟?人何用仰之;果有学术歟?其相与从之者,非欲强自标目以劝人为忠为孝者,乃所以为人材计,为国家计也。”⒉指标立的名目。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六诗三笔,见南士之论文,杜 诗 韩 笔,亦 唐 人之标目。”徐念慈《余之小说观》:“若第二法,则‘侦探’、‘言情’等,种种标目,似无不妥。”⒊题名。明 李东阳《<七贤过关图>跋》:“又尝闻
- 13.
标营释义:⒈指明末李自成义军部队的编制单位。⒉指清代绿营兵的编制名称。
- 14.
武卫释义:⒈谓以武力藩卫。 《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孔 传:“文教外之二百里奋武卫,天子所以安。”《汉书·王莽传中》:“在揆文教,奋武卫,是为惟垣。”⒉军制名。汉 末 曹操 为丞相,设武卫营。魏文帝 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隋 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唐 因 隋 制。宋 沿其制。元 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 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 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初,王莽 征天下能为兵法者六十三家数百人,并以为军吏;选练武
- 15.
永不叙用释义:官制名。处分之制。清代对官员处分之法,以革职为最重之处分,而永不叙用则为革职处分中之最重者。凡官员以计参革职(即通过大计考核而被参劾革职)及犯赃污等罪者,皆永不叙用。某些因政治性原因而获罪者,也有处以革职永不叙用者,但非定制。
- 16.
永业田释义:⒈田制名。 也称世业田。⒉田制名。也称世业田。⒊旧时称私有土地为永业田或世业田。
- 17.
玄黓释义:天干壬的别称,用以纪年。壬年称玄黓。《尔雅·释天》:“﹝太岁﹞在壬曰玄黓。”郝懿行 义疏:“按玄黓,言物终而幽翳也。”《淮南子·天文训》:“戌在壬曰玄黓。”高诱 注:“在壬,言岁终包任万物,故曰玄黓也。”金 元好问《壬子冬至新轩张兄圣与求为儿子阿平制名》诗:“玄黓之冬客 须城,问 平 之年纔五龄。”
- 18.
虚封释义:空授爵位或封邑。相对实封而言。《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今之虚封盖自此始。”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二》:“《魏志》,建安 二十年,始制名号侯。裴松之 谓今之虚封盖自此始。按《汉·樊噲传》‘赐爵封号 贤成君’,颜 注云:‘楚 汉 之际,权设宠荣,假其位号,或得邑地,或空受爵。’则虚封非始於 建安 也。”
- 19.
造册释义:编制名册、表册:登记造册。
- 20.
部队番号释义:部队的编制名称,一般按照部队的性质、编制序列和数字顺序授予,如炮兵第一师、步兵第X团,航空兵第X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