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制定 制定的意思
zhìdìng

制定

简体制定
繁体
拼音zhì dìng
注音ㄓˋ ㄉ一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规定。【组词】:因地制宜。制定。制式。制宪。(2) 限定,约束,管束。【组词】:制止。制裁。专制。制约。抵制。节制。制动。制海权。(3) 法规,制度。【例句】:民主集中制。公有制。(4) 造,作。【组词】:制造。制做。制品。制图。制革。制版。如法炮(páo )制。(5) 依照规定的标准做的。【例句】:制钱(中国明、清两代称本朝的铜钱)。制服。(6) 古代帝王的命令。【组词】:制诰。(7) 古代父母死亡守丧;守制。

dìng,(1) 不动的,不变的。【组词】: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dū)。定稿。定数(shù)(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2) 使不变动。【组词】:定案。定罪。决定。确定。(3)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组词】:大局已定。(4)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组词】:心神不定。(5) 确凿,必然的。【组词】:必定。镇定。(6) 预先约妥。【组词】:定计。定情。定货。定做。(7) 姓。

基本含义

制定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或规则来确定或规划某项事物的内容、方法或计划。

制定的意思

制定 [zhì dìng]

1. 定章程、计划、法规等。

制定权宜之计来应付紧急情况。

[lay down; draw up; draft; formulate;]

制定 引证解释

⒈ 拟订;定出。

《汉书·儿宽传》:“唯圣主所由,制定其当,非羣臣之所能列。”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第八子 得一,知 贝州。王则 反,不能死节,又为之制定仪注。”
邓小平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二:“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


国语词典

制定 [zhì dìng]

⒈ 订立。

如:「制定法律」、「制定规章」。

订定 拟订 制订


制定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制订释义:创制拟订: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 2.
      协议释义:⒈协商。⒉泛指国家、政府、政党、团体或个人间就一定问题经谈判、协商后而达成的共同决定。通常用文件形式来体现。国家和政府间的协议往往采取条约的形式。协议有时也作为条约的一种名称。
    • 3.
      同意释义:对某种主张表示相同的意见;赞成;准许:我的意见你同意吗?。 上级会同意你们的要求。
    • 4.
      拟定释义:⒈起草制定:拟定远景规划。⒉揣测断定。
    • 5.
      拟订释义:起草订立:拟订行动计划。
    • 6.
      订定释义:⒈修订;校定。⒉订立定当。⒊约定。

制定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取消释义:使原有的制度、规章、资格、权利等失去效力:取消资格。取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也作取销。

制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成不变释义:《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 2.
      三一律释义:欧洲 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的三条规则,就是地点一致(戏剧中的动作应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一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3.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4.
      三大政策释义:指 孙中山 制定的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 5.
      三民主义释义: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6.
      三面红旗释义: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同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 7.
      上网帐号释义:用来进入一些网址的一串符号,可以帮助您连通互联网,用户名一般为电话号码,密码为运营公司制定。 它的内容还包括注册时的相关信息:用户密码、证件号、出生日期、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等。
    • 8.
      专属渔区释义:沿海国在其邻接领海外划定一定水域范围(三海里至二百海里不等)行使渔业管辖权,这种水域称为专属渔区,或称渔业专属水域,沿海国对进入其专属渔区的外国渔船,要求遵守其所制定的法规和管理措施。
    • 9.
      中央银行释义: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占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等。 我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 10.
      中权释义:⒈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⒉指中军。南朝 宋 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清 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⒊指主将。北周 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⒋指主将的
    • 11.
      为法释义:⒈制定法律。⒉成为法则。
    • 12.
      主单位释义:物理量的主要单位,从主单位可以制定比它大或小的其他单位。 例如国际单位制长度的主单位是米,以米为基础而制定出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 13.
      乐府释义:古代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汉代开始建立,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等。 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做乐府。
    • 14.
      九仪释义:⒈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 ⒉周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⒊《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毛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 15.
      乡规民约释义:指由村民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用于本地的规约。
    • 16.
      二十八宿释义: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平均分为四组,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总称苍龙;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总称白虎;南方七宿 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总称朱雀。划分二十八宿主要用于测定太阳、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从而定季节、方位和制定历法等。宿(xiù)。
    • 17.
      五属释义:⒈五服内的亲属。⒉春秋齐国管仲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
    • 18.
      产业政策释义:政府制定的用于指导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的政策。
    • 19.
      人亡政息释义:一个人死了,他所制定的政治措施便会随着停止。《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20.
      令不虚行释义: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制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成不变释义:《礼记·王制》:“刑者,侀(型)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不可改变。后用以指固定不变。成:形成。
    • 2.
      三一律释义:欧洲 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的三条规则,就是地点一致(戏剧中的动作应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一致(不超过二十四小时)、情节一致(情节应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 3.
      三从四德释义: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 4.
      三大政策释义:指 孙中山 制定的联 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
    • 5.
      三民主义释义:孙中山在他所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政治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于1924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是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 6.
      三面红旗释义:195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同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 7.
      上网帐号释义:用来进入一些网址的一串符号,可以帮助您连通互联网,用户名一般为电话号码,密码为运营公司制定。 它的内容还包括注册时的相关信息:用户密码、证件号、出生日期、联系电话、邮箱地址等。
    • 8.
      专属渔区释义:沿海国在其邻接领海外划定一定水域范围(三海里至二百海里不等)行使渔业管辖权,这种水域称为专属渔区,或称渔业专属水域,沿海国对进入其专属渔区的外国渔船,要求遵守其所制定的法规和管理措施。
    • 9.
      中央银行释义:一国银行体系中居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机构,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工具,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占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等。 我国的中央银行为中国人民银行。简称央行。
    • 10.
      中权释义:⒈谓中军制定谋略。《左传·宣公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杜预 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⒉指中军。南朝 宋 谢庄《从驾顿上》诗:“中权临 楚 路,前茅望 吴 云。”清 王韬《淞滨琐话·徐麟士》:“於是登坛视师,简壮士至千五百人为前驱,千五百人为后劲,精选甲士二千人为中权,亲自率之。”⒊指主将。北周 庾信《周车骑大将军贺娄公神道碑》:“以君智略,入佐中权。”唐 司空图《复安南碑》:“中权令峻,按虎节以风生;上将策奇,指龙编而天落。”《宋史·刘廷让传》:“万旅所集,实制於中权。”⒋指主将的
    • 11.
      为法释义:⒈制定法律。⒉成为法则。
    • 12.
      主单位释义:物理量的主要单位,从主单位可以制定比它大或小的其他单位。 例如国际单位制长度的主单位是米,以米为基础而制定出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 13.
      乐府释义:古代本指掌管音乐的官署,汉代开始建立,掌管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采集歌词等。 后来也把它所采集来配乐的歌词以及后人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体裁写的作品称做乐府。
    • 14.
      九仪释义:⒈天子接待不同来朝者而制定的九种礼节。 ⒉周代对九种命官的授命仪式。⒊《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毛传:“九十其仪,言多仪也。”后因以“九仪”指聘嫁的仪节。
    • 15.
      乡规民约释义:指由村民共同制定并遵守的用于本地的规约。
    • 16.
      二十八宿释义:中国古代天文 家将沿黄道、赤道附近的星空,划分为二十八个不等的区域,每一区域叫做一宿。二十八宿按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平均分为四组,东方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总称苍龙;北方七宿是牛、斗、女、虚、危、室、壁,总称玄武;西方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总称白虎;南方七宿 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总称朱雀。划分二十八宿主要用于测定太阳、月亮在星空中的位置,从而定季节、方位和制定历法等。宿(xiù)。
    • 17.
      五属释义:⒈五服内的亲属。⒉春秋齐国管仲制定的边邑行政组织。五属为四万五千家,置大夫一人。
    • 18.
      产业政策释义:政府制定的用于指导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发展目标,调节各产业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结构变化的政策。
    • 19.
      人亡政息释义:一个人死了,他所制定的政治措施便会随着停止。《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20.
      令不虚行释义:指制定的法令必须切实执行。

制定造句

1.我们制定的规章制度一定要认真执行,绝不能把它变成一纸空文。

2.这个计划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制定出来的。

3.出版体制改革不由分说地影响着印企体制定位。

4.元末农民起义以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许多与发展生产休戚相关的政策。

5.制定发展规划要切合实际,万不可如空中楼阁,毫无价值。

6.不要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经验,应该因事制宜,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

7.我们在制定科研规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经济效益,但也不能急功近利,忽视了基础学科的研究。

8.他接受任务后,昼思夜想,终于制定出了完成任务的最佳方案。

9.我们如果随意制定远远脱离自己实际的学习计划,却从不去实现,这就和痴人说梦没什么两样。

10.计划先这样制定,遇到特殊情况再见机行事。

11.国家制定专项法律,着重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

12.司令员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13.制定工作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14.制定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路线。

15.国务院制定的“十五计划”描绘了祖国建设跨世纪的宏伟蓝图。

16.我们确实应该在写作方面下工夫,直到紧要关头也不能放弃,坚持实行我们每个月通常制定的条例。

17.国家制定新政策,免除农民过重的经济负担。

18.会议制定了一个关于在全地区实施农业机械化的正确方案。

19.国务院制定的农村经济政策切实可行。

20.我国每年都要制定几十部法律。

制定(zhid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制定是什么意思 制定读音 怎么读 制定,拼音是zhì dìng,制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制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