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印发 印发的意思
yìn

印发

简体印发
繁体印發
拼音yìn fā
注音一ㄣˋ ㄈㄚ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ìn,(1) 图章,戳记。【组词】:印章。印玺。印记。印把子(亦喻政权)。(2) 痕迹。【组词】:手印。指印。印子(a.痕迹;b.高利贷的一种,全称“印印钱”)。(3) 用油墨、染料之类把文字或图画留在纸、布、器皿等材料上。【组词】:印刷。排印。印制。印发(fā)。(4) 彼此符合。【组词】:印证。心心相印。(5) 外界事物反映在脑中所留下的形象。【组词】:印象。(6) 姓。

fā fà,(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组词】: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基本含义

印刷并分发。

印发的意思

印发 [yìn fā]

1. 印刷发行。

对每年像洪水似地印发的货币感到吃惊。

[print and distribute;]

印发 引证解释

⒈ 盖印后发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保甲·保甲之制》:“其烟户十家门牌,各保正汇齐,送保长查明,呈县印发。”

⒉ 印刷并散发。

李瑛 《<诗选>自序》:“我们组织社团活动,我们秘密印发传单。”


国语词典

印发 [yìn fā]

⒈ 印刷发行。

如:「为了促销商品,他印发传单以招徕顾客。」


印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借书证释义:图书馆印发的借书证件。
    • 2.
      党政机关释义:党政机关,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一条对党政机关进行了定义: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党政机关,广义上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 3.
      印发释义:印刷散发;印刷分发:印发传单。把这份材料印发给各科室。
    • 4.
      印纸释义:旧时官府印发的各种表、簿以及证件等。《旧唐书·食货志下》:“市牙各给印纸,人有买卖,随自署记,翌日合算之。”《宋史·何承矩传》:“御书印纸,録其功最。”《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元年》:“州县官吏劝民垦田,悉书其数於印纸,以俟旌赏。”
    • 5.
      手历释义:宋 时官署印发给纳盐亭户的取钱凭证。《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壬戌,詔 浙东 提举监司体访 浙西 提举 薛元鼎 措置印给亭户纳盐手歷式样,将合支本钱尽数称下支给,毋致积压拖欠。”《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二年》:“先是 元鼎 印给手歷,徧给亭户,令賫歷就称下支钱,至是復令 浙东 行之。”
    • 6.
      盐票释义:即盐引。明 清 时有的地方引、票并行。清 代由户部印发的称盐引,由各地盐政所发的称“盐票”。《清史稿·食货志四》:“近来栈盐出湖,皆在 西坝 改捆,大包重百三十斤,盐票不符。”《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此刻有盐票的人,自己不愿做生意,还可以拿这票子租给人家呢。”参见“盐引”。
    • 7.
      银会释义:清 代官私钱庄银号自行印发的银钱票。

印发(yinf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印发是什么意思 印发读音 怎么读 印发,拼音是yìn fā,印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印发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