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奋身 奋身的意思
fènshēn

奋身

简体奋身
繁体奮身
拼音fèn shēn
注音ㄈㄣˋ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èn,(1)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组词】:奋飞。奋翅。(2) 振作,鼓劲,振动。【组词】:奋起。奋力。奋勇。奋不顾身。振奋。勤奋。兴奋。(3) 提起,举起。【组词】:奋臂。奋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奋笔疾书。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全力以赴、鼓起勇气去做某事

奋身的意思

奋身 [fèn shēn]

1. 谓奋力投身于某一活动。

奋身 引证解释

⒈ 谓奋力投身于某一活动。

《后汉书·班超传》:“平陵 人 徐干 素与 超 同志,上疏愿奋身佐 超。”
宋 苏轼 《张仲可左班殿直制》:“尔能奋身,以除民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倭患》:“会募壮士为前锋, 先(朱先 )奋身应募,以貌伟充队长。”
鲁迅 《彷徨·伤逝》:“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奋身孤往的了。”


国语词典

奋身 [fèn shēn]

⒈ 竦起身体。形容勇敢或努力的样子。

《文明小史·第三四回》:「他左右一看没人,提起长衫,奋身一跃而过。」


奋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奋不顾身释义:奋勇直前,不考虑自己的安危。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奋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健勇释义:⒈强健勇猛。《荀子·王制》:“材技股肱,健勇爪牙之士,彼将日日挫顿竭之於仇敌,我将来致之,并閲之,砥礪之於朝廷。”《新五代史·梁臣传·王虔裕》:“﹝ 王虔裕 ﹞为人健勇善骑射。”⒉借指士兵。夏燮《中西纪事·庚申换约之役》引 咸丰 十年八月十一日《上谕》:“蒙古 京旂 兵丁不能奋身击刺,惟 川 楚 健勇,能俯身猱进,与贼相搏。”
    • 2.
      抚案释义:⒈谓用手指按着节拍。 《楚辞·招魂》:“二八齐容,起 郑 舞些。袵若交竿,抚案下些。”朱熹 集注:“抚案下者,以手抚案其节而徐行也。”⒉拍案。《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七年》:“上奋身抚案曰:‘朕不用兵决矣。’”
    • 3.
      桑海释义:“桑田沧海”的略语。唐 杨炯《和辅先入昊天观》:“桑海年应积,桃源路不穷。”明 李东阳《和萧封君凤仪遗诗四十韵》:“世运迭推代,昔闻桑海三。”赵朴初《柳营曲·参观全国劳动改造罪犯工作展览会》曲:“奋身桑海换,刮目性情移。”参见“桑田沧海”。
    • 4.
      河东三凤释义:指 唐 代 河东 薛收、薛德音、薛元敬。三人都以才华闻名于世,故称。《新唐书·薛元敬传》:“元敬,隋 选部郎 迈 之子,与 收 及 收 族兄 德音 齐名,世称‘河东三凤’。收 为长离,德音 为鸑鷟,元敬 年最少,为鵷鶵。”明 邵璨《香囊记·琼林》:“奋身夸 荀氏 八龙,览德羡 河东 三凤。”
    • 5.
      熙平释义:兴隆安定。 宋 叶适《代薛瑞明上遗表》:“伏念臣奋身孤远,逢世熙平。”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国朝熙平一百年,礼乐方作,气运之盛,固有攸徵。”
    • 6.
      讲好释义:修好;讲和。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杂说》:“十二月,请召宗族、婚姻、宾旅,讲好和礼,以篤恩纪。”岳珂《金陀粹编·天定录》引 宋宁宗 嘉泰 四年六月二十日《追封鄂王敕》:“属时方讲好,将归马 华山 之阳;而尔独奋身,欲抚劒 伊吾 之北。”《辽史·耶律合住等传论》:“耶律合住 安边讲好,养兵息民,其虑深远矣。”王闿运《御夷论二》:“知其示强为虚张之埶,讲好为挑衅之本。”
    • 7.
      震迅释义:犹言迅速振兴、发挥。《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二十一年﹞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 魏王”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献帝纪》:“赖皇天之灵,俾君秉义奋身,震迅神武,捍朕于艰难,获保宗庙。”

奋身(fen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奋身是什么意思 奋身读音 怎么读 奋身,拼音是fèn shēn,奋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奋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