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募 [zhēng mù]
1. 征招;召募。
例征募兵士。
英[recruit;]
征募 引证解释
⒈ 指征求募集财物或兵员等。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制片厂在招收放映队,慰劳总会在征募寒衣。”
国语词典
征募 [zhēng mù]
⒈ 征召、募集。
例如:「该国首都被敌军包围,各地方官紧急征募士兵,前往驰援。」
征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兴徭释义:征募役夫。
- 2.
募民释义:征募民众。 《史记·平準书》:“於是募民能输及转粟於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汉书·武帝纪》:“﹝ 元朔 二年﹞夏,募民徙 朔方 十万口。”
- 3.
叟兵释义:叟兵,汉语词语,意思是东汉三国时叟人被征募为兵者,作战英勇,称叟兵
- 4.
征聚释义:征募召集。
- 5.
征集释义:⒈用公告或口头询问的方式收集:征集资料。⒉征募并聚集:征集新兵。
- 6.
徵募释义:指征求募集财物或兵员等。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一:“制片厂在招收放映队,慰劳总会在征募寒衣。”
- 7.
拣退释义:旧时征募兵士经挑选后将不合格的予以退回。
- 8.
新兵释义:新征募的兵。
- 9.
构募释义:购募,悬赏征募。
- 10.
民壮释义:⒈旧时被征募服役的壮丁。 明 王廷相《雅述下》:“正统 己巳之变,兵部徵各省兵入御虏……当时大臣建议,设立民壮,以备仓卒,法古兵出於农之义,三时在野力田,一时入城讲武,若有征调,即同正军。”《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汪大尹 ﹞教左右唤进民壮快手人等,将寺中僧众,尽都绑缚。”《明史·兵志三》:“正统 二年始募所在军餘、民壮愿自效者,陕西 得四千二百人。人给布二匹,月粮四斗。”⒉清 代州、县官衙前卫兵。也叫壮班。清 赵翼《陔馀丛考·民壮》:“今州、县官衙前给使者有民壮,餼于官而供役。”《老残游记》
- 11.
访募释义:访求征募。
- 12.
追集释义:召集,征募。
- 13.
顾募释义:雇佣征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