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分身 分身的意思
fēnshēn

分身

简体分身
繁体
拼音fēn shēn
注音ㄈㄣ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ēn fèn,(1) 区划开。【组词】: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组词】:分发。分忧。分心劳神。(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组词】:分会。分行(háng )。(4) 散,离。【组词】: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5) 辨别。【组词】:区分。分析。(6) 区划而成的部分。【组词】:二分之一。(7) 一半。【例句】: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组词】: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组词】: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3) 料想。【例句】:“自分已死久矣”。(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词】:知识分子。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分身指一个人同时出现在不同地方,具有多个身体。

分身的意思

分身 [fēn shēn]

1. 抽出工夫去照顾别的事情。

无法分身。

[spare time from one's main work to attend to sth.else;]

分身 引证解释

⒈ 一身化作数身。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神异下·邵硕》:“尔日, 郫县 亦言 硕 作师子形,乃悟其分身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释宝志》:“又至其常所造 厉侯伯 家寻之, 伯 云:‘ 誌 昨在此行道,旦眠未觉。’使还以告 献,方知其分身三处宿焉。”
宋 司马光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诗:“既无 蓟子 分身术,须欠 车公 一座欢。”

⒉ 谓兼顾他事。

《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平 纵然智勇,只可当一头,岂可分身两处?须再得一将同去为妙。”
《痛史》第二十回:“各位都是习武事的英雄,不可分身,我一无所能,至于出入会计的事,还略略晓得,不如我来办这件事吧。”
邹韬奋 《萍踪忆语》三:“我到的时候,他因临时有重要会议,不能分身,派他的一位女书记来接我。”

⒊ 犹分尸。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捉住篡国贼 王莽,旋台剐割碎分身。”

⒋ 佛教语。诸佛为欲化导十方世界之众生,而以方便力,于各世界示现成佛之相,谓之分身

《法华经·见宝塔品》:“我分身诸佛,在於十方世界説法。”


国语词典

分身 [fēn shēn]

⒈ 比喻同一时间内要分出心力处理多项事务。

如:「分身乏术」。


分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兼顾释义:同时照顾几个方面:统筹兼顾。公私兼顾。
    • 2.
      两全释义:顾全两个方面:两全其美。想个两全的办法。

分身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真身释义:神仙或佛祖的本体、正身(迷信)

分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克释义:不能(多指能力薄弱,不能做到):不克自拔。 不克分身。
    • 2.
      偏躬释义:谓身着偏衣,身着两色合成之衣。《左传·闵公二年》:“偏躬无慝,兵要远灾。”杨伯峻 注:“分身衣之半为其服,似无恶意。”
    • 3.
      分身无术释义: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 4.
      分身术释义:亦作“分身法”。 谓同时幻化出一个或几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形体的本领。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英》:“苟非妖物,何得有分身术?”《冷眼观》第五回:“但他却未曾学会《西游记》上 孙行者 的分身法,一隻鼓不能敲两家戏,未免左支右絀。”《花城》1981年第6期:“但他自己却还没有炼成分身术。”
    • 5.
      分身法释义:见“分身术”。
    • 6.
      分身释义:抽出时间去照顾其他方面(多用于否定式):难以分身。分身乏术。无法分身。一直想去看看您,可总是分不开身。
    • 7.
      化人释义:⒈有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周穆王 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张湛 注:“化幻人也。”清 赵翼《<小仓山房集>中有<咏物诗>戏用其韵镜》诗:“谁从对面偷描我,忽漫分身作化人。”⒉指有道术的人。《关尹子·四符》:“譬如化人,若有厌生死心、超生死心,止名为妖,不名为道。”⒊佛教谓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者。《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周穆王 时,文殊、目连 来化,穆王 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宋 苏轼《同正辅表兄人游白水山》诗:“因随化人
    • 8.
      四摄释义:佛教语。 谓菩萨为摄受众生归依佛法而常行的四事。布施摄:惠以财物、佛法等;爱语摄:善言慰喻;利行摄:行善利人;同事摄:分身示现,随机教化。语本《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闻持品》:“是诸菩萨行菩萨道时,以四事摄无量百千众生,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唐 道绰《安乐集》卷下:“此念佛三昧即具一切四摄六度。”
    • 9.
      布袋和尚释义:五代 时僧人,世传为 弥勒菩萨 的应化身。《景德传灯录·明州布袋和尚》谓其自称 契此,时号 长汀子布袋师。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昔 四明 有异僧,身矮而皤腹,负一布囊,中置百物,於稠人中时倾写於地曰:‘看,看!’人皆目为 布袋和尚,然莫能测。临终作偈曰:‘弥勒 真 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识世人,时人总不识。’於是隐囊而化。今世遂塑画其像为 弥勒菩萨 以事之。”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布袋和尚 者,在 奉化县 岳林寺,尝皤腹,以杖荷一布袋,凡供身之具尽贮袋中,随处偃卧;天将雨,即著溼草
    • 10.
      羁身释义:⒈谓因故不能分身。 ⒉犹言困身,受困。
    • 11.
      老君释义:中国道教对老子的神化称呼,又称太上老君。多种道教经典对老子有各种神化说法,大致说老子以道为身,无形无名,生于天地之先,住于太清仙境,长存不灭,常分身化形降生人间,为历代帝王之师,伏羲时为郁华子,神农时为大成子,祝融时为广成子。
    • 12.
      赤身裸体释义: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 13.
      鹿头释义:⒈鹿的头。《后汉书·董卓传》“钟虡”唐 李贤 注:“故 贾山 上书云‘悬石铸钟虡’。《前书音义》曰:‘虡,鹿头龙身,神兽也。’”⒉山名。在 四川省 德阳市。唐 杜甫《鹿头山》诗:“鹿头 何亭亭,是日慰飢渴。”仇兆鳌 注引《全蜀总志》:“鹿头山,在 德阳县 治北三十餘里。”宋 苏轼《送贾讷倅眉》诗之一:“鹿头 北望应逢雁,人日东郊尚有梅。”⒊见“鹿头关”。⒋鲟鳇鱼的两颊之肉。明 黄省曾《养鱼经》:“江海之产,有鱘鰉之鱼,其长丈餘,鼻端有肉骨,四分身之一,两颊之肉,谓之鹿头。”

分身(fen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分身是什么意思 分身读音 怎么读 分身,拼音是fēn shēn,分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分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