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句注 句注的意思
zhù

句注

简体句注
繁体
拼音jù zhù
注音ㄐㄨˋ ㄓ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ù gōu,(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组词】:句子。句法。(2) 〔句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例句】:三句话不离本行(háng)。 ◎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zhù,(1) 灌进去。【组词】:注入。注射。大雨如注。(2) (精神、力量)集中在一点。【组词】:注视。注目。注意。(3) 用文字来解释词名。【组词】:注解。注释。注音。夹注。(4) 解释词句所用的文字。【例句】:注疏(注解和解释注解的文字的合称)。(5) 记载,登记。【组词】:注册。注销。(6) 赌博时所下金钱财物。【组词】:下注。赌注。(7) 量词,多用于款项或交易。【组词】:一注钱。

基本含义

句子的结尾加上注解,用以解释或强调句子的意思。

句注的意思

句注 [jù zhù]

1. 山名。在今山西代县北,为古代九塞之一。

句注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今 山西 代县 北,为古代九塞之一。

《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 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高诱 注:“句注 在 雁门。”
《史记·张仪列传》:“﹝ 赵襄子 ﹞欲并 代,约与 代王 遇於 句注 之塞。”
张守节 正义:“句注山 在 代州 也。”
唐 薛思渔 《河东记》:“句注 以山形句转,水势注流而名,亦曰 陘岭。”
清 赵进美 《太原》诗:“天清 句注 连云起,木落 汾河 抱郭流。”


句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井陉释义:山名。 太行山 的支脉。有要隘名 井陉口,又称 土门关。秦 汉 时为军事要地。《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阸、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高诱 注:“井陘,在 常山 井陘县。”《元和郡县图志·恒州》:“井陘县,六国 时 赵 地,秦始皇 十八年,王翦 兴兵攻 赵,下 井陘。汉高帝 三年,韩信、张耳 东下 井陘,擒 成安君(陈餘),即此地也。陘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 井陘 …… 井陘口,今名 土门口,县(获鹿县)西南十里。即 太行 八陘之第五陘也。”明 梅鼎祚
    • 2.
      代谷释义:地名。在今 山西 繁峙 及旧 崞县 一带。《管子·轻重戊》:“离枝 闻之,则侵其北。代王 闻之,大恐,则将其士卒葆於 代谷 之上。”汉 桓宽《盐铁论·伐功》:“赵武 灵王 踰 句注,过 代谷,略灭 林胡、楼烦。”《资治通鉴·汉高帝七年》:“上居 晋阳,闻 冒顿 居 代谷,欲击之。”胡三省 注:“《史记正义》曰:‘代谷,今 嬀州。’余据 唐 嬀州 在 幽州 西北,此 代谷 在 句注 之北。后魏 都 平城,建为 代都,盖因 代谷 而名也。唐 属 云州 界。”
    • 3.
      刺笄释义:战国时 赵襄子 姊前为 代王 妻,襄子 欲并 代,约 代王 在 句注 之塞相会,暗令工人作长尾金斗,用以击人。 宴饮中厨人进斟羹,因反斗而击杀 代王 及从官,遂兴兵平 代 地。
    • 4.
      居庸释义:⒈山名。 在 北京市 昌平县。古名 军都山,为 太行山 八陉之一,层峦迭嶂,形势雄伟;又为 燕京 八景之一,名曰“居庸迭翠”。⒉关名。旧称 军都关、蓟门关。长城 重要关口,控 军都山 隘道(军都陉)中枢。《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塞?大汾、冥阨、荆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金 元好问《送李参军北上》诗:“五日过 居庸,十日渡 桑乾。”清 魏源《圣武记》卷三:“初三日出 居庸关,十八日至 归化城,二十一日踰 阴山 至 昆都勒河。”
    • 5.
      悬远释义:相距很远。《魏书·序纪·穆帝》:“帝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乃从 琨 求 句注陘 北之地。”《坛经·机缘品》:“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自 鲁 至 陈,道路不至悬远,何至五年不归?”明 胡应麟《诗薮·国朝上》:“弘 正 并推 边、何、徐、李,每怪 边 品第悬远,胡得此称。”

句注(ju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句注是什么意思 句注读音 怎么读 句注,拼音是jù zhù,句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句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