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居诸 居诸的意思
zhū

居诸

简体居诸
繁体居諸
拼音jū zhū
注音ㄐㄨ ㄓ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ū,(1) 住。【组词】:居住。居民。同居。隐居。居处(chǔ)(①住所;②指生活处境)。(2) 居住的地方。【组词】:新居。故居。迁居。蜗居(喻窄小的住所)。(3) 当,占,处于。【组词】:居首。居中。居高临下。二者必居其一。(4) 安着,怀着。【例句】:居心(怀着某种念头,有贬义)。(5) 积蓄,储存。【例句】:奇货可居(①指商人把珍稀的货物储存起来,等待时机高价出售;②喻挟持某种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谋求功名利禄)。(6) 停留。【组词】:居守。(7) 平时。【组词】:平居。(8) 姓。

zhū,(1) 众,许多。【组词】:诸位。诸君。诸侯。(2) “之于”或“之乎”的合音。【例句】:投诸渤海之尾。(3) 犹“之”。【例句】:“能事诸乎?”。(4) 犹“于”。【例句】:“宋人事资章甫适诸越”。(5) 语助,无实在意义。【例句】:“日居月诸,照临下土”。(6) 姓。

基本含义

居住在众多地方。

居诸的意思

居诸 [jū zhū]

1.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孔颖达疏:“居、诸者,语助也。”后用以借指日月、光阴。

3. 指来往。

居诸 引证解释

⒈ 后用以借指日月、光阴。

《诗·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孔颖达 疏:“居、诸者,语助也。”
《北魏元凝妃陆顺华墓志铭》:“居诸迭生,陵谷相贺。”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宋 叶适 《冯公岭》诗:“我独何为者,拊身念居诸。”
梁启超 《壮别》诗之十九:“劝君好爱惜,难得是居诸。”

⒉ 指来往。

唐 白居易 《和微之除夜作》:“恩光未报答,日月空居诸。”
明 李东阳 《哭舍弟东川》诗之五:“肝肠中断絶,日月几居诸。”


国语词典

居诸 [jū zhū]

⒈ 语本借指光阴。

《诗经·邶风·柏舟》:「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南朝梁·简文帝〈善觉寺碑〉:「居诸不息,寒暑推移。」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居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堂头首座释义:禅头。 位仅次住持,而居诸首座之最上,故名。又称“前堂首座”。
    • 2.
      御史娘释义:指 唐 贞元 中宫中御史娘子 田顺郎,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唐 段安节《乐府杂录·歌》:“歌者,乐之声也,故丝不如竹,竹不如肉,迥居诸乐之上。古之能者,即有 韩娥、李延年、莫愁 …… 贞元 中有 田顺郎,曾为宫中御史娘子。”唐 刘禹锡《与歌童田顺郎》诗:“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月底奉君王。”
    • 3.
      斩伐释义:⒈征伐。 《诗·小雅·雨无正》:“降丧饥饉,斩伐四国。”宋 苏辙《秦论》:“秦 人居诸侯之地而有万乘之志,侵夺六国,斩伐天下,不数十年之间而得志於海内。”⒉诛杀。《史记·酷吏列传》:“张汤 数称以为亷武,使督盗贼,所斩伐不避贵戚。”《汉书·尹齐传》:“武帝 使督盗贼,斩伐不避贵势。”⒊砍伐。《荀子·王制》:“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汉 东方朔《七谏·初放》:“斥逐鸿鵠兮,近习鴟梟;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高白松》:“伟 因悟前梦,力为营护,竟免斩伐。”清 孙枝
    • 4.
      遗寝释义:指寝庙。宋 王珪《寒食节起居诸帝陵表》:“伏以桐华近节,榆火变晨,感景物于流年,愴衣冠于遗寝。”清 顾炎武《卓太傅祠》诗:“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

居诸(ju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居诸是什么意思 居诸读音 怎么读 居诸,拼音是jū zhū,居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居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