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警巡 警巡的意思
jǐngxún

警巡

简体警巡
繁体
拼音jǐng xún
注音ㄐㄧㄥˇ ㄒㄩ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ǐng,(1)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组词】:警卫。警世。警告。警戒。警备。警惕。警省(xǐng )(警惕醒悟)。(2)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组词】:警号。警报。警钟。(3)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组词】:警句。警觉(jué)。机警。(4)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组词】:警察。警士。

xún,(1) 到各处去,来回走动查看。【例句】:巡弋(指舰艇在海上巡逻)。巡游。巡天(指在天空巡游)。巡回。巡抚。巡视。巡幸(古代特指帝王出巡到达某地)。巡逻。(2) 酒席上给全座依次斟酒一遍。【例句】:巡杯(主人在宴席上依次向客人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基本含义

警戒巡逻。

警巡的意思

警巡 [jǐng xún]

1. 警卫巡视。

警巡 引证解释

⒈ 警卫巡视。

唐 白居易 《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自领军卫,为爪牙,夙夜警巡,不懈于位。”
宋 徐铉 《招讨妖贼制》:“仍委诸县长吏,安存编户,宣示国恩,防护警巡,勿令扰动。”


国语词典

警巡 [jǐng xún]

⒈ 警戒巡逻。唐·白居易〈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自领军卫,为我爪牙,夙夜警巡,不懈于位。」也作「警逻」。

⒉ 职官名。辽金元于京皆置有警巡院,掌狱讼检稽等事。


警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马司释义:官署名。专理京城捕盗及斗殴等事。始建于 元 代。至元 九年改千户所为大都路兵马司,明 沿设五城兵马司。清 制同。清 李渔《意中缘·卷帘》:“你这狗才,不要慌,待我明日写一箇贴子,送到兵马司去,打断你的狗筋。”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碧云岩题名跋》:“宋 京师有警巡院,听讼,如 明 兵马司。”参阅《元史·百官志六》。
    • 2.
      巡院释义:官署名。掌缉捕刑讯。后周 分左、右军巡院,属侍卫亲军。宋 元祐 三年,以罢大理寺狱,在 开封 置军巡院。元 于 上都、大都 均置有警巡院。《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十一月,乙巳,帝命都承旨 曹翰 送 晟 於右军巡院。”胡三省 注:“侍卫亲军分左右军,各有巡院,以鞫繫囚。”《宋史·刑法志三》:“在 开封,有府司、左右军巡院。”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则听得巡院家高声的叫吖吖,叫道将那为头儿失火的拏下。”
    • 3.
      警巡释义:警卫巡视。唐 白居易 《除军使邠宁节度使制》:“自领军卫,为爪牙,夙夜警巡,不懈于位。” 宋 徐铉 《招讨妖贼制》:“仍委诸县长吏,安存编户,宣示国恩,防护警巡,勿令扰动。”
    • 4.
      警巡院释义:官署名。 职掌平理狱讼及警巡检稽之事。
    • 5.
      警徼释义:犹警巡。

警巡(jingx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警巡是什么意思 警巡读音 怎么读 警巡,拼音是jǐng xún,警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警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