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吏从 吏从的意思
cóng

吏从

简体吏从
繁体吏從
拼音lì cóng
注音ㄌ一ˋ ㄘㄨ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1) 旧时代的大小官员。【组词】:吏治。官吏。(2) 旧指小公务员。【组词】:吏员。胥吏(地方官府中办理文书的人)。

cóng,(1) 跟随。【组词】:愿从其后。(2) 依顺。【组词】:顺从。盲从。从善如流。(3) 采取,按照。【组词】:从优。(4) 从事;参加。【组词】:从业。从政。投笔从戎。(5) 由,自。【组词】:从古至今。从我做起。(6) 跟随的人。【组词】:侍从。仆从。(7) 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例句】:从父(伯父、叔父的通称)。(8) 次要的。【组词】:主从。从犯。(9) 中国魏以后,古代官品(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宋代龙图阁大学士为从二品)。(10)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领导和上级的属下或随从。

吏从的意思

吏从 [lì cóng]

1. 随从的士卒。

吏从 引证解释

⒈ 随从的士卒。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 吕献可 ﹞自知不久于世。后 朱明 復见 吕 跨玉角青鹿于 湘江 道中,金甲吏从数百人。”


吏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印纸历子释义:宋 制,外任官员赴任时,朝廷发给印有各种项目的记录册,由官员于任上填写,作为考核其政绩的根据,称“印纸歷子”。 《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祖宗留意考课之法,王安石 始罢之。望遵 太宗 故事,应监司、郡守朝辞日,别给御前印纸歷子。至于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亦省称“印歷”。参见“印歷”。
    • 2.
      受辞释义:⒈听从君主的令词。《管子·形势》:“衔命者君之尊也,受辞者君之运也。”《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聘礼,大夫受命,不受辞。”⒉亦作“受词”。听取供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膺 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 朔,付 洛阳 狱。受辞毕,即杀之。”《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元年》:“黼(王黼)怒,令吏从 辅(曹辅)受词,辅 操笔曰:‘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已。’退,待罪於家。”
    • 3.
      批书释义:⒈经过有关部门批署的证明。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及大驾幸 临安,丧乱之后,士大夫亡失告身、批书者多。”⒉批写;记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二年》:“至於兴某利,除某害,各为条目,每攷令当职官吏从实批书,任满精覈。”
    • 4.
      给使释义:⒈服事;供人役使。《墨子·备梯》:“禽滑釐子,事子 墨子,三年,手足胼胝,面目黧黑,役身给使,不敢问欲。”《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 弥 晏 等首”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其吏从兵众,皆士伍小人,给使东西,不得自由。”《隋书·李圆通传》:“李圆通,京兆 涇阳 人也。父 景,以军士隶 武元皇帝,因与家僮 黑女 私,生 圆通。景 不之认,由是孤贱,给使 高祖 家。”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前任 浙江 学政时,署中一小儿,恒往来供给使。以为役夫子弟,不为怪也。”⒉供役使之
    • 5.
      郡吏释义:郡守的属官。《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延年 少学法律丞相府,归为郡吏。”唐 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赵元淑 以郡吏从班,见司徒而不拜。”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蛮判官盖郡吏,然蛮人慑服,惟其言是听。”
    • 6.
      马愿如羊释义:东汉 张奂 任 安定属国 都尉,联合 羌 人击败 匈奴,羌 人头领感恩而献马二十匹、金鐻八枚,奂 对诸 羌 首领说:“使马如羊,不以入廐;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即以金、马悉数归还。事见《后汉书·张奂传》。后因以“马愿如羊”为官吏从政清廉之典。

吏从(lic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吏从是什么意思 吏从读音 怎么读 吏从,拼音是lì cóng,吏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吏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