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ù lù,(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例句】: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①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②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 )(“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1) 〔六安〕地名,在中国安徽省。(2) 〔六合〕地名,在中国江苏省。
qīn qìng,(1) 〔亲家〕夫妻双方的父母彼此的关系或称呼(“家”读轻声)。
1. 古指父、母、兄、弟、妻、子;泛指亲戚,亲人。
英[the six relations(father,mother,elder brothers,younger brothers,wife,children); one’s kin;]
⒈ 即以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为六亲。即以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为六亲。
引历来说法不一:(1)《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
王弼 注:“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2)《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
尹知章 注:“六亲,谓父母兄弟妻子。”
(3) 汉 贾谊 《新书·六术》篇,以父、昆弟、从父昆弟、从祖昆弟、从曾祖昆弟、族兄弟为“六亲”。(4)《史记·管晏列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张守节 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子之子六也。”
(5)《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亚,以象天明” 晋 杜预 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若众星之共辰极也。”
⒉ 指近亲。
引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唐 韩愈 《楚国夫人墓志铭》:“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称之六亲。”
明 李梦阳 《朝饮马送陈子出塞》诗:“但道辞家别六亲,寧知九死无还身。”
⒈ 六种亲属:(1) 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娅。晋·杜预·注:「六亲和睦,以事严父。」(2) 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唐·张守节·正义:「六亲谓外祖父母一,……女之子六也。」(3) 父、母、兄、弟、妻、子。(4) 父、子、兄、弟、夫、妇。
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父子……以象天明。」
《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上服度则六亲固。」
《管子·牧民》:「上服度,则六亲固。」
《 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秦彭传》:「乃为人设四诫,以定六亲长幼之礼。」
⒉ 近亲。
引南朝宋·鲍照〈松柏篇〉:「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
唐·韩愈〈楚国夫人墓志铭〉:「皇姑以夫人能尽妇道,称之六亲。」
1.有人说他六亲不认,其实他是坚持原则,不徇私情。
2.这个学生六亲无靠,但读书异常努力,所以学校特别拨款照顾他的生活。
3.不是我六亲不认,而是办事有规章制度,我不能以权谋私,违犯党纪国法啊!
4.那个公安局长六亲不认。
5.这个人对谁都不讲情面,严格照章办事,有人说他是六亲不认。
6.一个人只要还会笑,就不能算是六亲不认的人。
7.他真是一个六亲不认、忘恩负义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