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左师 左师的意思
zuǒshī

左师

简体左师
繁体左師
拼音zuǒ shī
注音ㄗㄨㄛˇ ㄕ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uǒ,(1)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组词】:左手。左方。左右。左膀右臂。(2) 地理上指东方。【组词】:山左。江左。(3)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组词】:左派。左翼。左倾。(4) 斜,偏,差错。【组词】:左脾气。左嗓子。(5) 降低官职。【组词】:左迁。(6) 古同“佐”,佐证。(7) 姓。

shī,(1) 教人的人。【组词】:老师。导师。师傅。师生。师徒。师德。良师益友。好(hào )为人师。(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组词】:工程师。医师。技师。(3) 效法。【组词】:师法古人。(4) 榜样。【组词】:师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组词】:师母。师兄。师弟。师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组词】:法师。禅师。(7) 军队。【组词】:会师。出师。(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组词】:师长。师座。(9) 一国的首都。【组词】:京师。(10) 姓。

基本含义

指左辅佐右,帮助、辅助的人。

左师的意思

左师 [zuǒ shī]

1. 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的执政官名。

左师触龙言。——《战国策·赵策》

[ the left prime minister; ]

2. 又。

左师公曰。


国语词典

左师 [zuǒ shī]

⒈ 职官名。春秋时代宋赵等国执政官名。

《左传·僖公九年》:「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为仁,使为左师以听政,于是宋治。」
《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詟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


左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生毋相见,死毋相哭释义:活不见面,死不临丧。 表示决绝。《公羊传·隐公三年》:“宣公 死,繆公 立,繆公 逐其二子 庄公冯 与 左师勃,曰:‘尔为吾子,生毋相见,死毋相哭。’”何休 注:“所以远絶之。”
    • 2.
      二师释义:⒈指左师、右师。春秋 宋 乡里之官。《左传·襄公九年》:“二师令四乡正敬享。”杜预 注:“二师,左、右师也。”王应麟《小学绀珠·职官·二师》“宋 右师、左师”引《白虎通》:“里中之老有道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⒉左右翼军队。《国语·吴语》:“越王 乃分其师为左右军…… 吴 师闻之,大骇,曰:‘越 人分为二师,将以夹攻我师。’”⒊指 殷 少师 比干 和父师 箕子。《书·微子》“殷 既错天命,微子 作誥,父师、少师”孔 传:“告二师而去 紂。”孔颖达 疏:“告父师 箕子,少师 比干。”
    • 3.
      保世释义:谓保持爵禄、宗族或王朝的世代相传。 《左传·昭公元年》:“子羽 谓 子皮 曰:‘叔孙 绞而婉,宋 左师 简而礼,乐王鮒 字而敬,子与 子家 持之,皆保世之主也。齐卫 陈 大夫其不免乎!’”《国语·周语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一:“乃我祖宗遵时养晦,犹不惜屈尊修好,用以廓保世滋大之规模。天与人归,仁至义尽,我朝得统之正。”
    • 4.
      先代释义:先世;古代。《左传·昭公四年》:“君子谓 合左师 善守先代,子产 善相小国。”晋 陆机《五等论》:“淫昏之君无所容过,何则其不治哉!故先代有以之兴矣。”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於是圣朝郊庙礼乐,一旦遂復古,跨越先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是他先代之物,我更不能受。”夏丏尊 叶圣陶《文心》二二:“词是我国先代遗下来的文学上一部分的遗产。”
    • 5.
      劫胁释义:⒈亦作“刼胁”。威逼胁迫。《礼记·儒行》“刼之以众”汉 郑玄 注:“刼,刼胁也。”《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植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三年》:“未有能劫胁天子如制婴儿,废置在手,东西出其意,使天子畏之若乘虎狼而挟蛇虺,如 唐 世也。”⒉指胁从者。唐 柳宗元《剑门铭》:“左师出於 剑门,大攘顽嚚,諭引劫胁,蚁溃鼠骇,险无以固。”
    • 6.
      右师释义:⒈先 秦 时官名。 《左传·文公七年》:“夏四月,宋成公 卒。於是 公子成 为右师。”杨伯峻 注:“宋 以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为六卿。”《孟子·离娄下》:“公行子 有子之丧,右师往弔。”赵岐 注:“右师,齐 之贵臣 王驩 字 子敖 者。”⒉右军,右翼部队。《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陈 蔡 奔,楚 右师溃。”《国语·晋语四》:“公以二军下,次於 阳樊。右师取 昭叔 于 温。”韦昭 注:“二军,左、右军。”⒊复姓。《通志·氏族四》:“《世本》:‘宋庄公 至 公子申,世为 右师 氏。’汉 有中郎
    • 7.
      君夫人释义:诸侯之妻。《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左师 见夫人之步马者,问之。对曰:‘君夫人氏也。’左师 曰:‘谁为君夫人?余胡弗知?’”《论语·季氏》:“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邢昺 疏:“邦君之妻者,诸侯之夫人也。”
    • 8.
      愎谏释义:坚持己见,不听规劝。 《左传·昭公四年》:“子产 见 左师 曰:‘吾不患 楚 矣,汰而愎諫,不过十年。’”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盖 晋 之获也,由 夷吾 之愎諫。”金 王若虚《五经辨惑上》:“晋灵 之不君,淫刑而厚敛,愎諫而贼贤,传所载也。”清 夏燮《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上》:“张朝发 愎諫撤守,以致丧师失城。”
    • 9.
      改命释义:⒈改变成命。 《易·革》:“有孚,改命。吉。”高亨 注:“其命既下而又改之也。”唐 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⒉更名;改变称呼。《左传·宣公四年》:“王思 子文 之治 楚国 也,曰:‘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使復其所,改命曰‘生’。”杜预 注:“易其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馈之锦与马,先之以玉,曰:‘君之妾 弃,使某献。’左师改命曰:‘君夫人。’”
    • 10.
      步马释义:牵马调习、训练。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左师 见夫人之步马者,问之。”杜预 注:“步马,习马。”
    • 11.
      短策释义:⒈短的马鞭。《左传·襄公十七年》:“左师 为己短策,苟过 华臣 之门,必骋。”孔颖达 疏:“策,马捶也……必为短策者,私助御者,不欲使人知也。”⒉短杖。晋 陆云《逸民赋》:“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唐 皮日休《太湖诗·销夏湾》:“小艖或可汎,短策或可支。”⒊短的简册。唐 李贺《送沉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⒋笨拙的策略。亦用为谦词。唐 韩愈《归彭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 12.
      远恶释义:⒈罪恶遍及远方。 《左传·昭公四年》:“左师 曰:‘然。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恶而后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杜预 注:“远恶,恶及远方。”⒉指边远恶劣之地。《北齐书·崔季舒传》:“庶子 长君,尚书右外兵郎中;次 镜玄,著作佐郎,并流於远恶。”《新唐书·韩愈传》:“加以罪犯至重,所处远恶,忧惶惭悸,死亡无日。”《水浒传》第十七回:“你是个缉捕使臣,倒不用心,以致祸及於我。先把你这厮迭配远恶军州。”

左师(zuo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左师是什么意思 左师读音 怎么读 左师,拼音是zuǒ shī,左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左师造句子